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维修改造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两类风险,即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一)外部风险
高校在与校外的政府、企业、人员交往中存在着政策因素风险、合同风险、工程质量风险、不可预料的意外风险等,统称为外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政策因素风险
高校维修改造工程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如何申报、使用财政资金,国家有相应的政策性文件。当然,随着时间的变化,相应的政策性文件也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随时掌握政策动向,调整管理机制。
2.合同风险
高校维修改造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主要依靠学校外部的社会力量来实现。学校与社会机构签订合同,社会机构通过劳动和管理来获得报酬与利润,学校得到相应的劳动成果,最终实现工程的完成、投用。合同类型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合同、材料(设备)采购合同、技术服务类合同、其他与工程相关的合同。合同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虚假的主体身份与学校订立合同,以伪造、假冒的证明等作为合同担保,一旦得手,无从追究。
(2)合同条款内容含混不清、容易产生歧义,为合同纠纷留下隐患。
(3)合同约束力不强,如技术服务类合同,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能量化,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留下各种隐患。
3.质量风险
(1)技术服务质量风险。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控制价清单编制错项、漏项,导致施工阶段变更、签证增加。(www.xing528.com)
(2)施工质量风险。施工企业将低质或劣质的建筑材料用于工程施工中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
4.不可预料风险
在维修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原设计未考虑到的地方也需要维修,才能保证工程维修改造的质量,从而增加工程量或工程项目。
(二)高校内部自身存在的风险
高校自身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合理、权责不明、计划不周全、管理不到位等风险,具体内容如下。
1.工程计划缺乏全局观念,整体规划管理意识缺乏。如学生公寓改造工程吊顶改造完工后,进行电力线路改造安装桥架施工则需将吊顶拆除后恢复,造成重复施工,增加了工程费用。
2.权责不明,管理流程不清晰。如无设计变更、签证制度,办事流程不明晰,施工中遇到变化不知如何处理,大事小事开会解决,议而不决,导致工期延误等结果。
3.工程资料日常管理混乱。如施工图出现多个版本、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不一致等。
4.工程质量控制不严。由于人为因素,建筑材料进场前不按合同及相关标准进行验收或检验。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在品牌上偷梁换柱,不符合施工合同要求。工程竣工验收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5.专业人才匮乏。维修改造工程管理需要具备房建、市政、造价、项目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各类管理人才。但长期以来,由于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的约束,高校维修改造工程管理部门缺乏专业人才,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工程管理的短板。
上述问题在各高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因管理不当或内外环境不良而产生了管理风险,给学校造成了损失,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使得一些相关人员受到牵连。另外,基于对建设工程领域的惯性敏感,许多人对维修改造工程管理者持有色眼镜,使得他们原本正常地履行工作职责,也被怀疑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这些问题给我们带来警示的同时,也触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使得我们逐步认识到,构建完善的高校维修改造管理体系,并使之良好运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