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志愿者团队可能缺乏相关的项目经验,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创造一个个的有着良好社会影响的志愿服务项目。究其原因,就是项目团队和志愿者热爱志愿服务事业,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长年累月的坚持。所以,在评估志愿者团队的时候,一定要评估团队开展此项目的决心、信心和热情。在评估团队的志愿服务热情,一般可以考虑:
1.团队的持久性。很多刚刚创建的志愿者团队并不了解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的难度,刚开始热情很高,但是面对困难的准备不足,因此一般而言,团队创建越久相对而言越有把握。
2.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说明团队的工作得到了人家的认可,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领导力也能充分体现。很多的困难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
案例
北京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团队(www.xing528.com)
一把扫帚、一个簸箕、一块抹布、一位老爷子。这是丰台区翠林三里社区居民对社区南侧过铁道天桥的印象。这位老爷子叫窦珍,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北京“扫桥爷爷”。在北京丰台区这座横跨六条铁道的铁道桥上,曾经每天都有这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一丝不苟地打扫大桥卫生,在铁道桥建成后,他就成了这座桥的义务清洁工。120米长的桥面、190级台阶,每天窦珍都要认真清扫。这一坚持下来,就是十多年。2013年11月25日上午9点左右,窦珍老人不慎从“连心桥”的过街桥上跌落,与世长辞。
2014年7月16日上午9点半,右安门地区三百多名居民陆续走进辽金城垣博物馆。通过展示的100幅摄影和书画作品,再一次回顾了默默守桥11年的窦珍老人的生平事迹。随着老人的离世,“扫桥爷爷”的事迹传遍京城,右安门街道也借老人志愿服务精神的影响力在地区内成立了“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以及由社区、辖区单位、学校等力量组成的38支“窦珍志愿服务队”,继而形成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到整个地区的志愿服务团队。据不完全统计,右安门街道志愿者大约有6221名,约占本地区人口的8%。
在右安门街道,长期举行形式众多的志愿服务活动,从数独老人鲍焕然现场普及数独知识,到玉东二社区居民京韵大鼓说唱窦珍精神;从永乐社区居民手工编制作品展示,到地区医院为现场居民中医推拿、量血压。一项项志愿活动散发着右安门街道的志愿情怀。
在“窦珍”精神影响下,其实早在很多年前,翠林三里社区居民就涌现了很多的好人好事,社区的广大居民和窦珍一起营造了老社区里浓浓的温情。有一位76岁老阿姨多年照顾两位失独的90多岁老人,并且为失独老人的家里安装了“一摁铃”,只要老人有需求就一摁铃,老阿姨就听到了,马上去帮忙,这个“一摁铃”其实就是一个“互助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