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以其皎洁光辉,娟秀姿影,曾激起多少诗人的灵感,并发出万千诗情啊。
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说是俯拾即是,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充满了深切的怀念的情绪;北宋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则是一幅养尊处优、悠闲恬淡的图画;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真切点出了游子的恩情;诗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月,意夕起相思”,表达了诗人望着圆月,思念远方亲人的感情;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具有哲理的趣味;南宋岳飞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则描绘了一个爱国将领戎马倥偬的雄姿;汉朝曹操有“明明如月,何时可辍”的忧叹;唐代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楼”,更使人过目难忘。写咏月诗词,当推诗仙李白,他似乎和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要超过曹操,去攀登明月了。
宋代苏东坡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想起了月亮上的低温和寂寞;明朝杨慎的“明月中天,照意长江万里船,月光如水,江水无波,色如天连。垂杨四岸净无烟,沙禽几声惊相唤,丝缆停牵,乘风直银河边”,充满了诗情画意。(www.xing528.com)
在浩如烟海的咏月诗作中,尤以“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雄奇浓厚和“遥望洞庭山色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明快淡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牡甫)的精当刻画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哲理阐发,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一首首月光吟,如一面面光洁的明镜,既映照出诗人的磊落襟怀,又折射出作者世界观的斑驳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