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中行全集(11)·散简集存上·《品茶斋随笔》序

张中行全集(11)·散简集存上·《品茶斋随笔》序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别,他拿出一部书稿,名《品茶斋随笔》,说让我看看,如果认为还可以,希望我写几句,长短皆可。篇幅都不长,盖名为随笔,应与长篇大论有别也。我与段君熟,是因为他既是书迷,又在编《时代青年》月刊。推想他在人海浮沉,永远没有放下笔,因为只是不久前,他还送来一本名为《有话要说》的杂文集。我的体会,他接着要印这本《品茶斋随笔》,也正是因为有话要说。

张中行全集(11)·散简集存上·《品茶斋随笔》序

不久前的五月下旬,我由高莉芙女士陪伴,往郑州,为两处旧都城开封洛阳之游。段君海峰是熟人,在郑州工作,缘情或依礼,都要多方关照。临别,他拿出一部书稿,名《品茶斋随笔》,说让我看看,如果认为还可以,希望我写几句,长短皆可。结个缘吧。书稿收报刊发表过的随笔数十篇,都是记事性质,分上下两辑,上辑写访问人的情况,下辑写个人生活的一些情况。篇幅都不长,盖名为随笔,应与长篇大论有别也。

我与段君熟,是因为他既是书迷,又在编《时代青年》月刊。书迷,多看书,多买书,因而未晤面却知道有我这样一个老朽;编期刊,稿源是多多益善,于是而有登门约稿之事。初见,印象是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更表现于外的是有闯劲儿,有时世间的规范像是拘束不住。比如他见生人,也递名片,名片的上角却印个漫画式的头像,其意若曰:“这就是我!”头如是,全身就会更是这样,听说他曾投剪刀、糨糊而从商,时间不很长,是腻了还是不能“发”?又拿起剪刀、糨糊来。推想他在人海浮沉,永远没有放下笔(其后是电脑打字机),因为只是不久前,他还送来一本名为《有话要说》的杂文集。我的体会,他接着要印这本《品茶斋随笔》,也正是因为有话要说。

有话要说,走注疏家的老路,也可以“正义”。“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连得失也看作无所谓的道家的看法。我们是常人,对于有话,并拿起笔就写,就不能这样看。怎么看呢?就贴近这部书稿说,我认为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推重的。其一,有话,是来于还热爱世间;因为热爱,见到可人意的就欢欣,见到不可人意的就有牢骚,有,就愿意记下来。由这个角度看,作者笔下有是非感,有爱恶,文就不是可有可无。其二,通观全书,文篇的一个突出的优点是有人情味儿。如上辑写季羡林,写靳飞等,下辑写戒烟,写第二故乡等,都含有深情,能使读者生“我见犹怜”之感。随笔,亦散文也,或散文的一种,要以抒情为主线;不如此,如时风八股之连篇歌颂圣德或奉旨骂贼,就只能使读者皱眉了。其三是语言方面能够简明、活泼、流利,没有故意求深求晦的毛病。这虽然像是小节,却并非不重要,因为时下有一种风,以离常格显示高明,段君年甫过而立,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也是很难得的。(www.xing528.com)

写到此,想想还有什么话好说,洛阳之游的照片寄来。其中一帧是龙门奉先寺大佛前的同游四人合照,段君下蓝上紫红,还有些五陵少年气。我不禁想到孔老夫子说的“后生可畏”,他是未及四十五十而有闻焉,希望继续写下去,必能写出更耐读的作品来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