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遗产地运营体系演化条件简介

世界遗产地运营体系演化条件简介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形资产的运营体系是通过不断演化的过程来实现自身由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的。远离平衡态是对系统开放性的进一步说明,也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另一个必要条件。而无形资产运营体系通过自组织演化发展,能够减少熵增加的可能,因此在本研究中,认为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符合熵减规律,即可以通过协同运营机制的作用实现无形资产运营活动朝着有序的方向演化和发展。

世界遗产地运营体系演化条件简介

无形资产的运营体系是通过不断演化的过程来实现自身由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的。不同的世界遗产资源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小不同,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不同。资产的价值由低到高,由单一品牌的打造到多种无形资产共同增值[144],影响力由地方到全国再到全球,这都是通过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的不断演化形成的。这一演化过程是体系内所有相关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一个孤立的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在分析系统自组织的条件时发现,只有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内部存在非线性作用,同时具备了开放性的条件下,系统才会在涨落的作用下完成由不平衡到平衡、由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过程[144],实现自组织演化,而遗产地无形资产运营体系也具备了这三个特征。

(1)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的开放性

系统根据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以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以及开放系统。其中,孤立系统指的是那些与环境间不存在任何互动关系,不存在明显的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即完全不受环境影响的系统;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为封闭系统;兼有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成为开放系统[145]。显然,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的成功运行离不开取自周围环境的物质资源、信息、技术、资金、政策等有形和无形的原材料,要想避免运营活动中的盲目性并使运营活动持续,这一过程就必须输入生产原料和使用各种运营手段,同时运营体系也会不断向环境输出产品、服务和其他信息。这些都证明了,无形资产的运营体系无法孤立存在,而必须是开放的系统。

(2)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的非平衡性

无形资产运营体系能够形成耗散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远离平衡态,也就是说体系内各部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明显,体系距离平衡态越远[146]。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物理性差异上,更重要的是各部分性质上的相互独立,这样才能使体系趋向非线性,从而远离平衡态[147]

通过描述平衡态可以进一步理解非平衡性。系统的平衡与非平衡是相对而言的,当无形资产运营体系处于平衡态时与环境不发生任何交流,在时间流逝的同时,其状态变量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148]。但现实情况是,在真实的社会经济体中,这种绝对的平衡态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以世界遗产地的无形资产为核心的运营体系中,各主体都是独立且相互存在差异的个体,其差异性表现在各个方面:利益追求、价值观念、信息获取能力、资源配置条件,等等。这些差异性决定了他们之间的资源共享水平、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认知程度、信任程度、期望收益等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性的存在会造成系统内的矛盾冲突,减弱成员之间合作的意愿,从而削弱或抵消了体系运营中的协同效应。远离平衡态是对系统开放性的进一步说明,也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另一个必要条件。系统的开放性越明显,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力越明显,非平衡性特征也就越突出。即使系统再开放,离开了非平衡性,系统也不可能走向有序状态。

(3)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的非线性

非平衡系统的内部存在若干可变化的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牵制,共同决定着系统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演变的方向。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程度可以用系统内产生的各种“流”和“力”的强弱来表示[156]。通常,这两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函数来表达。用FK来表示系统内的“流”,Si表示系统中的“力”,那么FK就是Si的函数[149],即:(www.xing528.com)

现将系统的平衡态作为基准态,则FK=FK({Si})的泰勒展开式[150,151]为:

当系统远离平衡态时,由于泰勒展开式中保留了非线性的高次项,表明FK和Si属于非线性关系[152,153]。可见,当系统远离平衡态时,所有Si对FK都有贡献,在非线性的耦合作用下,系统构成要素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状态。无形资产运营体系整体的收益水平,并不是所有相关者投入各种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种投入要素相互作用所带来的价值增值的产品和服务。正是由于运营体系各部分之间非线性的耦合作用,使得体系输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大于各种输入要素价值的累加。例如,无形资产运营体系连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系统的产出值可能不会随之连续增加;相应地,在投入增加到一定水平之后,产出效益可能会出现不增反减的结果。总之,系统状态不是各个变量值的简单叠加,在整个无形资产运营过程中,非线性作用才是体系产生复杂性和形成有序结构的内因。

(4)无形资产运营体系中的熵减规律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的总熵变是由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形成的负熵流dS和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正熵流dtS共同构成的[154,155,156],即:

通常墒交换dS可正,可负,亦可为0。当dS<0时,在与环境发生交换的过程中,系统的熵不断增大,无序化进程被加快,系统向更加无序发展;当dS<0,且S时,那么存在d S=d +Std>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开放系统可以减缓无序化的进程,但无法改变系统向着无序发展的趋势,因此不可能产生有序演化;当dS<0,且时,存在dS =dS +dtS <0,在这种情况下,开放使系统的熵不断减少,从而使系统处于有序演化过程。

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任何系统内部都存在混乱度增加的倾向,但在现实中,社会经济系统又确实在不断发展进化着。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使得一些学者开始构思,存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规律,即在熵不断增加的同时,系统能够克服其消极作用形成“逆流而上”的自组织运动,也就是熵减规律。

无形资产运营体系中的各个成员均在运行体制、利益追求、价值观念、资源拥有量、权限大小、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在体系运行中会造成各种形式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被激化带来的熵增加会导致整个体系趋向于无序和不稳定。而无形资产运营体系通过自组织演化发展,能够减少熵增加的可能,因此在本研究中,认为无形资产运营体系符合熵减规律,即可以通过协同运营机制的作用实现无形资产运营活动朝着有序的方向演化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