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余青松:杰出天文学家、天文台建设者

余青松:杰出天文学家、天文台建设者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余青松对祖国现代天文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当时东亚地区第一流水平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云南省昆明凤凰山天文台。总体布局中除子午仪室采用了基泰工程公司的设计图样外,其他所有建筑物均是由余青松本人设计和绘图的。天文台建筑物的设计不同一般,余青松所设计的观测室不仅是对放置观测仪器的空间合理,而且还设计了将来用于处理资料的地下室。

余青松:杰出天文学家、天文台建设者

中国天文学家。1897年9月4日生于福建同安,1978年10月30日卒于美国马里兰州。1918年赴美国里海大学攻读土木建筑学,获学士学位。此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天文学,1923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26年在利克天文台获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任厦门大学教授,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47年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工作,1955年任美国马里兰州胡德学院教授兼该院威廉斯天文台台长,1967年退休。1926年在美国时,他对A型星光谱氢原子的连续吸收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测定A型星绝对星等的一种新方法。1927年回国后的几年中,发表了有关Be型星的紫外辐射、双子座星的光谱变化、恒星光谱的光度研究等课题的多篇论文。1929年任天文研究所所长后,创建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1938年因抗日战争,他主持该台的内迁工作,并在昆明东郊建成了昆明凤凰山天文台。

多才多艺建紫台,能官能民出专著

当你乘火车途经南京时,你总会看到南京东郊的紫金山上,有几个圆顶闪耀着阳光,十分引人注意。那里就是世界闻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半个多世纪以来,紫金山天文台以它雄伟壮丽的风姿、丰硕的天文研究成果,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中外学者前往参观学习。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天文事业的象征,是我国的骄傲。

但是,你可知道当初紫金山天文台的设计师与建筑师是谁呢?

他,就是本文要介绍的我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创始人余青松

余青松,是福建省同安县人,生于公元1897年,公元1978年座于美国马里兰州。

余青松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班。公元1918年赴美国,先在里海大学攻读土木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到美国曼克林提克·曼瑟建筑公司任设计员。公元192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天文,并在阿利根尼天文台台长邱提斯领导下,进行天文观测与研究,较出色地完成了《天鹅座CG星的光度曲线和轨道》的硕士论文,这使他在美国天文界初露头角。后来他又转入加里福尼亚州大学进修,在里克天文台从事恒星光谱研究工作,曾获得该大学的天文学奖学金。余青松以他的精深扎实的基础,踏实苦干的精神,使当时的恒星光谱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创造的光谱分类法被纳入国外天文学教科书之中。公元1926年就这方面内容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博士学位。因此余青松在国际天文学界名声大作。

余青松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即使他在国外获得如此高的声誉,并没使他忘记自己的祖国。公元1927年,他毅然回到养育他成长的家乡福建省,任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

公元1929年,具有伯乐之明的高鲁,识得这位“千里马”,大力推荐余青松接任自己将要离岗的天文研究所所长职务。此后余青松历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中国天文学会会长、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主任委员兼观测组主任、中国天文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另外他还是国际天文协会以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

余青松步入天文界后,几乎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的,即使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也从未停下脚步。余青松以他那超人的智慧和特殊的才能,率领天文界,励精图治,踵事增华。无论是他亲手创建的两座现代化规模的天文台,还是他使得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初具规模,其成就,都是前无古人的。他对开创祖国的现代化天文事业充满着信心。可是,正当他准备为祖国的天文事业继续奋斗的时候,公元1941年,中央研究院以所谓专家须到国外进修为借口,免去了余青松的天文研究所所长职务。面对着这无情的打击,余青松伤心极了。但他此时并没有甩手出国,而是仍旧怀着他那拳拳赤子之心,来到广西桂林,四川重庆负责起光学仪器和教学仪器的研制工作来了。公元1947年,他看到政府的腐败无能,内战连绵不断,痛感报国无门,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无望,便怀着抑郁的心情,被迫离开了祖国。

这次再度出国,他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任教;一年后,受聘于美国博尔登高山上的萨默斯——鲍希天文台,从事仪器设计工作;后来又到著名的哈佛大学天文台从事研究工作。公元1955年后,美国马里兰州胡德学院聘他为教授,并兼任该院所属的威廉斯天文台台长职务,直到公元1967年退休。当时胡德学院年鉴《试金石》出版了《余青松教授专号》,借以表示该院师生对他的敬仰和惜别之情。

如前所述,余青松对祖国现代天文事业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当时东亚地区第一流水平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云南省昆明凤凰山天文台。

公元1929年余青松接任天文研究所第二任所长后,秉承高鲁的宏愿,开始着手创建紫金山天文台的工作。他首先上山踏勘,选择最佳登山路线筑路,并制定总体规划蓝图;然后,他根据经费短缺,条件差的特点,费尽心机,作出几项重大英明决策

第一、根据现有的山形地势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减少爆破工程量,建筑各个观测室及其它附属建筑物,如大小宿舍、气象塔、蓄水池等。(www.xing528.com)

