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生理遗传因素。它决定着人的主要形态特征以及机体内外器官的组织机构与功能,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但是,人在生理遗传素质上的差别一般是不大的,且这种差别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身心发展水平。
二是社会环境因素。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家庭和社会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公共场所和社会教育机关的风尚习惯、社会的意识形态等等,对人的生理,特别是心理发展产生着经常的、广泛的、复杂的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即人对外部环境的反映是一种功能的反映,对不同人是有很大差别的,对于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消极被动地受社会环境影响大些,他们主动地消除环境不利影响的能力很弱,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争取社会和家庭同学校共同创设优化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规范环境,使之对青少年学生发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学校教育因素。这是特殊的环境,也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社会条件,这种因素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一定的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身心发展施加一定影响的过程;能够利用学生的生理遗传因素,选择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性地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即学校教育可以排除发展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增强发展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四是主观能动因素。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部条件。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按照教育对象生理、心理、知识和能力等的水平和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www.xing528.com)
基础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首要的教育阶段和重要的基础环节。每个人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是由一个软弱无能、无知无识的状态,转化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思想觉悟、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健康体魄等素质的独立社会成员状态,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全部过程正是从学前教育到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阶段。这是一个人一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因此,基础教育是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和公民个人素质打基础的最重要阶段。
从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的关系来看,基础教育实施着协调与提高的职能。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完全消除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而基础教育旨在削减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发展间的差距和不平衡性。所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二致地重视发展和提高基础教育,一般说来,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缺的主要是文化素质高、受过精良训练的优秀工人和农民。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工人素质低,创造同样价值的产品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高得多,单位时间内的效益低得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中素质较高的蜂涌地向城市和第三产业转移,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人口呈老龄化、女性化和智能弱化的趋势,这对我国仍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是潜在的威胁。在一些发达地区先富起来的农民,相当一部分不是靠科学技术和勤劳致富,而是通过商品流通政策的“剪刀差”从另一部分人身上“剪”过来的钱而致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不是把钱主要用在发展生产和提高教育科技水平的投资上,而是用于肆意挥霍、显示虚荣和表现愚昧上,这些农民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贫困形成强烈反差。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基础教育的大发展,提高新一代工人、农民的整体素质。因此,党和国家高瞻远瞩,突出地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再提出要把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强化义务教育,作为全党、全国和全社会的历史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