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复习指导-专题12,议论类文章阅读

语文复习指导-专题12,议论类文章阅读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理解这类文章,除了要具备基础阅读能力外,还应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议论类文章大多都是立论文。

语文复习指导-专题12,议论类文章阅读

复习指导

这里讲的议论类文章,是指有关社会科学方面的议论文,是高考常用文体。这类文章以议论为主,重在议事说理,阐明观点。阅读理解这类文章,除了要具备基础阅读能力外,还应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一、议论类文章的三要素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论点的特点如下。

第一,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从全文来看,论点不是某一段的中心句,而是能统摄全文的中心句。

第二,论点在文本中的位置:①有的直接出现在文本的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本的结尾,篇末点题,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表示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③有的在文本的中间;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论点。当然,有少数文本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这就要由读者自己进行概括。

第三,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全篇应紧紧围绕着这一中心论点来展开议论。为了论述得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相互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

论据有两种:①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②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

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

3.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议论类文章的类型

1.立论文

立论文指对某个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意见的议论类文本。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标题就鲜明地摆出作者的观点。议论类文章大多都是立论文。

2.驳论文

驳论文指反驳对方的论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议论类文本。如《不求甚解》一文,先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接着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解释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的主张。

驳论文中反驳的方法有三种:①驳论点;②驳论据;③驳论证。

三、议论类文章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议论类文章的基本结构是“引论—本论—结论”。

1.引论

引论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问题。好的引论简明新颖。

2.本论

本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用论据来证明论点。好的本论紧承引论,纵横展开,有理有据,严密紧凑。

3.结论

结论是文章的结尾部分,与引论相呼应,解决问题。好的结论能深化论点,照应开头。

(二)论证结构

1.并列式

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或是分论点之间关系的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论证同一观点。

如《语言是沟通的钥匙》一文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接着就使用了并列结构,分列三个分论点,即“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从“亲情”“友情”“爱情”三个方面并列地证明了“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重要性。

2.层进式

文本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胡绳的《想和做》在概述生活现象引出“想和做”的论题后,先论述“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然后论述“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最后论述“学生在学校里应当学会把想和做联结起来”,这样就构成了层层推进的结构。

3.对比式

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正确性。往往一方面着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陪衬。

如启凡的《发问的精神》在引出论题“发问的精神”后,先从正面论证发问精神的可贵,再从反面论证“何必多问”说法的不正确,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发问精神的重要。

4.总分式

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点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还可以先总再分后总。

吴晗的《谈骨气》,先总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方面分别论证这一论点,最后再加以总结。

5.综合式

有些文本并不是单纯地运用一种结构方式,而是以某一种方式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这样既可使行文富于变化,又不会使文章杂乱无章。

四、议论类文章中常见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如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电子游戏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一观点。

2.引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在论述“有业”“敬业”“乐业”时,作者引用了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名句以及孔子、百丈禅师朱熹、曾文正等人的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中,先从反面以普列汉诺夫为例,说明“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接着又从正面以诸葛亮和徐庶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为例,通过对比,证明会意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浑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及“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各个比喻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

5.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正确合理的论证方法。如: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让勇者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史圣”。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以上文段针对每个事例分别作了原因探究,揭示了人物在磨难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很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6.类比论证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将自己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蒙蔽这一事实类推到齐王的身上,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一论点。

7.归谬法

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推论而得出荒谬的、明显错误的结果,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如:

有人问一位补习过两年的学生为什么还来补习,这位学生说:“我一定要考上大学,否则前途就完了。”这位同学决心考上大学的精神是可嘉的,但考不上大学“前途就完了”吗?据资料统计,在我国现有就业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凭的人不到20%,按该同学的观点,岂不是我国80%的就业人员都“前途完了”吗?