第二、由他自己亲自承担设计和绘图任务。总体布局中除子午仪室采用了基泰工程公司的设计图样外,其他所有建筑物均是由余青松本人设计和绘图的。如天文台本部暨大赤道仪室、小赤道仪室、变星仪室、大小宿舍、蓄水池、气象塔、甚至电缆装置、防火设施等等。天文台建筑物的设计不同一般,余青松所设计的观测室不仅是对放置观测仪器的空间合理,而且还设计了将来用于处理资料的地下室。他对观测天窗的设计等,都考虑得甚为周密。这些观测室直至今天,仍在发挥着它的应有的作用。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余青松设计的天文台本部暨大赤道仪室,最为突出、最为壮观,它不仅集办公用地和观测场所于一体,而且其外观结合了中西形式,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一切,无不显露出余青松他那超众的才华与非凡的智慧。

第三、他根据与国际签订的联合观测的一些项目,优先上马其建筑工程及订购有关仪器设备和图书。在订购仪器设备问题上,他并没有因经费短缺而浅视,而是选择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产品。比如订购口60厘米大望远镜的电动升降机德国蔡司工厂第一架新产品,不定期有为参加国际联测用的太阳分光仪、变星仪也都是最新产品。

第四、在建筑施工方面,余青松的决策也是超乎寻常的。因天文台各建筑物与一般房建不同,而且又在山上,各营造厂家均要出原订计划的三、四倍承包价格,所以余青松勇敢地决定由自己主持负责建筑监工工作,始终未用包工制,从而省下了一大笔建筑费用。

在余青松所长的带领下,经过天文研究所全体职员的人同努力下,费时五载,于公元1935年,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筑工程全部峻工。这个当时在东亚地区第一个建成,且具有国际第一流水平的现代大型天文台,完全是用我国自己的人才,自己的力量建筑而成的,这是多么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啊!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浸透了以所长余青松为首的天文研究所全体人员的心血,充分显示了他们为祖国的现代天文事业艰难创业的精神。

紫鑫山天文台拔地而起后,轰动了国际天文学界,有不少国外学者慕名而来。日本京都大学校长,著名的汉学专家新城新藏和几位日本学者到紫金山天文台参观后,站在变星仪室前面,浏览全景,深有感触地说:“日本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建筑这样好的、东亚第一流的天文台的人!”

公元1937年,正当余青松准备带领天文研究所进一步开展更系统的观测与研究工作之际,抗日战争爆发了。无奈,天文研究所的一切工作被迫停止的同时,还要根据中央研究的决定向内地迁移。几经辗转,天文研究所于公元1938年春最后落脚在云南省昆明市。

严酷的战争,长途的跋涉,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减弱余青松要继续振兴祖国现代天文事业的斗志。他正在酝酿再建一个天文台。因为,当时的形势很清楚,抗战将是长期的,要想短期内回到南京进行观测和研究工作是不可能的。其实,余青松筹建紫金山天文台时,就曾有过为天文研究所在内地选一合适地方再建一座天文台的打算。如今,昆明的条件这么好——地势高爽,空气清澄,云量较小,晴天多,湿度小,加上气候四季宜人,……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儿把自己的愿望实现。

公元1938年夏,余青松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带领天文研究所的人踏遍了昆明四郊,勘察天文台台址。最后选定东郊凤凰山。仍是由余青松自己设计建筑图案,主持建筑施工监督工作。天文台建成后,把从内地运来的仪器装配、校正等工作,也都是由他具体指导和亲自动手的。

余青松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天文学家。他不仅对天文专业有很高的研究水平,不仅具有出色的组织才能、建筑设计及工程施工的才能,而且他在工作中经常有所发明与创造。比如公元1936年,我国首次派遣日食观测队到日本北海道观测日食,由余青松为领队。在准备前往过程中,为避免搬动笨重的转仪钟,他发明了利用留声机的发条,改装成为移动望远镜的动力,来代替转仪钟的功用;又如在筹建凤凰山天文台过程中,由于当时劳力极少,他对变星仪观测室圆顶的设计,不抄袭成法,设计出一种式样既美观,使用也轻巧方便,仅由一个工匠就能承担制作观测圆顶的任务,几个人就能把它上顶装配成功。晚年的余青松还绘制星图,星图绘有经纬线,别具风格,非常精美,刊载在不少天文书籍书;其中最受赞赏的是刊在著名天文学家门泽尔著的《天文学》一书中。门泽尔称他为伟大的艺术家

虽然余青松后来未能回到祖国,但是鉴于他对祖国现代天文学事业作出的特殊贡献,科学界给他以“中国现代天文学家”的光荣称号。

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下属5座天文台之一。1929年由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筹建,1934年落成,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第三峰上,海拔267米,东经118°49′14″,北纬32°04′00″。建台时主要仪器有口径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口径20厘米的折射望远镜附有口径15厘米的天体照相仪、口径13.5厘米的子午仪和口径10厘米的罗斯变星仪等。抗日战争中部分仪器迁往昆明,其余全遭破坏。1949年以后,除修复口径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外,还陆续添置了色球望远镜、水平式太阳望远镜、口径40厘米的双筒折射望远镜、物镜和改正镜口径分别为60和43厘米的施密特望远镜、光电中星仪、厘米波太阳射电望远镜等。1987年还在青海省德令哈建成观测站,安装有孔径13.7米的毫米波射电望远镜。20世纪80年代初在南京鼓楼建起了台本部大楼。该台现在从事空间天文、射电天文、太阳物理、恒星物理、人造卫星太阳系天体、时间、纬度和历算等多方面的工作。北京时间1994年7月17日4时15分至1994年7月22日16时彗星和木星相撞,紫金山天文台独立准确地作出了碰撞时间预报。出版物有《中国天文年历》、《紫金山天文台台刊》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