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乡的关系:从有形到无形

家乡的关系:从有形到无形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时间安排显著减弱甚至破坏家庭关系。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间接雇佣通过土地承包削弱了农民工与家乡的关系。随着农民工和家乡之间距离的扩大,和家乡的联系也从有形向无形转变。另一方面,间接雇佣将农民与他们的家人和农活隔离开来,从而使他们很难再与家乡保持强烈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与家人、社区以及土地的关系逐渐削弱,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完全断裂。

家乡的关系:从有形到无形

由于间接雇佣把工地转化为民工在城市的临时的家,它也削弱了农民和家乡的联系,从而使他们更久地生活在这些工地上临时的家。间接雇佣中农民工是通过家庭跟家乡关联的。

间接雇佣的形式使得农民工将自己的家属带到城市变得几乎不可能。这种情况下工人们在工地上共同生活(有限的空间和原始生活条件)[15],只有男人才被雇佣为建筑工人,家属不允许被带到工地来。由于租金过高,其他居住方式根本不可能。此外,由于这些工人的工作经常是从一个工地到另一工地,甚至跨越不同城市,家属也很难随行[16]。结果就是,男人在这种间接雇佣形式下就业只能作为个体迁移。通常他们的孩子留在老家,而他们的妻子要么留在家里陪孩子,要么也为工作而迁移[17]

因为移民在间接雇佣模式下工作,有着为期一年的合约,由于不能把他们的家属带到城市,他们陪伴家人的时间只有两个合约之间的几周间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时间安排显著减弱甚至破坏家庭关系。研究发现,由于这些间接雇佣安排,有很多的建筑工人确实失去了他们的家庭。在某些情况下,男人“错过”了结婚的机会。在其他情况下,妻子已经离开或者和农民工离婚。曾增(Zengzeng)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像许多人一样,最初他是为了他的妻子和儿子来到这个城市赚钱、盖房子。现在,他仍然每年都回河南老家,但他的妻子已经离开了他,而他的儿子则由他的父母抚养[18]。在更严重的情况下,农民工不再回家、也不再寄钱回家或者显著减少了他们寄回家的钱。

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家庭需要,是男性迁移到城市找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在采访中,农民工很痛苦的意识到迁移的过程破坏了他们的家庭——他们进城打工的动力源泉。那些仍然拥有家庭的人也在怀疑,他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是否真的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例如,一天晚上在西直门的宿舍,和一个名叫高山的钢筋工谈起他的家人。另一个农民工也加入了对话,高山在城市工作是为了可以交得起他儿子的学费。高山自豪地开始谈论他儿子在大学的成绩。另一个人开玩笑说他的儿子上大学的结果也会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建筑工人。紧随玩笑话其后的是阵阵笑声,之后是一片沉寂。高山为了提供他儿子的学费而做出牺牲,但由于户籍制度产生的现实仍然是存在的:如果(男性)农民想挣钱,为数不多的职业选择是迁移到城市干建筑工。这种结构性约束意味着他的儿子,即使受过教育,也可能会成为一个临时的农民工,最终从事劳力工作。(www.xing528.com)

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间接雇佣通过土地承包削弱了农民工与家乡的关系。当农民工离开这个地方一年或更长时间,他们可能会出租他们的土地给其他想耕作的人(中国农民是不允许出售自己的土地的)。许多建筑工人年复一年地重返城市,他们发现签订合同时限延长至五年更合适。但是一旦他们出租土地,特别是租期较长,当他们在城市工作不顺想回家时,他们将失去土地给予他们退路的保障。此外,笔者采访的农民工指出,尽管建筑业的工作很艰辛,但从事农作却更加劳累。因此,权衡在城市从事建筑工作与农作,他们更愿意在城市打工,这就无形中扩大了这些移民和他们土地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工人们谈论起返乡,他们计划的焦点不再是务农,而是做生意(即使生意和农业相关)。许多年轻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与家里的农业和土地中断了联系,因为在他们看来,来城里干建筑是他们工作的首选。

随着农民工和家乡之间距离的扩大,和家乡的联系也从有形向无形转变。由于农民工在城市是永久的临时性质,他们最常见的话题是家人和家乡。他们不断地谈到对家的思念,对家乡饭的渴望,对节庆的记忆。

总之,在间接雇佣的模式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进程,它们造成农民工就业永久的临时性。一方面,间接雇佣的合约安排阻碍了工人融入城市,加强了临时性。另一方面,间接雇佣将农民与他们的家人和农活隔离开来,从而使他们很难再与家乡保持强烈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与家人、社区以及土地的关系逐渐削弱,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完全断裂。这两种过程一起导致了农民工的永久临时性,创造了一种永久性临时移民工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