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尼特左旗绳艺习俗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尼特左旗绳艺习俗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千百年来,蒙古族劳动人民在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绳艺文化过程中,也养成了有关使用绳子的习俗。古人曾经有搓绳挂在脖子上、结绳记事、结绳发誓、用绳子做祈祷的习俗,这对从人类文化角度进行研究很有价值。这里必须用绳子这一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绳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遇母畜流产,要用反方向搓成的绳子做禳灾的用器。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绳艺文化盟级代表性传承人。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尼特左旗绳艺习俗

千百年来,蒙古族劳动人民在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绳艺文化过程中,也养成了有关使用绳子的习俗。古人曾经有搓绳挂在脖子上、结绳记事、结绳发誓、用绳子做祈祷的习俗,这对从人类文化角度进行研究很有价值。敖包祭祀中,用五畜的毛绒、粗毛捻的细绳围着敖包进行装饰,其中就包含着向山神祈祷保佑五畜平安、无病无灾的意思。从敖包顶峰的桅杆拉下链绳,将拴羊羔的绳、笼头、马嚼子、马绊、马腿绊等象征物挂在上边,以此来祝福五畜兴旺。

苏尼特蒙古人在祭火的时候,用骆驼毛或绵羊毛搓的细绳来缠绕绵羊胸骨,敬献给火神。这里必须用绳子这一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生活中绳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蒙古人之所以非常崇尚蒙古包坠绳(也作蒙古包固定绳),蒙古语称之为“其格达嘎”,是因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遇到旋风、冰雹、狂风暴雨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时候,蒙古包固定绳起到保护蒙古包的作用。因此,蒙古包固定绳要用白色的毛绳,而且一定要用公种马的鬃尾、公种骆驼的膝盖和脖子上的粗毛来搓成,就是蒙古人崇尚力量的表现。蒙古包坠绳的拧造、将坠绳掖在蒙古包北侧的乌尼下,都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在蒙古包坠绳上系哈达、从要出售的牲畜身上剪下一把毛搓成细绳拴在坠绳上、新加工的奶食的“德吉”(头份)敬献给坠绳,以表示祝福。

牧民把心爱的牲畜命名为神畜放生的时候,在其脖子上系上细细的毛绳,拴上各种彩绸和哈达。这种绳子必须是一正一反搓出来的绳子。

蒙古人非常尊崇“赫依魔力”(也作赫慕热、海莫勒),蒙古语“赫依魔力”即好运的意思。作为象征,蒙古族民间供奉或祭祀活动中使用的一种旗幡,在一块儿蓝色的布上画有一匹腾飞的白马,叫“赫依魔力”旗,汉语有好几种译法,叫“风马旗”“禄马风旗”“禄风旗”等,悬挂或张贴在牧民家中,实际就是祈祷和祝福人们好运、幸运、走运的意思。

苏尼特人用黑白相间的粗毛绳在“风马旗”旗杆拉链绳,上边悬挂风马旗和五彩的彩带。

蒙古人用毛绳做“道木”。蒙古语“道木”,一是指禳灾祈祷仪式,二是一种治病的偏方。人发生脑震荡,用细细的粗毛绳做禳灾祈祷。如遇母畜流产,要用反方向搓成的绳子做禳灾的用器。绵羊、山羊患急性肠胃炎,在粗毛绳上系上七个或九个活扣,采用在其肚皮上来回刮蹭的偏方来治疗。为了防备家里的小畜或带幼畜的大畜在野地过夜时遭遇狼害和其他灾祸,在火剪刃上缠绕白花纹绳子或牲畜绒毛做禳灾祈祷。夏营地如遇蛇多,就用绳子围绕牧包周围画圈禳灾。

禁忌有身孕妇女纺线、搓绳,或从链绳、缆绳、拴绳上迈过去。那样做怕孩子出生时被肚脐带缠绕。蒙古人认为,如果在野外捡到笼头、绊子、马嚼子等,认为是很吉利的事情,会珍藏起来。也有绵羊链绳打结三天以后才可以解开,驮运中驼鞍屉绳打结不可以解开等禁忌。

传承人简介(www.xing528.com)

达·查干 1948年8月出生于苏尼特左旗伊和查干苏木巴彦高勒嘎查,牧民达喜策仁、杜拉玛的次子。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绳艺文化代表性传承人。

1960年在达来公社完小读书,1963年因家庭生活困难被迫辍学,回乡务牧。

1976年学习蒙医,从1977年起行医,1978年在洪格尔苏木卫生院当蒙医。1980年,创办自治区第一个苏木一级蒙古文刊物《巴彦洪戈尔之声》。1984年调入苏尼特左旗民族事务局,担任《达尔罕乌拉》刊物编辑。1986年调入苏尼特左旗史志办公室担任编辑。1988年调入苏尼特左旗政治协商会议文史办担任编辑。1999—2007年任苏尼特左旗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达·查干自1976年起做岩画田野调查,于1991年出版了第一部研究著作《苏尼特岩画》。此后,撰写、出版了《石头文化》《苏尼特风俗》《蒙古人原生态游戏——沙嘎》《蒙古族绳艺文化》《蒙古族传统木器文化》《蒙古族传统牲畜塔玛嘎文化》《塔马琪草原上的古岩画》等学术著作,以及《苏尼特搏克》《苏尼特寺庙历史概况》《苏尼特祭祀敖包》《苏尼特民间祝词赞词》《苏尼特地名传说》《胡波衮洪格尔传说》《苏尼特英雄史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书籍

达·查干于1984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先进个人”,受到表彰。1987年,他写的《石头文化》一书,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作品优秀奖;2003年,他的《蒙古人原生态游戏——沙嘎》一书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社会科学作品三等奖;2006年,他的散文《镌刻在岩石上的生命的温度》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2014年,他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先进个人;2016年,他的《蒙古人原生态游戏——沙嘎》一书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文艺创作萨日娜奖。

吉布吉玛 女,1961年7月出生。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绳艺文化盟级代表性传承人。苏尼特左旗原巴彦宝力道苏木萨如拉塔拉嘎查人。从小向母亲和外祖母学习绳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继承和积累了绳艺技艺方面的丰富经验,多次参加锡林郭勒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会议。2015年,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日”展示活动。她定期给苏尼特左旗职业中学学生教授绳艺,并继续在苏尼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做技术指导。她还组织嘎查一级牧民青年举办绳艺培训班。多年来,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徒弟。她曾经作为贵宾被邀请到内蒙古电视台《新闻追踪》栏目做绳艺文化特约讲解员。她的事迹和作品数次在盟一级报纸上刊登。

2015年,锡林郭勒盟有关部门命名吉布吉玛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绳艺文化盟级代表性传承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