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心理契约以合同为基础,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动态变化,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合同所不能及的。对于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而言,心理契约作为分析工具不仅可以解释和说明管理现状,而且也能为优化管理效果提供方法论依据,运用心理契约可以减少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具体而言,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心理契约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调整心态,理顺关系
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中学校与社会组织是两种不同组织的存在,心态是不同组织对待维修改造工作及管理的心理倾向,包括对工程技术服务、施工等工作的态度、合作的程度、监管与被监管的承诺。心态决定了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关系双方相互的最高期望。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心态与高校人文环境、后勤服务理念、企业文化以及社会环境密切关联,是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心理契约的核心。如果建立了以包容、合作、诚信、公平为原则,以共赢期望知觉为内容的心理契约,在心理契约的规制和驱动下,双方各自调整心态,理顺关系,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心理契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是良好心态,合作关系存在的条件。(www.xing528.com)
(二)发挥期望效应,激发合作热情
有研究表明,心理契约在某些时候,能合理解释人的行为驱动源。心理契约的内容一般都是被感知的需要,它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为基点,激励性是其基本功能之一。显性契约只能约定双方的基本需求,较高层次的需要(如社会认可、精神需求)只能在心理契约中显现,而只有这些较高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更大的激励。期望是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心理契约的本体构成,包含着维修改造工程社会化实施、主体化管理运行的效果,社会组织及人员的价值体现。参与双方对服务、管理工作的认同,对参与组织、人员价值的认同决定着心理契约中期望强度,心理契约的建立与维系促进合作双方的价值选择与定位。心理契约中,双方对各自及相互间工作效果、价值的确认是期望的动力。心理契约提升合作双方参与人员的精神状态、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心理激励,激发服务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