这里作者运用归谬法,引申出80%的就业人员“前途完了”的荒谬结论,使错误论点不攻自破。

议论文知识架构

[议论类文章阅读示例]

[示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例题文本

①①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②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③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④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②①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②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③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③①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②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④①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②《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③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④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⑤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⑥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⑦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⑧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⑤①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②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③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⑤《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⑥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⑧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文脉梳理

(1)文章开篇介绍写作的缘由。

第①②句指出自司马迁以来,对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即已众说纷纭的现象。第③句引用钱穆的话,从反面证明推定老子其人其书时代的重要作用。第④句为结论。四个句子构成因果关系,总起下文。

(2)第2段交代推定老子其人其书时代的证据有纸上材料和地下材料。

第①②句说明纸上材料作用不大的状况。其中“只能”一词并没有完全否定纸上材料。第③句说明地下材料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线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第3段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为例,证明战国秦汉简帛佚籍等地下材料给人们提供了新线索。

(4)第4段具体论述战国秦汉简帛佚籍怎样为确定《老子》的年代提供了新线索。

第①~④句论述《黄帝书》的成书年代不应晚于战国中期。第⑤~⑧句,以“至于”二字转入论述《黄帝书》早于《老子》,从而推定《老子》的成书年代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5)第5段论述推定《老子》早于《论语》,老子其人年代的新线索。

首句先指出古书中关于老子、孔子关系的记述有很多矛盾、可疑之点。第②句直接指出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为《老子》成书时间提供的新线索。第③~⑦句举例论证。第⑧句得出老子早于孔子的结论。

全文小结

论点:《老子》成书不会晚于战国早期,且早于《论语》。

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结构:总分式。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答案: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析:A项对应第1段第①②句。B项对应第1段第③句,但钱穆原话中的“其”是指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并不是指《老子》和道家。这里为张冠李戴的错误。C项对应第2段第②句。D项对应第2段第③句。故选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答案: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解析:A项对应第3段。B项对应第4段第⑤~⑧句。C项对应第5段第②句:D项对应第5段第⑤⑥⑦,原文中说的是“这一条”,指的是朱熹的话,而不是“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一句,选项属于张冠李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答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析:A项对应原文第2段第①句和第③句。B项对应原文第3段和第4段第①句。C项对应原文第4段第②③句。原文并未提及《黄帝书》的崇高地位与申不害、慎到、韩非这三个人的引用阐发有关系,也无法根据原文推断,属无中生有。D项对应原文第5段第③④⑧句。故选C。

[示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例题文本

①①《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②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②①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②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③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④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⑤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⑥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③①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②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作了一个歌儿对他唱。③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④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作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④①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②“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③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做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④《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⑤《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⑤①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②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③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④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⑤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⑥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文脉梳理

第1段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这一中心论点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二是封建统治阶级尊它为“经”,拿它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第2段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和“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两个方面论述诗三百篇作为“诗”的作用,并举周代的“献诗陈志”为例,着重说明诗三百篇在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3段,重点阐述诗歌在人民群众生活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①句为中心句。

本段主要使用例证法。

第4段举例论述《诗经》在外交、宴会等场合的作用,并说明“赋诗言志”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第①句为中心句,第②③句展开论述,第④⑤句举例证明这种“断章取义”的行为。

文章最后一段举例论证《诗经》从“诗”到“经”的变化历史:封建士大夫把它作为封建教化的工具。

第②句为重点句,第③④句举例证明。

全文小结

论点:《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论据:事实论据。

论证结构:总分式。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证。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义,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作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答案: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析:A项对应第1段内容,但“《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义”表述有误。第2段第④⑤句说诗歌用以“颂美或者讽谏”,发泄和申诉冤屈或不幸。可见《诗经》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含义。B项对应第2段第①②句。C项对应第2段第④句。D项对应第2段第⑥句。故选A。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的,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答案: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析:A项对应第3段第②③句。B项对应第4段第③句。C项中“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与原文不符。第4段第⑤句阐述了子展借用诗句是要说明晋侯纵然有理由羁押卫侯,但在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D项对应第5段第①句。故选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义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答案: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析:A项对应第2段第③句。B项中说徒歌“没有曲调”有误,根据第3段第②句提及史传中的徒歌时,举《左传·宣公二年》为例,说人们讥笑华元时“作了一个歌儿对他唱”,可见徒歌是有曲调的。C项对应第4段第②句。D项对应第5段第④⑤句。故选B。

