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第一届国际工业纪念物大会在英国召开,并成立了工业考古协会。1978年第三届国际工业纪念物大会成立了国际工业遗产委员会,将工业遗产的保护扩大到世界范围。早在2003年通过《下塔吉尔宪章》中的规定表明工业遗产保护有赖于对功能完整性的保存,如工业遗址保护可通过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进行保护。2012年的《台北宣言》针对重要和典型的工业遗产实例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概念,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整体保护的内容。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的研究迅速兴起。2007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予以普查。2016年在《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中,将工业遗产纳入了支持和保护的范围。2018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标志着中国社会各界开始共同探索、共同保护和利用好工业遗产。同年,工信部发布《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支持依托国家工业遗产建设工业博物馆,完善其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功能。
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实践方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结合新型产业、城市公共空间、博物馆展览等多种形式。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特别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英国的铁桥峡谷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象征,也是世界上第一例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德国,有一系列重工业的遗产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如德国的弗尔克林根钢铁厂等。位于意大利的都灵菲亚特汽车厂,原来厂区的规模很大,现在变成了集会议中心、商场、酒店、博物馆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在我国,1994年的原北京手表厂改建而成的北京双安商场是较早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案例。在20世纪中国的实践案例中,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再利用后的遗产从功能类型来看包括结合新型产业(如北京798创意园)、城市公共空间(如黄石矿山公园)、博物馆展览(如青岛啤酒博物馆)等多种形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