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动物性食物增加,植物性食物下降,脂肪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下降,与此相伴而来的则是相关的慢性疾病大量出现。慢性病由于在初始阶段病情隐匿,潜伏期长,等到发现已进入中晚期。
如同在富贵病的潜伏期,正确的饮食搭配可以起到延缓和治疗疾病的作用一样,不科学的饮食则会成为这类疾病的导火线。
什么是合理的饮食?专家指出,膳食结构平衡的饮食搭配才是合理的饮食。膳食结构是指人们日常吃的食物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高动物、低植物”。高动物、低植物膳食,虽然膳食质量好,但也有一些过剩情况出现。常伴有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是诱发肥胖病、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第二种类型: “高植物、低动物”。高植物、低动物膳食,膳食质量差,因为蛋白质、脂肪摄入量低,是发生营养缺乏症的重要原因。
第三种类型: “动植物均衡”。动植物均衡是以上两者的一个平衡状态,不会引发营养过剩,也不会导致营养缺乏症,是一个完全满足身体健康需要的完美膳食方法。动植物均衡的膳食是健康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关专家根据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及健康、疾病的现状,制订了一整套膳食结构调整方案:“稳定粮食,保证蔬菜;增加奶类,调整肉类。”
2.稳定粮食,保证蔬菜
传统的农耕环境造成了我国以粮食为主的膳食结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生活方式的传入,以粮食为主的膳食逐渐被欧美发达国家的“三高一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的膳食所取代。(www.xing528.com)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约有24%的人死于慢性疾病,到20世纪末,这一比例达到了75%。如急性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5%,其中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占60%~80%,成为现代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是中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专家提倡我们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这样可以避免走欧美等发达国家饮食方面的缺陷之路,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有益。所以,在膳食中,粮食的消费比率必须稳定下来,不能再降了。
蔬菜是我国传统膳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以及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和色素成分。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抗氧化作用格外关注,一般认为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对预防癌症和心脑血管病有好处。
3.增加奶类,调整肉类
奶类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奶类富含钙元素,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率也高,对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防止中老年的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因此增加人们奶类的摄入量,对于饮食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调整肉食结构则是因为中国人绝大多数食肉以猪肉为主。而猪肉与其他肉类相比,蛋白质含量较低,脂肪含量较高。因此,应调整为以鱼肉、禽肉为主的肉食结构。
专家强调,保持我国传统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基本特点,不仅能提高膳食质量,特别是蛋白质和钙的数量和质量,还能防止“三高一低”膳食的缺陷,既能预防营养缺乏病,又能预防慢性病,所以应大力提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