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1】
探问生命意涵,勇担时代使命——评陈为老师执教的《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
陈为老师《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为现实背景,通过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深入、平等的对话探问生命,通过亲身体验与思考探究感悟生命,引导学生理解生命至上之意涵,勇于承担时代使命。具体而言,本课的亮点有三:
其一,知识整合化,情境现实化。在导入部分给出对于生命的3个探问,并将此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带着疑惑与思考走进课堂,为系统化建构知识做铺垫。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聆听世界上最优美的声音,阐述“一个人的球队”“一位失去双臂的年轻人”等生活故事,以生活视角展开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有机融入学生探索情境、思考问题的学习活动当中,将教材自身逻辑与学生的认知逻辑高度结合,引导学生在与教材的有效互动中理解所学内容,更好地感悟生命的真谛。
其二,富有文化味儿与哲学味儿。将家风家训、姓氏文化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在透过对自身姓名、家庭背后更为深层次的生命意义展开思考的同时,也对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既推动生命的传承,也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同时,通过孔子、荀子、海德格尔关于生命的阐述,激发学生讨论思考活着的意义,让对生命的探问向更高层次迈进,有助于初步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
其三,历史与现实维度结合。课堂既呈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先烈们舍生忘死、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又介绍了当下社会中触动人心、扣人心弦的热爱生活事迹,还聚焦学生自己的家族,对此展开生命的思考。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中,呈现出宏大的历史视野与深入的现实关照,牵引学生在深切体会生命的脉动中实现素养升华。
建议:进一步深化对于“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的思考,对海德格尔、孔子等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展开更多阐述。
【专家点评2】
体验引起学生自省内化——评陈为老师《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www.xing528.com)
新教材新课程“双新”改革的“深水区”是统编教材的有效实施,目标直接指向课堂教学,共同面对的硬核是改进教学行为与改变学习方式。因此,各具特色的探究课正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普遍需求,而选择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八课“生命可以永恒吗”公开教学,需要足够的底气和相当的勇气。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陈为老师面向全国的直播课,主要采用活动体验、案例分析和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彰显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法及经验,其特点如下:
1.情境体验,浸润生命之光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教学理念,需要整合教材建构知识体系,讲究综合运用多媒体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挖掘教学资源渗透价值导向,拒绝生硬说教和简单灌输。陈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内容,按照青少年学习心理特点,针对学情精选案例,聚焦“生命”这一宏大命题,顺次展开“感受生命的脉动、寻找生命的特点、延续生命的信念、感悟生命的真谛、担当生命的使命”5个话题。通过分析叶沙、杨孟衡、抗击疫情等生命至上真实案例,创设生命体验情境,吸引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状态,点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深入沉浸在品味生命博大蕴涵的课堂场域中,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和自省内化。其实,来自生命的偶然并不都是美丽的邂逅,叶沙、杨孟衡等诸多鲜活的真实事例,动情走心入脑,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怎样正确认知身体生命、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的价值所在。由此可见,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而发生某些微妙变化时才可以发生深度的学习。
2.活动体验,感悟生命之义
活动体验是立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立足于主体与客体有机统一基础之上的意义建构与价值生成。例如,以学生具体的活动体验生动诠释“感受生命的脉动、寻找生命的特点、延续生命的信念、感悟生命的真谛、担当生命的使命”5个话题,且直击七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形式喜闻乐见;活动内容主旨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活动操作简单易行,尽可能照顾到全体学生。陈老师这节课,就是通过倾听一段美妙的婴儿啼哭声、从掌纹中寻找生命的秘密、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等一系列活动体验,展开师生、生生多维情感交流和多向心灵对话,恰恰是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体验,把知识对象化、把教育具体化,引导学生尝试破解生命之谜,师生共同研讨生命之义,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凸显教学重点,有效达成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也为我们实施新课程提供了一种参考样式。
3.生命之问没有句号
“生命可以永恒吗”的生命之问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也是每一个人终生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尽管是七年级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也不能浅尝辄止,尤其是当下价值多元、学生心理问题频发背景下,反而更加迫切需要教育教学的精准疏导。面对生命的思考,有的观点能够获得基本认同,很多观点莫衷一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诚然,每个人的生命观并非完全来自教师的讲解及其教科书,与遗传基因、家庭文化和个人性格等因素有关,也与年龄、经历、境遇等状况相关。然而,怎样诠释正确的生命观?在课堂教学中对生死话题探讨到什么程度?如何让尽量多的学生在生命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上形成共识?诸如此类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确是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职责的应有之义。
(本课例发表在云南省优秀期刊《云南教育》2021第5期,基于本课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陈为、赵秀菊老师撰写的论文《开展对话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