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有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此维生素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物、植物体内都存在。
同时,维生素D对钙的新陈代谢也产生影响。虽然人们随食物摄取了少量类似于维生素D的物质,但是完成合成首先还需要紫外线。因此维生素D也以“阳光维生素”而出名。它促进钙和来自肠道的磷酸盐的吸收,并因此而成为合成骨质不可替代的物质。
维生素D能够促进膳食中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钙化,缺少它就会患骨质疏松症或骨软化病。维生素D不仅对预防直肠癌和乳腺癌产生作用,而且对治疗某些种类的癌症也起到辅助作用,因为它可以抑制肿瘤扩散。
身体缺乏维生素D的报警信号是牙齿脱落、化脓、肌肉无力、骨骼软化、膝盖、踝骨和手关节肿大、情绪激动、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质、睡眠障碍、情绪悲观、抑郁和近视。
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酵母菌或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维生素D2,人体皮肤中含有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生成维生素D3,因此多晒太阳,保证足够的紫外线照射,是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即使膳食中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也不容易缺乏。(www.xing528.com)
专家建议儿童和成人每天摄入维生素D的剂量为5微克~10微克(200~400国际单位)。但这个数值只适用于那些几乎从来不晒太阳的人。凡是每天都能接受大约20分钟阳光或明亮日光照射的人,只需要上述维生素D剂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维生素D的服用不应毫无控制。 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一种,仍要注意防止维生素D过多导致的中毒。由于缺乏营养知识或误听厂家的广告宣传,不遵医嘱过量服用甚至注射大剂量维生素D,可能引起中毒,主要表现在低热、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等,严重者可能导致肝、肾、心血管组织的钙化,带来严重的后果。
最重要的维生素D供应食物有:动物肝脏、蛋黄、鱼肝油、鲱鱼、鲭鱼、三文鱼、油浸沙丁鱼、金枪鱼、牛奶、粗粮谷物。
中老年人合成和利用维生素D的能力大大降低,早期表现为腰背部、下肢不定期的疼痛,严重时骨皮质变薄、骨痛、容易发生骨折等现象。对于老年人来说,单纯靠晒太阳并不能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尤其是在冬季,需要注意饮食的补充,多选择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以及强化了维生素A、维生素D的鱼肝油、奶制品或钙制剂等,同时注意摄取充足的钙质,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维生素 D制剂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