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大区域尊师重教氛围:从科举考试到教育继续发展

三大区域尊师重教氛围:从科举考试到教育继续发展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巴蜀、荆楚、吴越地区历史悠久的书院文化、冠绝天下的科举考试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三大区域尊师重教的氛围。自科举制度实施以来,四川各地均特别重视科举事业的发展。“宋代录取人数成倍增长,使士人的求知欲激增,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开始形成。”[28]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巴蜀、荆楚、吴越地区的尊师重教之风并未消失,在文化的延续、发展中,昌盛的教育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大区域尊师重教氛围:从科举考试到教育继续发展

从巴蜀、荆楚、吴越地区历史悠久的书院文化、冠绝天下的科举考试中,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这三大区域尊师重教的氛围。

1.书院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教育史中,拥有千年历史积淀的书院教育是最具特色、最有成就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在书院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长江流域一直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巴蜀地区、荆楚地区还是吴越地区都有着光辉灿烂的书院文化,并且三大区域书院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同的历史轨迹。

书院萌芽于唐中叶至五代之时。唐至五代时期的书院,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同时,还有一些明确的讲学活动的记载。如江西德安的东佳书院“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悉令就学”。[24]江西吉州的皇寮书院、湖南衡山的邺侯书院、石鼓书院等,史书上也有读书讲学的记载。发展到北宋,书院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这一时期的书院既有主持教学和管理的山长职事,还有讲堂、斋舍、祠庙、书楼和一定规模的藏书等。北宋时期,属巴蜀、荆楚、吴越这三大区域创立书院最多,比如四川、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江西、浙江、江苏等地都创立了一定数量的书院。这一时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书院。如湖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其办学规模大,影响甚广。再如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南丰县的华林书院、安义县的雷塘书院、南城县的盱江书院、江苏的茅山书院、浙江的稽山书院。其中湖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和河南商丘应天书院被称为“北宋四大书院”。到了南宋,长江流域的书院发展盛况空前,在数量、规模上均超过北宋。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被称为“南宋四大书院”。四川、湖南、福建、江西、浙江等地的书院多达数十所。到了明清时期,书院更是成倍地增加。在这种书院教育的全面推广过程中,巴蜀、荆楚、吴越三大区域的书院教育一直保持着兴旺发达,也一直引领着书院发展的潮流。

2.科考

巴蜀、荆楚、吴越三大区域都有着兴盛的科考历史。(www.xing528.com)

就巴蜀地区而言,四川最具代表性。自科举制度实施以来,四川各地均特别重视科举事业的发展。宋代是四川历史上文化事业兴盛繁荣的时期,科举也得到极大发展。《眉州志》中有记载,两宋300年间,仅四川眉州就有800余人考中进士。因而,蜀地赢得“人文之盛,莫盛于蜀”的美称。科举发展到清代,盛况更是空前。《四川省志·教育志》里面记载这时“四川省内12个府,41个州和直隶州,88个县、9个厅和直隶厅都建立儒学,岁考和科举取进名额1472名,廪生学额2898名,增生学额2956名”,[2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于科举的重视,同时,也能感受到巴蜀地区科举的盛况。

就荆楚地区而言,在唐代,科举及第者主要集中在襄州、荆州邓州等地方。荆楚地区科举制度向偏远的州县延伸是在宋代。“宋代录取人数成倍增长,使士人的求知欲激增,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开始形成。”[26]苏辙曾经说过“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甚乐,是以群起而趋之。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27]一大批士人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在当时的社会各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到了清代,湖北科举考试及第名额保持着增长速度,有的州府增长的速度相当大,并不亚于被称为“科举之乡”的江浙。

从“科举之乡”这四个字,我们就能体会到吴越江浙地区科考的繁荣。一谈吴越地区的科举,江南贡院是必须提及的话题。贡院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位于南京的江南贡院最早建于1168年,供府县学考试之用。明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乡试和会试都集中于此,定名贡院。经过明清两代的不断扩建,到了清光绪年间,江南贡院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占地约30万平方米,仅供考生考试的号舍就达20644间,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当然,吴越地区科考状元之多最能反映“科举之乡”的特点了。有关资料统计,从明太祖洪武四年到明思宗崇祯十六年的前后272年间,全国共录取文状元90名,而仅苏州一府就产出状元8名,约占全国状元总数的9%。自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258年中,共录取文状元114名,其中江苏共49名,位居全国之首。49名江苏状元中就有26名来自苏州一地。明人徐有贞对苏州的人文之盛夸赞道:“吾苏也,郡甲天下之郡,学甲天下之学,人才甲天下之人才,伟哉!其有文献之足征也。”[28]

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巴蜀、荆楚、吴越地区的尊师重教之风并未消失,在文化的延续、发展中,昌盛的教育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了近现代,这三大区域的文教事业依然走在全国前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