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 满城陵山全景
考古队人员到达满城县后,住在解放军4749部队司令部。我们的作息时间同部队一样,早上5时起床,6时至7时学习毛主席著作,7时吃早饭。
1968年6月26日上午,吃完早饭后我们就上陵山去考察墓地现场。陵山坐落在满城县城西南约1.5公里处,出县城南门,一眼就看到这座孤零零的石灰岩小山。它的西面和北面是星罗棋布的大小山丘,东面和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陵山海拔235.8米,由3个连在一起的山峰组成。居中的主峰最大,山顶较为平坦;主峰的东南和东北各连接一个小山峰。汉代贵族官僚的墓前往往起阙,这两个小山峰左右对峙,可能象征墓前的双阙。整个山势主次分明,颇为雄伟(图3-1)。山上岩石成层,泥土很薄,只生长一些野花杂草,没有高大的树木,在山坡上偶然能看到低飞的石鸡和急驰而过的野兔。
图3-2 陵山南坡凿山修路痕迹
从陵山的地形观察,山的南坡山势较为平缓,东南山脚隐隐约约能看到有一条上山的古道,顺着山势从南坡蜿蜒上山,直到墓前。这条古山道应该是汉代营建墓室和运送灵柩时人工修建的上山道路,有些路段凿山修路的痕迹至今还相当明显(图3-2)。尤其是墓前路段,路面最为平坦,还用墓洞中凿出的石片加宽路面,路面宽6~14米,当地群众称这条古道为“跑马道”。陵山的东坡比较陡峭,没有像样的上山道路,但从东坡上山要比从南坡古道上山近得多。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采取从东坡上山去墓地现场,这样虽然比较辛苦,但可以保证多一些时间在墓内进行清理工作。
当时正是盛夏时节,气候十分炎热,每天两次上山、两次下山,都要流不少汗,尤其是下午上班时,正是中午时分,烈日当头,山上又没有遮阴的树木,上山时更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尽管十分辛苦,但是大家的工作热情仍然很高;因为在当时业务工作全面停顿的情况下,能够有实事可干,谁都认为是十分难得的机会。
从东坡上山后,很快就看到施工部队炸开的坑道。我们想尽量不改变墓洞内的温度和湿度,使文物不至于因气温和干湿度的变化而受到不应有的损坏,因而决定不先挖墓道,还是利用已经炸开的坑道进出墓洞。整个墓洞开凿在岩石中,墓洞距山顶仅30余米,高出山脚地面约150米。这座大崖墓的墓室结构可分为墓道、甬道、南耳室、北耳室、中室和后室6部分,环绕后室还凿有一圈回廊。我们将这座汉墓编为满城一号墓(图3-3)。
解放军挖的坑道恰好打通了一号墓南耳室的南端,坑道的内口位于南耳室南端的上方,距离南耳室的底部有3米多高,进入墓洞要从临时搭的梯子爬下去(图3-4)。
图3-3 一号墓平、剖面图
图3-4 一号墓南耳室南端临时架设的木梯(www.xing528.com)
墓洞十分巨大,从洞壁留下的水浸痕迹观察,洞内曾多次被水浸泡过。估计每年雨季时,雨水往往能从山顶顺着石灰岩的缝隙渗入墓洞内,从洞顶下垂的许多钟乳石就是长年渗水形成的。墓洞内非常阴冷潮湿,湿度已接近饱和,洞内与洞外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我们上山时往往满身是汗,因此不敢马上进入洞内,怕温差太大,身体适应不了,常常是在洞口歇一歇,等汗水稍干后逐渐进入墓洞,而在洞内工作时还得穿上部队的棉大衣。由于洞内很潮湿,所以包文物的麻纸不一会儿就湿透了,甚至身上穿的军用棉大衣,过一两个小时也会变成湿漉漉的。所以我们在墓洞内每工作一个多小时,就得到洞外去晒晒太阳。虽然如此,还是有个别人员的健康出了问题。王仲殊在墓洞中工作了十多天后,关节炎病终于发作了。7月13日下午,他走动也困难了,搀扶下山后,不得不离开发掘队回北京治疗。他离队后,发掘队的业务工作只得由我负责。
图3-5 一号墓墓口
从墓地现场观察,这座墓在开凿墓洞之前,应是先修建上山的道路,从东南山脚一直修建到选定造墓地点的主峰东坡上;山道修成后,先在主峰中部离山顶三十余米处从东向西开凿山岩,造成崖面,等到崖面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开凿山洞,营建墓室(图3-5)。
在汉代的生产力条件下,使用铁锤、铁凿开凿如此巨大的墓洞,其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这座墓显然是以山为陵,墓上没有高大的坟丘。《汉书·文帝纪》记载,霸陵的建造是“因其山,不起坟”;陵山这座汉墓的营建方式,可能就是仿效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建造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