典型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鸳鹜,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鸳鹜,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雌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含义》)

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鸳鹜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www.xing528.com)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版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以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

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②其一是关于语文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主。在读文言文的时代,自然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本,就“从逐字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像交付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这就触及教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1.第一自然段由四句话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第一层应划分在哪里?用“‖”在下面的标记符号中表示。

①  ②  ③  ④

2.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

第一种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观第二自然段,并参照第三自然段关于“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40个字,注意语句的连贯)

第一点错误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中说“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提在”,并打比方做了说明,这个“前提”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回答不得超过14字,注意语句的连贯)

实际上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自然段末尾说:“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中的“不教”的?(只写字母即可)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一碗水端不平(节选)

李青果

诺贝尔文学奖是以平庸作为它的开端的,20世纪20年代以前大多是一群在文学史上无声息的人物登上领奖台。瑞典文学院对当时已经普遍发生的文化思想和艺术形式的巨变充耳不闻,而固执地以19世纪早期的理想主义美学和更早的古典主义形式作为评奖标准,“高尚而纯洁的理想”是唯一的理由。因此,基督教文化背景,以及由它衍生的国家观念、家庭观念、道德观念、爱上帝和有神论观点是获奖的必要因素,康德、谢林、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和歌德式的讲究高尚、理性、均衡、和谐与适度的形式构成了评奖标准的文学理论基础。这时的诺贝尔文学奖似乎不是文学奖,而成为君主制国家的皇家文学院固执地推行它那一套保守价值观念的工具。

一场更为持久的冲突还在文学院与世纪之交的文学开拓者之间展开。由于立志在“分崩离析的时刻充当文学理智和保守主义的桥头堡”,文学院使诺贝尔文学奖长时间离开世界文学主潮。那时候,普鲁斯特已完成了深沉多思、展示出感觉新质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把重新发现人的涌流不息的意识注入了《尤利西斯》,卡夫卡则向世界宣布了人的异化这一骇人而真实的事实,但文学院以相当幼稚的理由回避了这些深刻表达了现代人心态精神气质的创世性作品,认为它们朦胧晦涩,缺乏高尚的主题和古典时代的秩序感,责怪“作家有一种现代恶习,试图用出其不意、虚幻和忽视主题的思想观点来增强感染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拓者”的成就才得到承认,从1948年艾略特开始,一批现代主义作家分享了姗姗来迟的荣誉。这些对第二代创新者的授奖包含了对那些在诺贝尔文学奖榜上无名的第一代伟大先行者的补偿,直到此时,文学院才真正明晰地意识到它应该在有助于文学史建造的意义上行使权力。

诺贝尔文学奖长期被政治的阴云所笼罩,这些无法克服的政治倾斜赢得了单方面的掌声,所幸的是,这种掌声无法改变文学的自身价值和成就。许多获奖作家的创作远远超越政治的偏狭性而上升到对人类生存进行深广地思考和表现的层面。正是因为他们超逸的天才的表现和对独立精神的坚守,使诺贝尔文学奖逃脱了因一度致力于打政治牌而可能陷入的作茧自缚的局面。

作为一项国际奖的诺贝尔文学奖并不仅仅面临着来自新旧关学和敌我意识形态方面的考验。全球作家的地理分布,也许不单纯代表着距离上的远近分别,而呈现出由多种历史原因形成的文化差异,这种由异质文化带来的问题同样对诺贝尔文学奖构成了严峻的考验和无声的挑战。

1.“高尚纯洁的理想”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必要因素”所指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奖标准的文学理论基础”所指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立志在分崩离析的时刻充当文学理智和保守主义的桥头堡”这句话的含义是指瑞典文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桥头堡”作喻形象地突出了瑞典文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在评奖过程中“一碗水端不平”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1)表现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符合本文观点的三项是( )

(A)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工作不可避免地烙上了20世纪文学革命、政治对垒和文明冲突的深刻印痕。

(B)列夫·托尔斯泰因为《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杰出成就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就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

