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评昔日的人,昔日的事,我主张,至少是主要不以气节为标准。王宏志女士等就是这样做的。推开气节,使它坐冷板凳,改为用什么呢?我推荐用“民活主义”,意思是,某人,某种行事,能够使小民比较容易地活下去,我们就说是好,反之就说是坏。为了意思明确,这里要插说一些话。“民活”虽然尊称为主义,在信念的演绎系列中却不是根本的。更根本的是“人文主义”,其内涵是承认“人”的价值,推重都能活得好(好也有内涵,过于复杂,从略)的理想。取“民活”而不取“人文”,正如出省界访友,坐汽车而不乘直升飞机,是迁就实际。还有迁就,是不高升为“民主”而安于“民活”。这是因为,在“君王明圣”的昔日,民主不是理想,是空想。另一面,用今日的宏观的眼睛看,我同意西方某人的看法,是以选票和议会为特点的民主形式,只是许多坏办法中比较可接受的办法,可接受者,比如说,就不会有任意闯入家门抄家和打杀一类事。姑且退一步,换尊君为民活吧,以之为尺度量昔日之人和昔日之事,颂扬,骂,还会同于昔日吗?显然就会差得很多,只举三种情况为例。一种,对张巡和方孝孺,其行事是使民不能活,当然就可以不再歌颂。再一种,对冯道和洪承畴,如果还是骂,就要举出他们的行事,使民难于活下去的理由。这样的理由,能够如失节那样,轻易找到吗?有志之士无妨试一试。还可以举一种,是对王莽和黄道周。结论如何,我不知道,我只想提出问题,请大家都想想。这问题是:如果王莽的宝座能够如秦始皇所梦想,无限世传下去,小民的日子就一定比姓刘的统治更不好过吗?黄道周辅佐南明流亡小皇帝抗清,如果有志者事竟成,小民的生活就一定比作姓爱新觉罗的顺民好吗?这样的问题,如何答,我以为关系不很大;关系大甚至可以说是可悲的是,我们已经惯于接受现成的,不再想到还可以问问“为什么”。(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