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秋节的来历及象征之意

中秋节的来历及象征之意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仲”即居中的意思,而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为“仲秋节”或“中秋节”。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差不多是直射到月亮朝地球的一面,月亮看起来显得又圆又亮。可见唐以前还不以中秋为节。宋代的中秋节,“贵家结锦台榭,民间争占酒楼”,就是贫穷的市民,也“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从此,中秋节成为我国一个大节日。人们把世间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联系在一起,圆而无缺的中秋月,成为亲人团聚的象征。

中秋节的来历及象征之意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和每月的三个十天,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既居秋的正中,所以称“仲秋”。“仲”即居中的意思,而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为“仲秋节”或“中秋节”。这时因为月色倍明于常时,所以,又称为“月夕”。我们知道,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天体,它是靠反射太阳光并不断地发生有规律的形体变化,而被人们注意和看重的。当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转向地球时,我们就看不见,这就是阴历初一,称为“朔”。当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半转向地球时,我们便看见了圆月,这就是阴历十五,称为“望”。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差不多是直射到月亮朝地球的一面,月亮看起来显得又圆又亮。“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独在异乡旅居的人,自然会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不过,汉代的秋节定在立秋之日。这天,王者出猎,以所获祭宗庙,叫做驱鬼之祭。到了唐时,各种类书中备载四时十二节令,单单没有中秋故事。可见唐以前还不以中秋为节。而在宋人的笔记之中,中秋的记载就屡见不鲜了。宋代的中秋节,“贵家结锦台榭,民间争占酒楼”,就是贫穷的市民,也“解衣市酒,勉强迎欢”。这天晚上,“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从此,中秋节成为我国一个大节日。

关于月亮的神话,如嫦娥吴刚的传说,在上古就已产生。以后,人们渐渐地把月亮和中秋月结合在一起,出现了唐明皇中秋游月宫等故事,唐诗中也有了“八月中秋月正圆”,“平分秋色一轮满”等诗句。人们把世间的悲欢离合,与月亮的阴晴圆缺联系在一起,圆而无缺的中秋月,成为亲人团聚的象征。(www.xing528.com)

不仅如此,人们还制出圆如明月的月饼,作为祭月的供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