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钰哲:小行星专家、杰出天文学家

张钰哲:小行星专家、杰出天文学家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行星专家张钰哲1928年冬,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工作的26岁的中国青年张钰哲,发现了一颗小行星。张钰哲把他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中华”。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在小行星研究方面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被称为小行星专家。1978年,哈佛大学天文台把他们在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以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

张钰哲:小行星专家、杰出天文学家

中国天文学家。1902年2月16日生于福州,1987年7月21日卒于南京。17岁考入清华学堂。21岁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两年后转入芝加哥大学,24岁在该校天文系毕业后到叶凯士天文台工作,27岁获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后升任该所所长。1946~1948年再度去美国从事交食双星光谱研究。1950~1984年任中国科学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1928年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发现第1125号小行星,并将它命名为中华。1950年以后,在他的领导下,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长期从事小行星的发现和研究,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小行星,并开展了用光电测光方法测定小行星光变周期的工作。一生5次参加日全食观测,其中有3次取得丰硕成果。在中国率先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人造卫星轨道问题。毕生发表论文、报告近60篇,并出版多部天文学科普著作。为纪念他,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把哈佛天文台1976年发现的编号为2051的小行星命名为Chang(张)。

小行星专家张钰哲

1928年冬,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工作的26岁的中国青年张钰哲(1902—1986),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国际惯例,小行星通常由它的发现者命名。张钰哲把他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中华”。中华小行星在星表上编为第1125号,这是由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第一颗小行星。

宇宙中的小行星成千上万,直径从几万米到几十万米,大多数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围绕太阳运行。对小行星的分布、运行轨道的研究,是宇宙航行、人造卫星、空间站等空间探索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因受太阳的吸引力和各大行星的引力影响,小行星的轨道不断变化,只有不断观测,不断进行浩繁的计算,才能牢牢掌握它们的行踪。(www.xing528.com)

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任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他亲自领导的行星研究室,近40年来有过八九千次对小行星的成功观测,陆续发现了近千颗星历上没有编号的小行星,其中约100颗多次被观测到,并精确地推算出了它们的轨道,得到了国际上的永久编号和命名权。这些小行星有的以我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如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沈括等;有的以省、市地名命名,如北京、南京、广东、江苏、台湾等。他们还发现了后来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新彗星

张钰哲在小行星研究方面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被称为小行星专家。1978年,哈佛大学天文台把他们在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以表示对张钰哲的敬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