(C)诺贝尔文学奖评奖中的政治阴云并没有使获奖者对自己得到的荣誉感到自豪。

(D)不同地区的文学可能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在评奖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E)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种国际奖项始终是具有权威性的,其公正与合理性反应受到人们的肯定。

(F)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的一些障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清除,文学奖也随之有了一些合理的变化。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

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衡量诗人的造诣,首先要看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我们不能认同抹杀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础技艺和语言素养的显影,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了依托。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成了空壳。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的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也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善,高度融合的。

新诗语言形式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既要顺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节奏,从大众口语和民歌民谣中汲取活力,又要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接通新旧诗之间的血脉联系;既要从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意(诗情)的闪光点,在打破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的诗体格式,又要将汉语诗歌艺术置于世界诗歌艺术的潮流中,从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艺术的对话中显示出新异感和光色。

新诗语言的规则性与心灵抒发的自由性,是一组矛盾。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获取诗歌创造的自由。亦如跳舞,一旦谙熟舞步,即可从别扭进入自由的状态。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

1.在第一段作者写到“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一句,①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

②联系全文看,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段指出了新诗形式要素间的关系,它们的正确关系具体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里“空壳”一词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中说: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忽略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就是抹杀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

(B)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方面。

(C)从古典诗歌中寻根探源,不只是指向古典诗歌学习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D)诗人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是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显现;诗人的造诣就在于既能熟练掌握新诗语言的规则性,又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怀。

(E)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是诗人在创作实践中,认识由模糊到逐步清晰的过程。

(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1~7题。

生活中需要思索

①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②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以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造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成果。不能想象,他在每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③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于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

④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________地________人生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⑤如今,21世纪已过十几年了。我们面临社会经济转型,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甚至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而道远,不思索行吗?

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失去思索的生活是平庸的、僵化的生活。一生中只知道吃饭、睡觉而不会思索的人,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它能驱散意识中的迷雾,融化灵魂中的冰霜,把人引向无比幸福的明天。

生活中需要思索!

1.上文第①段“思考一切”与第二段“狭义相对论”上的引号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

(A)引用  (B)着重指出  (C)特殊含义

2.选词填空。

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________(仔细、审慎、认真)地________(思索、探索、探求)人生的意义。

3.“它能驱散意识中的迷雾,融化灵魂中的冰霜”一句中运用了________修辞方法,在表达上起到: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思索在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思索能解除思想上的________,思索能化解心灵上的________。

4.上文第②段说科学家和发明家的成功,都用了哪一个词?其作用是什么?

5.上文第②段中有三次论证,根据论证内容填表。

6.上文段落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1/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7.上文的中心论点是( )

(A)青年更需要思索  (B)生活中需要思索

(C)思索是何等重要  (D)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

(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书信之美与废话

随手写来的书信,往往泥沙俱下。可爱处也在这里。信,首先要“信”,“达”当然也很重要,“雅”只是次要的东西。于无意中求得,意到笔不到。如果把书信作为一种文体而加以创造,如袁才子的尺牍、郑板桥的家书,的确有可读性了,但也失脱作为书信所特有的不拘,有些故作姿态。把自家吃饭变成了请客吃饭。好的书信首先都是很实际的,比如与谁绝交,比如向谁借钱。碍于礼仪,又不能直奔主题,就要说点废话。废话常常是一札简函中最为精彩的部分:绕着圈子,待会儿看他怎么绕回去!这就是书信之美。除开书信,具有书信之美的,要数书法,宋以前的书法,在晋朝尤为显著。王羲之的墨迹就可以称为“书信体”,功能性极强,答谢,问安,一种公共关系:也可说废话不少。但有了世俗之美,也就是人情美。远开一点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是一种人情关吧。他写的“帖”为便条,也就是书信。一个人写文章到结尾,能发现只是些废话,这就有了大解脱。所谓妙文,无非是写出些有风致的废话而已。这样说,书信最接近文章的本质了,但本质对于阅读者而言,似乎并不重要。读一通父与子的书信,作为阅读者,肯定没有为父的位置,只是当一回别人的儿子,聆听训诫,替人受过,我想心里总不会乐意。所以人们更乐意读非书信类的文字,即文章。

