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过程与器官捐献的意义

教学过程与器官捐献的意义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材料2:叶沙志愿登记器官捐献所签订的器官捐献协议。器官捐献让7个被捐献者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叶沙的生命。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提出生命倒计时法,也就是希望人们能把生命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度过。

教学过程与器官捐献的意义

1.新课导入:感受生命的脉动

【导入】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样实现?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开启共同探问生命之旅的学习

【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聆听一段最美妙的声音——婴儿啼哭声,开启生命之旅。

【教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它意味着什么?”“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教师引导】新生命的诞生给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让家庭成员有了新的身份和新的责任。

【设计意图】聆听婴儿的啼哭声,采用问题悬念式导入,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对生命话题的探究兴趣,引发对生命的思考,为本框题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础。

2.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寻找生命的特点

【呈现材料】胎儿指纹、DNA、个人的生命轨迹。

【学习活动】学生仔细观察,并寻找生命的秘密。

【学习总结】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

【教师追问】就生命特性而言,老师和同学之间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相同点?(学生交流)

【教师提升】地球上生命起源于30多亿年前,170多万年前出现了人类。在地球上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我们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因此,也是幸运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唯一的识别特征,比如DNA和指纹。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设计意图】观察自己的手掌,并阅读教材中“手掌中的生命秘密”相关链接内容,寻找生命的秘密,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生命特性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秘密,每个人拥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呈现材料】一个人的球队(视频材料)。

【教师提问】年轻的叶沙离开了人世,这表明生命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习总结】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

【教师引导】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意外事件、无法战胜的疾病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艰难,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不可逆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规律,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必将走向死亡,所以生命有时尽。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生命体验,利用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视频素材,并结合教材文本的使用,使当前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建立内在关联,实现了学生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生命特性)的相互转化,促使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教师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生命特性,进而感悟生命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任务二:延续生命的信念

【呈现材料】材料1:叶沙父亲写给叶沙篮球队的信。

材料2:叶沙志愿登记器官捐献所签订的器官捐献协议。

【教师引导】从16岁的叶沙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了7个人的感人故事中,我们感受到“叶沙虽然离我们远去,但生命之花仍然绽放,这种特别的爱超越了传统的伦理,而更加深沉”。器官捐献让7个被捐献者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叶沙的生命。生命是短暂的,是不可逆的,生命有时尽,生命也可接续,这种生命的接续是爱的接续。

【设计意图】用感人事迹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深刻感悟生命的特点。

【学习活动】介绍自己的家庭或家族。

【教师提问】在你的家族中,传承了哪些好的家风家训?请举例说明。

【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介绍自己的姓名及含义。

【教师追问】中国姓名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义。中国人的名字是很有讲究的,除了姓氏外,还会有辈分,哪些同学的名字是按照辈分起名的?(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父辈、祖辈的身体、相貌、血脉,也有家风家训的传承,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教师追问】有谁知道老师姓名的含义?

【教师总结】父亲那一代人的人生理想就是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所以给我取了这样一个很男孩儿的名字——陈为,正如我父母所愿,我长大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长达30年的教师生涯中,我深深地热爱着我的学生、热爱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我很自豪,我是一名思政课教师,是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有自信、有情怀、有情感的教师姓名含义介绍让全场师生感受到执教教师的人格魅力,掌声不断)

【设计意图】深度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价值判断,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还要对知识发现、发展的过程以及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价值判断。通过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师生活动设计,引领学生寻找生命接续的内涵和意义,帮助学生认识个体生命与家庭、社会及人类的关系,全面、立体地理解生命的传承和接续。

学习任务三:感悟生命的真谛(www.xing528.com)

【学习探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规律,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必将走向死亡,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

【教学追问】两千多年前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未知生,焉知死?” 的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这体现了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精华,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

【教师引导】德国哲学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提出生命倒计时法,也就是希望人们能把生命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度过。

【学习活动】小组讨论:假如你我的生命都只剩下一点点时间,你打算怎样好好的活着?

【教师引导】正如大家所说,我们要学会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好好活着。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让我们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师生、生生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站在死亡的角度审视现在的生命,引发学生对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和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的哲学思考,在争辩和思维碰撞中,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懂得向死而生,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呈现材料】材料1:古语品读。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正名》

【教学追问】人的生命与自然界其他生命有何不同?

【呈现材料】材料2:抗击疫情中的典型人物事迹。

【教学追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每个人是如何呵护和尊重生命的?

【教师引导】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党和政府,每一个中国人用实际行动尊重、呵护着生命。

【呈现材料】材料3:民族精神 薪火相传

【教师引导】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捍卫和平,多少人为国家、为人民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2020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今天,我们纪念这些英雄,是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致敬不畏强暴、反抗强权、向死而生的民族风骨和血性。今天,致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是一种回望,更是一种再出发。我们要传承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教师提升】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我们要向英雄学习,学习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学习他们用生命诠释理想与信念、责任与担当。

【设计意图】引用古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懂得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生命中最为宝贵的。同时,通过对古今不同历史时期典型事例的深度挖掘,引导学生对“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学习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通过深度学习,发展学生获得感知课程价值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深刻理解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在生命接续中,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懂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学习任务四:承担生命的使命

【呈现材料】材料:励志青年人的成长故事。

【生命对话】播放视频:热爱生活(杨孟衡)。

【教师追问】杨孟衡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教师引导】如果生命是一粒种子,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用它所有力量努力使自己茁壮生长。无论在怎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绽放生命的精彩。

【学习活动】“我是一个生命,我应该……”(学生接续交流)

【教师引导】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设计意图】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本土课程资源,选择真实、典型、有代表性的真实人物事迹,开展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用榜样力量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产生深刻的生命体验。同时,通过接龙活动,引导学生对个体生命有更全面的认知和思考,进而扩展到个人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与社会国家的发展、与人类的命运的联系。

【学习活动】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学生分享交流)。

【教师引导】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明确一份使命,写给自己,写给未来。以奋斗和担当写下青春诗行。10年、20年后,打开尘封的记忆,回望你的生命意义是否已经实现。生命是有时尽的,但是生命也是有接续的。站在一个历史崭新的时代,我们更要明确自己肩上的历史使命和生命职责。希望同学们带着对生命的思考,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学习活动】针对课前教师的提问:“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如果可以,它将会怎样实现?”学生进行总结。

3.课堂总结

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生命有时尽,但是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更替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同时我们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着人类的文明成果。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与家庭、与祖国、与整个人类融为一体、并为之担当使命的时候,生命就不再仅仅是“我”的生命,而成为“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担当使命,让自己的生命绚烂而有价值。那么,人类的生命也将生生不息,实现永恒!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以书信和交流分享的方式呈现,引发学生对自己生命和使命的深入思考,进而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思想情感的升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