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诗引发的思考

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诗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盖白居易诗有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吹而又生者,原上之“草”也。脑子里盘踞着政治第一的诸公(或诸婆)大概会以为,我这一贯甘居下游的人也要力争上游了,因为,据说,看到烧而不尽,一吹又生,就会“懦夫有立志”,从厨下抽个擀面杖,追随宋江或鲁智深走上梁山。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诗引发的思考

慧眼君子一看这题目就知道,这是效灯谜之颦,出场的是谜面,谜底所藏是“草”。盖白居易诗有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吹而又生者,原上之“草”也。何以要写草呢?脑子里盘踞着政治第一的诸公(或诸婆)大概会以为,我这一贯甘居下游的人也要力争上游了,因为,据说,看到烧而不尽,一吹又生,就会“懦夫有立志”,从厨下抽个擀面杖,追随宋江鲁智深走上梁山。惭愧,我还是懦夫不立志,见不死的原上草而没有振臂一呼,走向街头。仍困守斗室,有没有想到什么呢?不只想到,而且想得很多,单是诗句就有“池塘生春草”,“辇路生秋草”,“芳草萋萋鹦鹉洲”,“朱雀桥边野草花”等等。这些都是故纸中物,可是草有不少仍是现时的,也就会引起一些感触,《诗大序》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触,情之动也,所以想说说。

由总而统之说起,是我很想亲近草,轻是看,重是嗅充满野意的青草味。我幼年住在农村,除了严冬以外,出村总可以嗅到青草味。离开农村以后,这样的机会少了。单说目前,住的楼也有如物价,苟日高,日日高,已经升到二八;地点呢,看旧图,查旧史,是在元大都健德门外,成吉思汗子民昔日牧马的地方,可是现在却一片草地也没有。草是野火烧不尽的,而今是野火变为林立的高楼、宽阔的公路,草就尽了。草尽,还有余韵,直接的是不再能嗅到青草味;间接的是,如王粲之登楼,绿珠之坠楼,就都不再能看到或触到野意。离田野太远,不知别人怎么样,我是常常兴起思念之情的。

可是也惭愧,我乐于亲近草,却未能如古圣哲所期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幼年在家乡,最熟悉的一种草是我们呼之为mǎ líng菜的,茎肥嫩,浅红色,叶肥厚,蒂部略瘦的椭圆形,全身伏在地上,特壮大的可以占直径一尺多那么大一块圆形地。这种草有个特点,是连根拔起,晒十天八天,栽上还可以活。另一个特点是可以吃,上锅炒,或剁碎作包子馅,都有特殊风味。夏天,我和长兄常到村北的高粱地里去拔这种草,那里是沙土地,这种草多,而且肥大,母亲喜欢吃。

一晃就几十年过去,像那样亲近草的机会成为绝无仅有。但仅有非无,也就无妨温习一下。印象最深因而经常怀念的有两处,都在北京西郊。一处是玉泉山山麓的松树林内。那是四十年代,我和韩君等三五个人都属于骑自行车的教师阶级,食难得饱而负担很重,自然继“百日之张”,就希望有个“一日之弛”,办法有时就是结伴为远郊之游。地点大多是玉泉山。早饭后集合,骑车出西直门,过海淀镇,买莲花白酒、五香花生仁等。其时玉泉山还没划为高级人物的休养地,而且门票不贵,游人很少。我们进去,西行,东瞧瞧,西看看,过山麓前面,不上山,过泉水,却要喝几口,然后一直走向山西侧的松树林。那里绿草盖地如茵,稍上行,草变高,如果是秋天,必有许多蝈蝈叫。我们先是坐在草地上,喝酒,吃带来的食品,佐以即兴的闲话。食品尽,酒半酣,都顺势卧在草地上,闭目闭口听蝈蝈叫,心想,陶渊明设想的羲皇上人也不过如此吧。另一处是近郊,昔日之农事试验场(今之动物园)。是四十年代初期,结伴者只一位,墅君。其时那里也是游人很少,西部更好,有长满草的土冈,不只有野意,坐在那里,简直有世外意。可惜我们都没有领悟如《六祖坛经》所说,“烦恼即是菩提”,而是仍想世间事,仍有烦恼。现在是半个世纪过去了,韩君、墅君等都已经离开这世间,昔日的草地还会有一些痕迹吗?

伤逝是一种苦。草还会引来另外的苦,也说两种。一种是苏东坡词“天涯何处无芳草”引起的。芳草,或说香草,在《楚辞》里总是与美人为伴,何以会引来苦?且管古人闲事,是它会使美人有伤春之苦,有旧笔记《林下词谈》为证:

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持送一大杯酒),唱“花褪残红”(一首《蝶恋花》的开头)。朝云歌喉将转,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

朝云往矣,又女性的心总是“良贾深藏若虚”,她落泪,是来于杨花落尽,还是来于芳草过多呢?为养生,不费力猜也罢。至于我,上面已经明白承认,心里不能“常乐我净”,是来于(推想的)芳草过多,而芳草又总是与美人难解难分。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吗?不然,有词作的下文为证,那是: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www.xing528.com)

这佳人想当就是天涯也有的芳草吧?可惜是有墙相隔,“苟未免有情”,也只能渐行渐远了。其实,这天涯到处会有芳草的美言给我带来的只是幻想。幻,没有墙里笑那样质实,却并不无力,因为容易孳生想象,而且无尽。想象,亦幻也,而带来的苦,至少是怅惘,却是千真万确的。

再说另一种苦,是王维诗“春草年年绿”引起的,因为叙述草绿之后,紧接着还有一句,是“王孙归不归?”问归不归,意思是归就靠不住。这就使我们禁不住想到江文通《别赋》中总括的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生,上寿也罢,中寿也罢,总不免于有别之事,也就有爱别离苦(佛家语,谓与所爱别离)吧?皇天无亲,微末如我,回首观往昔,也竟同样有这种经历。只说有那么一次,时地等项,没有索隐的必要,单表曾填一首《浣溪沙》,说明如此这般的情意,却是挂在绿草上的。词曰:

怕听空梁落燕泥,闲庭小径草萋萋。乡关旧梦恨迷离。

密誓久虚嵩岳外,长歌仍在渭城西。罗衣和泪几时归?

那绿草是铺在一个小院里,人远了,草总当还是年年绿吧?

这样说,草是也会引来泪的,亲近草,嗅青草味,也就可以免了吧?我的想法不是这样,因为人生的境多种,上者近于诗,下者近于利,诗,总是与泪相伴的。我惭愧,也引为遗憾,是很少看到泪,即面对之时,自己的和别人的。如何补偿?一个可怜的想法是,能够间或看到“闲庭小径草萋萋”也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