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微信上接到好几位朋友转过来的一条消息,说根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1月3日报道,浙江省海运集团子公司五洲船舶提出破产清算,成为中国首家倒闭的国有造船厂。五洲船舶于2001年成立,拥有设施能建造10万吨级以下各类船舶,年产能在30万载重吨左右。
法院官网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五洲船舶负债9.11亿元(人民币,下同),主要涉及农民工工资、船舶配件供应商货款、税务等,而资产总计只有5.34亿元,其中尚有4艘船舶未能建造完成,1艘船舶因交付问题正在仲裁,故此确认五洲船舶资不抵债。
这家法国媒体引用业界人士的话称,中国造船业产能过剩,今年会有更多造船企业破产,甚至达到破产高峰。民营造船厂由于难获军工订单,将首当其冲。
看到这条消息,我感兴趣的不是这家船厂倒闭的消息,而是这家船厂负债的9.11亿元中,为何没有欠银行的钱?
我们的“日本新闻网”也发了一条消息,说2015年日本全国破产企业数创下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最低纪录,总数不到9000家。
这条消息源自于东京商工调查公司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1—11月,日本破产企业数量为8113家。12月份的初步统计显示,破产企业数约为600家。这一结果显示,2015年的破产企业数将比2014年的9731家还要大幅减少,最终会在9000家以下。(www.xing528.com)
为什么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状态下,日本企业的破产数反而出现减少?是“安倍经济学”起了作用,还是日本企业本身做出了努力?东京商工调查公司做了这样的分析:
之所以出现破产企业大幅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首先是日本政府的金融缓和政策导致日元大幅贬值,使大企业出现了大量的汇率利润,业绩得到很好的改善。2015年破产的大企业中负债金额最高的是第一中央汽船公司,这家公司主要是承担矿物运输,因为国际运输市场低迷,新兴国家经济的失速导致矿物运输业务大幅减少,最终不得不宣告破产,这在日本已属于特例。
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日本政府推出的《企业金融圆滑法》,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归还银行贷款的问题上可以实行政府担保,缓期归还,让这些中小企业得以喘息生存。虽然这部临时企业援助法在2013年3月已经结束,但是帮助企业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并且缓过劲来。统计显示,有95%的企业的还贷变更申请得到了批准。
比较中日这两条消息,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也可以制定一部临时的“企业救济法”,允许企业缓期归还银行贷款,让企业获得喘息生存的机会?
日本的商业银行都是民营的,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国营的,从操作的技术层面上来说,中国比日本更容易。假如银行不釜底抽薪,假如银行允许企业缓期还贷,我想,浙江的那家造船企业或许还不至于立即破产。各级政府大规模投资公共设施建设,可以在短期内维持经济总量不至于下滑太多,但是在这种“依然繁荣”的景象之下,大批的民营中小企业会因为被抽血而慢慢死去,动摇社会民生的根本。金融救济政策应该向民企倾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