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顾西汉中山靖王陵,探讨墓室形制及相似之处

回顾西汉中山靖王陵,探讨墓室形制及相似之处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初步看到的情况判断,二号墓的结构与一号墓基本相同,但有差别。从墓葬形制和布局上看,二号墓与一号墓大同小异,也是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组成。这也说明一号墓与二号墓是夫妇并穴合葬墓。二号墓与一号墓的另一个不同是,库房和车马房的位置正好对调,即南耳室是库房,而北耳室是车马房,也可称为车库。

回顾西汉中山靖王陵,探讨墓室形制及相似之处

图9-1 二号墓中室地面覆盖的瓦片

二号墓墓道内的土石堆积,经过两千多年后有所下沉,石块堆积与墓道顶部之间已有50厘米左右的空隙。为了尽快了解墓内的情况,以便及早做好发掘的准备工作,我和两位队员拿着手电筒从石块堆积上的空隙爬进去,由于空隙不大,石块高低不平,又怕头碰到顶部的石头,所以只能慢慢地匍匐前进。好容易爬到石块堆积的尽头,借助手电筒的光亮首先看到的是中室地面覆盖着大量的瓦片(图9-1),情况与一号墓相似;南、北耳室很长,手电筒照不到头,地面没有发现瓦片,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南耳室的陶器和北耳室的一些车马器。奇怪的是,在中室的西壁没有见到后室的石门,而在南壁却发现了石门。从初步看到的情况判断,二号墓的结构与一号墓基本相同,但有差别。

图9-2 二号墓平面图

二号墓与一号墓都是开凿在山岩之中的大崖墓,两墓南北并列,属“同坟异藏”的合葬墓。经实测,墓洞全长40米,最宽处(南北耳室的长度)64米,最高处(中室的高度)7.9米。整个墓的容积达3000立方米(图9-2)。二号墓的墓洞与一号墓墓洞相比,不仅容积更大,而且开凿的技术水平也较高,所有的洞壁都呈弧形,南、北耳室的顶部为拱形,甬道、中室以及南北耳室末端的顶部都是穹窿顶,洞顶与洞壁之间没有出现直角相交的情况,这些都符合力学的原理,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各墓室较为规整,历经两千多年保存基本完好。南北耳室比一号墓长得多,可能是接受一号墓下葬时车马和陶器摆放不下的教训,因而特地加长的。由此推测,二号墓墓洞开凿的时间应晚于一号墓,是在吸取了一号墓开凿经验、并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凿成的。

从墓葬形制和布局上看,二号墓与一号墓大同小异,也是由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组成。墓室的布局也是仿效地上的宫殿建筑,有作为宽大厅堂的中室和象征卧室的后室,甬道两侧分别为库房和车马房。在布局上与一号的差异主要是,后室不在中室之西,而是在中室之南。后室这样设计,起初我们怀疑是不是因为中室西部的岩石质量不佳,不宜营建后室;后经观察,中室西壁的岩石并无质量问题。我们进一步考虑认为,后室开凿在中室之南,应该是墓主生前有意识的安排,目的是尽量靠近南面的一号墓(中山王刘胜墓)。这也说明一号墓与二号墓是夫妇并穴合葬墓。二号墓与一号墓的另一个不同是,库房和车马房的位置正好对调,即南耳室是库房,而北耳室是车马房,也可称为车库。

二号墓的发掘工作从清除墓道中的石块和黄土堆积开始。墓道内出土的器物不多,只在填土中发现残铁权、铁砧、铁犁铧以及一些铁铸件。墓道清理完毕后,各个墓室的发掘工作全面展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掘人员做了如下的分工:

总负责:卢兆荫(www.xing528.com)

南北耳室:段鹏琦、郭义孚、刘振伟

中室:郑绍宗、王岩、杜在忠、戴彤心、张子明、张连喜

后室:孙德海、杨锡璋、白荣金、屈如忠

照相:姜言忠

配合我们发掘的仍然是4749部队的战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