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建筑业结构及其劳动关系紧密联系并植根于建筑业的发展变迁。因此,笔者将回顾一下共产主义体制下建筑业的基本特征、意义深远的改革和重组以及当前的结构。特别是笔者将说明建筑业是如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历国有化以及一系列相应的改组。由于这些改革降低了效率,显著地增加了建筑业的全职固定就业,这些改革是短暂的,从来没有完全坚持下去。在毛体制的末期,建筑业保持了就业形式的相对多样性,在城市政府承受数目巨大的乡城移民压力时,建筑业成为1980年代进一步改革的引人注目的靶标。
1951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不久,建筑行业作为“三反五反”运动的一部分经历了国有化改革。国有化意味着根据完全就业的共产主义目标对劳动力进行改组。这种国有化采取全时永久终身制的方式,忽视了建筑业的季节性因素和工地地理分散的现实。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工人被分成流动的工程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10]。
尽管推行终身雇佣,建筑业还是保持了用工形式的多样性。在1950年代,有三种主要类型的工人:固定工,临时工和协议工。即使出现如材料断供、天气恶劣、工程执行延后等情况,固定工可以获得报酬。他们归属一个“单位”并可以获得如住房、教育和医疗等福利。相比之下,临时工是根据需要从地方劳动力中招募的以补充固定工的不足[4]。1953年,临时工占行业总就业约44%[11]。这些临时工一般都是农村出身,教育和培训的水平低,他们的报酬是按天计算,或是“干则支付”或是计件工资。建筑业很突出的特点是协议工,协议工指那些农活不忙时冬季外出做工的农民、战士、来自劳改营或监狱的劳动力。公共工程项目大量雇用协议工,他们的劳动报酬很少。(www.xing528.com)
1960—1970年代,建筑业固定工增加的趋势逆转。部分原因是1957年的改革,建筑业以区域划分,每一个地理区域设有建设基地来分配劳动力、设备和资源。现如今这种体系在弱化,但是仍然运行并影响建筑业私营部门的增长。1960年代由于政治运动,工人被派往农村也是固定工减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使得随后的几十年里临时工大幅度的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