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方式和途径宣传青岛市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很难起到好的作用,因为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多以说教、灌输等方式为主,听众尤其是青少年听众难以对相关内容产生兴趣,自然会影响主题教育的效果。以工人纪念馆为例:或许经过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可以了解一些与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有关的知识,如时间、地点、斗争形式等,但对于当时的工人为什么要斗争、为什么青岛的工人运动是爱国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青岛工人运动对时局的影响以及对当今的启示等缺乏自己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思考。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思想表达和情感交流的距离,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账号等网络新媒体,激发听众尤其是青少年听众的学习兴趣,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青岛市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主题历史文化教育和学习的活动中,在全社会创造浓郁的爱国主义和青岛工人运动历史文化学习氛围,将提高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的教育意义,成为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的重要工作。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日趋普及和发展使得青岛市工人运动纪念馆的爱国主义主题历史教育活动面临新时代的冲击,同时在冲击中也孕育着新时代的特殊机遇。如何将互联网和新媒体思维植入工人纪念馆的宣传活动中,是工人纪念馆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广大工人群众建功立业、助力青岛“十四五”发展的重要一环。
1.构建宣传新语境
青岛工人运动是近代工人阶级的爱国进步运动,是全国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在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今天,大多数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已经很难理解过去年代所发生的工人运动。青岛工人纪念馆应与时俱进,主动理解当代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经历及思维和心理,融入青岛工人运动和爱国主义的宣传活动中,让它们在新的网络环境中获得更强的传播效力。基于此点,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的工作者要主动把握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尝试运用当代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解构青岛工人运动与爱国主义的联系,将它们的价值内涵融入新打造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平台中,让各大新媒体平台成为青岛市工人运动纪念馆宣传青岛工人运动与爱国主义的新阵地。
2.加强网络新媒体宣教工作者队伍的组建
利用新型互联网传播的规律,铭记青岛工人运动的历史,铭记革命先辈的牺牲和奉献,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激发青少年一代的正能量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需要宣教工作者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大量的知识储备以及丰富的教育经验,并擅长将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运用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宣教活动中。在组建网络新媒体宣教工作者队伍的过程中,青岛市工人纪念馆应当尤为注重宣教团队的培养,培养过程中做到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和理论基础知识储备并重、开放活泼的互联网语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有机结合,打造一支能担起重任的高素质青岛工人运动宣教团队。(www.xing528.com)
3.打造网络新媒体文化精品
在社会范围内宣讲青岛市工人运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铭记历史,锐意进取,展望未来,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融汇的载体和重要平台,依托互联网存在的新媒体更是思想文化交流最充分、最激烈的主战场。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广泛性、及时性、开放性、共享性、可互动性等决定了网络媒体成为意识形态交锋和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青岛市工人纪念馆应当主动迎合当代民众对互联网文化的偏好,为当代网民营造良好的学工人运动、知工人运动氛围。例如:通过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幽默风趣地将青岛市工人运动馆介绍给民众,吸引更多的民众实地拜访工人运动纪念馆,深入挖掘、宣传青岛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光荣历史、辉煌成就,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青岛红色新地标,用工运精神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建功青岛“十四五”发展,以砥砺奋斗的劳动者之歌庆祝建党100周年。
4.细分网络新媒体受众人群,量身定做宣教文化作品
例如:喜爱短视频的年轻人居多,思维活跃,乐于分享。如果能有一条有关青岛工人运动纪念馆的短视频爆火媒体,更多年轻人参与短视频的讨论和再创作过程中,则可以高效地吸引年轻受众群体去了解青岛工人运动。微信公众号的受众群体年龄要比短视频的更大一些。在微信平台开展青岛市工人运动宣教活动过程中,一篇翔实而又图文并茂的文章可以抓住该受众群体的眼球,同时百闻不如一见,在文章的背后可以有更多的民众主动参观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宣教活动从线上到线下的承接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