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图书馆:新理念与服务创新

数字化图书馆:新理念与服务创新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技术构成与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各项功能密切相关,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手段。从数字图书馆的物理结构来看,数字图书馆必须具备以下设施。这是数字图书馆运行与服务的支撑技术,为其硬件条件。数字图书馆为用户共享信息资源、获得信息服务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问题,尤其是网络信息的访问权限规定,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数字化图书馆:新理念与服务创新

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与工作理念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但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各不相同,差别也较大。从广义上分析,数字图书馆可以描述为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的集合或贮藏这类信息的仓库。理想的数字图书馆并非一个存贮信息的单个实体,它通过网络提供系列化的收藏和服务。尽管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没有完全统一,但诸多定义中比较有共性的特征要素包括: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简单的实体;数字图书馆需要多种技术连接多种资源;数字图书馆和信息服务之间的连接对终端用户是透明的;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广泛地存取信息和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并不局限于文献替代品,已延伸到了不能以印刷形式表现或传递的数字化人工制品。

1.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组织机构角度看,数字图书馆全然不同于拥有物理空间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并没有太大的空间,其信息资源也不以占有空间大小作为图书馆规模大小的衡量标准;从资源建设角度看,传统图书馆拥有记载在多种媒体上的信息,这些资源是可视、可听、可触摸的,而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只有经过还原才可以为人们所感知。数字图书馆建设在工作原理上与传统图书馆仍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样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保存,只是在具体操作上与传统图书馆全然不同。数字图书馆是由建立在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共同构成的。如果仍以图书馆的概念来分析比较数字图书馆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数字图书馆仍然具有图书馆收集、加工、整理、保存信息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基本功能。

(2)数字图书馆以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化形式存贮信息,与传统图书馆的多载体文献形式完全不同。

(3)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收藏在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上远远超过传统图书馆。它不仅收集本馆馆藏,还可以将全球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经过筛选、处理集中在一起,它的信息加工不局限于信息整体,而是深入信息内容。

(4)数字图书馆提供更加广泛、迅速、便利和多形式的信息服务,它依托Internet,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终端设备为全球用户提供远程服务。

(5)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互补充。

2.基于数字图书馆理念的图书馆发展

数字图书馆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得到迅速发展,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和发展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可见,电子出版物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基础,也是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收集和传播渠道主要是网络通信,其中最主要的是Internet。数字图书馆依托Internet收集和处理信息,并向外界提供服务。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统一部署,打破部门界限。为建设好我国数字图书馆体系,必须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提高信息收集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强信息咨询服务能力,提高网络利用率,从而形成规模优势。②重视基础工作。即加强数字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工程建设和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在建设数字图书馆之前,必须充分论证,慎重施工,以缩短调整和试用周期,更快实现目标。在研究与开发有关协议时,既要考虑与国际流行协议的兼容,又要结合我国国情,适应汉字系统的特点,制定标准和规范,设计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系统。③转变观念。在建设数字图书馆系统时要从全局出发,合理建设和使用文献信息资源,合理配置计算机软硬件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要将硬件放在更重要的位置。④建设一支掌握信息技术的队伍。数字图书馆需要一支既懂图书情报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队伍。为此,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利用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加入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行列。

(二)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技术构成

与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各项功能密切相关,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手段。从数字图书馆的物理结构来看,数字图书馆必须具备以下设施。

1.用户终端。即各种类型的个人计算机工作站以及用户可以访问的联机查询系统。

2.网络和通信系统。这是图书馆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现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先决条件之一。

3.信息资源。原有馆藏信息及其数字化转换形式可以成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资源,收集和提供图书馆以外的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最大区别。通过联机信息检索系统,数字图书馆能够提供外部各馆的书目服务、文摘检索和全文检索,以及电子杂志等多方面的信息。

4.数据库管理与检索系统。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与检索系统是其技术的关键部分,绝大部分业务活动需通过管理与联机检索系统来完成。(www.xing528.com)

由于数字图书馆信息庞杂,只有综合多个应用系统才能实现其功能。数字图书馆的系统构成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数据创建。将非数字化信息进行数字转换,如文本录入、图像扫描、声音的数字化等。②数据描述。按照一定的语言对创建的数字化信息扫描,包括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声、像、图、全文数据扫描。③全文检索。支持SGML PDF、XML、HTML等格式的全文检索。④数据库技术。数字图书馆所运用的数据库技术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开发,建立数据库;另一类是带有管理软件的商品化数据库,如光盘、多媒体数据库等。⑤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是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支撑,也是数字图书馆实现高度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基本条件。⑥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综合处理各种媒体信息,并使不同媒体信息发生联系,且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处理技术。超文本技术可以将相关概念连贯起来,使用户非顺序地直接检索到相关信息。超媒体技术是对超文本技术的扩展,具有超文本技术的大部分特点,但其处理对象是多种媒体的信息资源。⑦系统运行、维护、保障、开发技术。这是数字图书馆运行与服务的支撑技术,为其硬件条件。⑧版权保护。数字图书馆为用户共享信息资源、获得信息服务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问题,尤其是网络信息的访问权限规定,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访问权限问题已在利用原有计算机读取管理技术以及域名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三)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随着Internet的普及与发展,网上出版社日益增多。网上信息资源建设与传统藏书建设有着极为不同的特征。以期刊为例:电子期刊呈现出多种载体形式,有些期刊只有网上电子版;有些期刊有印刷版和光盘版两种出版形式;有些期刊既有印刷版、光盘版,又有电子版。为此,图书馆必须对馆藏结构进行调整,做出相应的收藏计划。

