首页 理论教育 国民素质教育目标的理论模型及教育发展与创新人才

国民素质教育目标的理论模型及教育发展与创新人才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国民素质教育目标及其价值尺度是由国民素质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决定的。

国民素质教育目标的理论模型及教育发展与创新人才

国民素质,也称之为民族素质,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稳定的社会文化心理素质。它是一个民族千百年的社会实践成果以文化传统为中介在群体心理结构的历史积淀。包括民族智慧(由真理观念、思维方式等积淀而成的科学素质)、民族意志(由价值体系、道德准则、社会理想等积淀而成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民族气质、情感(由艺术情趣美学精神等积淀而成的审美素质)及其综合性的民族性格。人们往往把一个民族的国民素质称为国民性、民族精神。从教育文化学的意义上说,民族素质作为一种群体心理又是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现象,由于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素质是对应于人口的自然生理素质的“人工之物”,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国民性在群体心理的历史积淀,可以看做是社会和群体获得性遗传的文化基因,它具有社会历史经验,维系世代交替,促进年轻一代身心素质社会化的教育潜能。研究表明,一定社会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制约着学校教育对学制、课程和文化规范的选择,而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和方式做评价,从而使教育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

如果说,民族素质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具有传递社会历史经验,促进年轻一代身心素质社会化的巨大教育潜能,那么,教育则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开发民族文化的教育潜能,提高民族素质的亚文化形态。一方面,一个国家和民族总要选择适合自己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的学校文化模式,教育必须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所渗透和制约。另一方面,学校又是教育对民族文化的选择、扬弃和再创造,它肩负着选择、传递和扬弃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优秀的民族精神,创造民族的新文化,塑造国民性,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这就需要我们在构建国民素质教育标的理论和实践中,以历史唯物论为指导,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21世纪,以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向为坐标参照系,科学地反思和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和未来形象,由此选择和确定国民素质教育目标的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那么,如何科学地把握国民素质教育目标的价值尺度及其根据呢?这里一个重要的方法问题是,要科学地界定国民素质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因为,教育目标及其价值标准,既是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显现,又是教育功能及其目的的实现。因此,国民素质教育目标及其价值尺度是由国民素质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决定的。

就国民素质教育的本质而言,我们试图参照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三种再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方式、精神资料的再生产方式和人自身的再生产方式)的历史唯物论把国民素质教育界定为人类以自身素质为对象和目的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它是人类运用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历史成果开发和塑造年轻一代身心素质潜能的社会实践方式,这种社会实践方式的根本特征是一种以开发和重塑主体自然为目的的返身内向实践,与人类的开发的改造自然环境为目的的外向实践相比,是一种“人为目的”的更高级的社会实践方式。按照提高民族素质和发展人的个性的价值尺度,国民素质教育目标是一个双向建构的动态系统。一方面,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做指导,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标准为导向,把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智慧(科学素质)、民族意志(道德素质)、民族情操(审美素质),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中介转化为年轻一代身心素质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情感、意志结构、体质结构,促进年轻一代身心素质的社会化。另一方面,要面向世界,参照21世纪科技革命、社会改革和文化变迁对人的身心素质的要求,充分、合理地开发年轻一代的身心潜能,培养走向21世纪、走向世界的未来中国人。他们应该是:学会学习知识的享用者,学会生存的劳动者,学会关心的集体主义者和现代公民、学会创造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由此可见国民素质教育目标肩负着既继承、传递又革新、活化民族素质的整体功能,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着民族素质的文化传统、时代精神和未来形象在新生一代身心素质中的文化建构,维系着民族精神的历史继承和世代交替,而且要在开发年轻一代的身心潜能中,创造出新的品质、力量和个性,使民族精神和国民性获得个体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源泉。

接着,我们试图综合构建一个由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三个相关层面有机组合的国民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这里我们以民族素质的价值导向目标为纵坐标,以人格素质的身心发展目标为横坐标,设计和编制了一个文化素质与身心素质相互对应和渗透的国民素质教育目标结构的理想模型,从而使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成果评价目标逐层贯通,相互印证,为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实验模型。

这里,我们需要对文化素质这个范畴进行规范和界定。我们把人的文化素质界定为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文化成果,在自身身心结构中的内化和积淀,它标志着人的身心自然素质潜能社会化的历史水平。考察人类的文明史、科学、道德、艺术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永恒领域,它们集中体现和凝聚了人类千百万年对真、善、美理想人格追求的本质力量和历史成果。所以,我们把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作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理想人格的价值导向目标。这里的科学素质,突破了传统的智育目标局限于知识、技能的狭隘框架,而是一个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由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理论、科学态度、科学信念构成的精神素质;道德素质则是以奉献精神为核心,由政治方向、社会理想、人生观、公民意识、民主素养、纪律观念、道德品质等构成的精神素质;而超越了传统艺术教育目标的审美素质,其精华又在于创造精神的开发和培养,致力于真与善的统一和升华。可见,把由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有机构成的文化素质,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目标,既与我国现行的智育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相通,又是在教育哲学和方法论上的重构和整合。(www.xing528.com)

