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节的性质:忠诚服务有权势的君主,奴隶道德

气节的性质:忠诚服务有权势的君主,奴隶道德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这样,气节就成为最上德。称为最上,是因为,比如由汉以来就宣扬以孝治天下,可是自己伺候的君主亡了国,却不当因亲老而不随着死,除非牺牲了气节的美名。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给气节定性为无条件地为有权势的君主拼命、卖命,行为是奴隶的,思想感情也是奴隶的,它作为一种德,是“奴隶道德”。

气节的性质:忠诚服务有权势的君主,奴隶道德

在传统的道德观念里,“气节”是一块大金刚石,不只很硬,而且很贵重。硬,人就不敢冲撞它;贵重,人就想得到它。如何能得到?泛泛说,是孟子推重的,“舍生而取义者也。”退一步,不舍生也要舍“福”,如顾亭林、傅青主等之不事新朝也要算。不事旧朝的昏君呢?依传统,至多只能入隐逸传而不能入忠义传,想是不能算吧?由泛泛的“人”缩小为“女性”,未必良的良人“不幸短命死矣”,随着死,可以得旌表,入列女传,人称为“节妇”,像是“节”前不另加“气”字。这样,就算是不成文法吧,旧时代所谓“气节”,就像是由“忠君”(容许涨缩,涨可以成为“忠于一姓”,如历代都有几朝元老,缩可以成为“忠于一人”,如方孝孺,建文帝与燕王同姓争宝座,他为建文帝死了)加为亡国之君而死承包了。这里就接受这不成文法,或只是取重舍轻,说到气节都是指忠君的气节,即昔日所谓“忠臣不事二主(应说改朝换代之主)”。这样的气节,价值如何?可以先看看是怎么来的。我同意王宏志女士的看法,“是建立在人身依附关系十分牢固的基础上的,君臣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仆关系。”这意思还可以加细说说。先由所忠之人(即君主)方面看,是既权势大又希望这权势有增无减并无限期地延长;而希望之能成为现实,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有不少人听命甚至卖命。接着看对面,忠的臣下,忠,早期可能是经济学的,是听命可以避祸趋福;渐渐就成为心理学的,视听命为当然。心理性质的还有另外的来源,是必有不少帮忙或帮闲的文人(或尊称为理论家)造各种神话,把有权势的人捧到天上,其下站在地上的,听命、卖命也就成为天经地义。这种心理还可以升华为信仰,即真以为有为所欲为之权的都是圣哲,是天无二日之日,听他的,为他卖命,不只光荣,而且幸福。说这样的心理为信仰,信仰者,无理由信而且仰者也,而所以能成为信仰则不难找到理由。可以找到两种,都是进口的。一种是戈培尔说的,“假话多说几遍就成为真的。”一种是罗素说的,“问人,谁最伟大,都会觉得能杀他的最伟大。”准此理,昔日,居家度日,除了供一些神之外,还要备个牌位,上写“今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因为其时还没有照相然后影印的技术)。就这样,气节就成为最上德。称为最上,是因为,比如由汉以来就宣扬以孝治天下,可是自己伺候的君主亡了国,却不当因亲老而不随着死,除非牺牲了气节的美名。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给气节定性为无条件地为有权势的君主拼命、卖命,行为是奴隶的(有的干脆自称为奴才),思想感情也是奴隶的,它作为一种德,是“奴隶道德”。但是,奴隶也罢,不自知为奴隶也罢,既然成为德,而且最上,它就必致化为行为,产生影响。这影响有可见的,是有不少正派而有作为的人未能寿终,以及史书、笔记、口碑等记上这样的人和事;有不可见的,是君主专制更加名正言顺,更加难于摧毁。(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