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最古老的传统节日。
原始社会时,就有对“年”的不同叫法。据古书记载:唐虞叫做“载”,这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岁”是表示新年一至,春天就来了。商代叫“祀”是表示四时已尽,该编入史册的时候了。直到周代才开始叫“年”。“年”的基本概念大概是从新石器时代初期开始的。我们祖先都是庄稼人,他们以农、林、牧、副、渔业为生。因此,古代关于“年”的概念初义来自农业,古文上有“年,谷熟也”的说法,以谷熟为一年。又:“年”字原是“稔(rěn忍)”字的初文,是谷熟丰稔的意思。《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中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所谓“有年”就是好收成。“大有年”就是大丰收。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谷禾都是一年一熟,引伸一下,就把年作为岁名,“稔”样子。谷禾都是一年一熟,引伸一下,就把年作为岁名,“稔”的初文就变成了“年”。可见,“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为庆祝丰收和迎接新的一年开始,人们就在“立春”前后的旧历年正月初一欢聚在一起“过年”。祖居我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人,曾把粟(谷类)的收获当作“年”,即从这次收获粟到下次收获粟为一年。在牧区,“年”又与牧草的生长联系在一起,就是草原上的牧草一枯一荣为一年。以渔业为生的民族,他们的“年”则与捕猎对象的活动规律有关。可见,关于“年”的最初概念,都是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都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性的客观反映。
据《诗经》记载,每到农历新年农民喝“春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一年的丰收。到了晋朝,还增添了放爆竹的节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将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炸声,使节日气氛更浓。到了清朝,放爆竹,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更加热闹了。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除夕之夜,子夜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坷竞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无停。”民间把过春节叫做“过年”,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尽管它带有迷信的色彩,但听起来十分有趣。相传在太古的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凶残无比,人们称之为“年”,每隔365天,晚上,“年”就要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因此人们都要熄灭灯火,避灾躲乱。一次,这个妖怪到了一家门口,恰巧这家人穿着红衣,点了一堆竹子取暖,先是一个小孩不小心,把一个盆子碰落在地下,“口当啷”一声把妖怪吓了一跳。紧接着燃烧的竹子又“啪啪”地几声爆响,“年”因怕响,怕红,怕火而吓得掉头逃窜。这家人取得胜利,便兴高采烈地相互道喜。(www.xing528.com)
此后,每逢年末岁首,人们就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来驱邪消灾,祈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谓之“过年”。这样,年复一年,逐渐演化为每逢过年,人们相互拜年,表示庆贺。同时,用贴红对联来代替穿大红衣服,用点旺火,放鞭炮来代替爆竹等风俗也次第出现。这种传说,现代人听起来感到荒诞是很自然的,因为这种传说是洪荒时代创造诞生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山野荒凉,人们愚昧,远古流下来的故事,就不能不带着浓厚的迷信色彩,随着人们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那些带迷信色彩的陋俗被逐渐淘汰,而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至今仍在民间盛行。春节古时也称“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殷商时,以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