文化素质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目标,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身心素质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为中介而实现的。因此,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素质方向、性格和水平是文化素质的主体指示器。我们把心理素质界定为以自然素质为载体、文化素质为内容的心理过程、状态及其特征、品质的综合,它的独特为内容的心理过程、状态及其特征、品质的综合,它的独特结构及其功能正在于实现文化向自然、社会向具体、理性向感性的积压和沉淀。考察现代心理学的诸多流派可以发现,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地注重对人的心理结构的研究。我们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理论,把心理素质的结构理解为一个由知识结构、智能结构、需要结构和自我意识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复合体。这里,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在大脑中储存的经验和知识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与科学素质相关的事实性知识推理性知识,而且包括与道德素质相关的价值性知识,与审美素质相关的创造性知识,是一种综合化的、有序的知识结构。所以,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既是社会知识系统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在人脑中的内化形式,又是儿童身心素质的智能、情感、意志甚至潜意识等精神和肉体力量的开发和实现。与知识结构动态同构的是学生知识运用过程中形成的智能结构。

我们把智能视为一种活动和过程,是与外界实践活动同构的内隐心理活动。智能活动的操作对象及产品与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包括与科学认识相关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与道德活动相关的意志选择能力,判断能力,与审美活动相关的能力以及直觉思维、灵感等创造性才能。而智能品质的形成又与大脑神经结构、机能的动力特点相关。可见,智能结构是智力、能力、技能的综合,它是社会实践能力的心理图式。如果把智能结构视做一个操作系统,那么需要结构则是人的心理素质的动力系统,它包括欲望、意愿、兴趣、爱好、动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形式,它在认知过程中影响人的选择和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是人的价值性知识和创造能力的内源因素,对于形成科学信念、社会政治理想和审美理想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把需要视为人的本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结构是人的心理素质中最革命、最能动的本质力量,正是需要与能力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的心理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控制和驾驭人的心理发展则是自我意识、自我评价等。

由此可见,我们以知识结构作为测试心理素质的显性效能层次,它可以通过学科学业成绩的测量进行评价;智能结构则是一种隐式实践,即在应用知识过程中对知识结构的重组,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功能状态,可以通过知识结构的开放建构水平来评价;而需要结构则蕴藏着巨大的动力,需要人们通过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来开发;自我意识是心理素质整合水平的评价指标,有利于人们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中培养。

与生理素质密切相关的是儿童身体素质的成长、成熟及发展。体力与智力是不可分割而相对存在的概念。从发展顺序来说,身体活动先于智力活动,而智力活动是在身体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就实质而言,一定的身体活动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其内心状态(动作型表象)。现代身心观在哲学层面上揭示,身体是心理的主体,心理是身体的一种运动形式和机能。心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感官、周围神经、肌肉、腺体甚至内脏也都是心理器官或者和心理活动相联系的。从本质上说,整个人体都是心理的器官。本世纪以来,心理学的一些前沿成果表明,人的体质、体型、脑神经系统类型及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等先天解剖生理特征,对人的气质、性格和个性心理特征都具有内源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意社会环境、文化模式和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塑造,忽视了对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的研究和开发。这里的潜能素质,一是指人体内蕴藏有亿万年生命演化的极为丰富的肉体和精神力量,二是指人类千百万年的实践活动和社会文化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历史积淀和晶化。每一个具体正常的人,生而俱有的身心潜能素质,不仅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同时是文化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把它称之为人自身自然中沉睡着的巨大力量,现代人体科学则把人的潜能素质喻之为人们正在求索的另一个“宇宙”。本世纪以来一批有见识的科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革新家,他们都从不同视角开展了关于人的潜能素质的教育心理学实验。从美国罗杰斯的“潜能”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说,前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的学说以及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巴班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实验中对“学校学习可能性”的研究,一直到我国正在兴起的“气功开发智力”的教育实验,都向人们展示了开发儿童身心潜能的广阔前景。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思维要把对大纲、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对儿童身心潜能素质的研究结合起来,并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探索右脑开发、感官训练、天才的四肢,直觉思维和灵感的诱发,直至体悟、微觉、无意识、本能、原始生命力、特异感知等身心潜能素质社会化的独特机制。这是一个急待开发而又富有魅力的领域,需要一大批开拓者的共同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