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数字化信息的生成。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来源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包括图书馆所收藏的传统印刷型图书、期刊、缩微资料、唱片、胶卷等多种媒体出版物。数字图书馆建设,则要对其中一部分进行数字化转换,使其成为电子馆藏存贮在计算机硬盘中,并以数据库形式放在网上供用户使用。未转换的传统馆藏可建立馆藏电子目录,加入公共联机查询系统,供用户进行书目查询。内部资源还包括本馆购买或开发的、以数据库形式存储的电子信息资源,如二次文献数据库、电子目次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本馆的OPAC。本馆开发的数据库包括书目型、数值型、图像型、全文型等形式。所有数据库都应提供网络化联机存取功能。外部信息资源包括外界电子图书馆的资源、联机检索的资源以及书目服务机构的书目、文摘、全文信息、数值信息以及电子杂志和电子报刊等。

2.数字化信息的存储。信息存储的实质是对庞大的信息进行管理。数字图书馆需要大量的信息存储装置。在存储技术方面将涉及存储设备容量、硬件随机读取速度、数据集中与分布存储管理方法等问题。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存储管理方式上。在Internet上大量服务器提供相关信息服务,但其相互间只能提供公共的服务接口。逻辑相关的信息可能集中在某地,也可能分布在不同地点。由于信息数量极大,不可能在存入后即固定其存储位置,加上信息的使用频率极不相同,因此必须具备按照使用频率调动存储位置的功能才能保证响应速度。对所存储的各种信息不能只用参数进行描述,因此,原有的参数描述方法,以及单纯地对参数进行索引的方法,已无法满足用户的查询需要。正在研究的多媒体信息检索方法,也要求相应的存储技术相配合。

3.数字化信息的检索。数字图书馆建设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最大可能地存储信息,二是使用电子技术增加和管理信息资源。由于信息具有多样性特点,必须有与不同信息相匹配的检索方法,才能满足用户需要。目前文本文件检索技术正在向全面检索方向发展,并逐步达到不受语种限制的全文匹配检索。超文本检索技术除已实现的字符匹配外,概念匹配也已提上研究日程,其中的关键是将一些特定技术进行重新组装。目前,以图像为基本内容的信息查询技术正在研制过程中,如按照图像的颜色、灰度、纹理和位置进行信息查询,或按照音乐曲调、旋律查询信息的研究正取得进展。

4.数字化信息的传播。数字图书馆主要通过网络进行图像、音频和视频的信息传播。计算机通信网络是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支持,也是实现其广泛可取性、高度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的基本条件。在现有网络上进行信息传播已使网络不堪重负。音频和视频的实时传送不仅对网络的速度要求较高,同时对提供信息的相关服务器的共性有很高的要求。在这一方面,除需要改善网络协议、研制新的网络连接设备外,各种压缩技术的应用将起到提高网络传播速度的作用。

(四)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组织管理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以网络为基础,属于开放性服务系统。数字图书馆不仅为用户提供文献目录、文摘、题录等二次文献信息,还可以提供全文、声音、图形等多媒体信息。各地的数字化信息资源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以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使用极为方便的目录引导形式出现在用户面前。友好而标准的用户界面,使分布在各地的用户不需要任何专门训练便可以检索到各种信息资源,获得各类信息。

1.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

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包括:①查询功能。通过联机目录系统指引用户使用未实现数字转换的馆藏文献,查询结果是目录单。②电子信息服务功能。提供本馆电子出版物、传统馆藏的数字转换信息,连接外部信息源。③网络服务功能。用户通过图书馆的通信服务器和服务工作站与其他网络相互连接,除提供一般的通信服务外,还提供访问相关信息数据库的服务。此外,数字图书馆还应具有以下功能:图书馆内部系统的高度集成化和多种信息源的深层次连接;迅速获取外部信息并向外界开放本地资源,使虚拟图书馆成为现实;友好的用户界面可以消除用户与信息之间的任何障碍;容纳多种信息类型的多媒体数据库。

在服务内容上,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电子出版物、数据库、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用户从数字图书馆中不仅可以得到二次文献,还可以得到文献全文以及多媒体信息。在服务方式上,读者只要上网,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享受到图书馆服务,从而使图书馆的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全球性虚拟图书馆服务将打破地域限制,使全球人类连接成一个整体。

2.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组织管理

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组织管理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延续,即对各类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以及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等信息服务;另一部分是图书馆自身的服务,包括对文献信息的数字化转换、数字信息的生成、远程网上服务等。二者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扩展与补充。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更多的是网上用户。为此,图书馆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以便在组织管理上保证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顺利进行。图书馆必须重新考虑馆藏发展方针与政策,强调资源共享的区域性合作对策。对专题文献、不同版本的文献、专藏与特藏文献以及数字化信息的收集与跟踪,都必须重新加以审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经费将不再局限于对文献实体的获取,更包括购买网上数字化信息的使用权,支付数字化信息的保存费,以及系统升级后的数据转换费。图书馆的形象不再局限于馆舍大楼内外,而是体现在网络信息服务形式和所能提供的服务手段上。传统图书馆的建设多局限于馆舍建设、文献购置、阅览提供、外借服务等活动范围内,而数字图书馆建设意味着网络服务器建设、主页设计、数字化馆藏收集与存储、多种形式的远程服务组织等内容。

总之,作为传统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最新形式,数字图书馆必须经过长期的建设才能成为理想的现代信息服务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