现在,我就在写这一篇有关书信的文章。

以上就都是些废话,况且又乏风致。直接从以下一节读起,省时得多。长生果要剥了壳吃,剥着剥着,会觉得和直接吃赤裸裸的果肉是另一种滋味。我总算把壳剥掉了,裸赤出果肉来。

这几日,我读完了《郁达夫书简》,觉得郁达夫写给王映霞的信是越写越短,短到最后,恍如一脉秋江,没有钓船,没有芦苇,甚至连写信人的影子也不照出,成了公共饮用水了。凌波而来非仙子,原是开门七件事。就简约成这几样东西,王映霞也不见了。想来明朝的小品看似空疏,实质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把这几样东西幻化成风月霜露,搞得大家都真以为能餐风饮露。我被郁达夫这几封短信感动了,没有废话的信竟也很美。这已与文章的本质无关,押上了生活的险僻之韵。开门七件事从来就不是废话。这就有另一层意思,废话而立言。“欲辩已忘言”的“言”。出于无奈,写信人总得写些什么吧。尽管知道收信人早已晓得这是什么。所以从这点讲,立言也等于是废话,因为进而了解生活的本质,又能怎样呢?故古人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风流云散。

果肉是这么的小,壳却如此之大。有意思吧。

1.“把自家吃饭变成了请客吃饭”一句,是比喻说法,直接表述意为:

2.作者认为书法也具有“书信之美”的主要理由是(用原文回答):

3.为什么作者认为郁达夫的短信很美已与文章的本质无关?(用因果复句表述)

4.选出不符合作者文意的两项( )( )

(A)刻意追求“雅”失去“信”,这是作者批评袁、郑书信的主要原因。

(B)“没有废话的信竟也很美”中“竟”表示出乎意料,“也”呼应了上文书信之美在于废话的内容。

(C)阅读者不太乐意读书信,是由于其废话颇多。

(D)“废话而立言”“欲辨已忘言”的“言”指表达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本质。

(E)表达人生意义,反映生活本质的书信才不是废话。

(九)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画虾三变

齐白石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画虾大师。他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同他在艺术上敢于不断否定自己有关。晚年他在总结自己画虾经验时曾说:“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毕真,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变,就否定,亦是创新。

少年齐白石对虾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常到溪流边去观察这些小生灵,晚年他曾在《儿时钓虾图》上题诗:“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葛蒲是此花。”并在诗边加上小注:“余少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起出水,犹不解。只顾一食,忘其登岸矣!”可见,他对虾观察得多么细致。61岁以前,他画虾主要是摹古,学习八大山人、李复堂、郑板桥等人的画虾技法。虽然画得逼真,却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62岁时,他已经不满足于这种模仿式的绘画了,下决心重新认识虾的习性和细心观察虾的生活。他养了几只活蹦乱跳的虾,每天都要细心观察,看它们的形状,看它们在水中游动的姿态。这时他笔下的虾,虽已经超过了古人,但依然是侧重外形的描绘。

66岁时,齐白石画虾又向前飞跃了一步:虾的身躯已有质感;头、胸部前端坚硬感,腹部节与节若连若断,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节也分出三节,最前端一节较精,显得有力,虾的后腿也由10条减为8条。

齐白石并不因此而满足,68岁时,画虾的功力又有了进展,这时他笔下的虾,腹部变小,虾腿由8条减到6条;以前画虾眼是两个黑点,后来观察到虾在水中游动两眼外横,于是虾眼由两点就变成两横;最关键的突破是在虾的头胸部分的淡墨上加了一笔浓墨。这是最成功的一笔,表现出白虾躯干的透明度。这时,齐白石画虾已形神兼备,可说是成功了。

但是,作为艺术大师的齐白石,仍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又将虾的6条腿减少成4条腿。80岁以后,又产生了一次更大的飞跃,画虾技术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这时他画的虾,体态精确、通体透明、富有弹性,有在水中游动的动势,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

1.文章作者认为:“变,就是否定,亦是创新。”作者的这个观点,是在两个论据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这两个论据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为□□(只限2个字)论证法;

②为□□(只限2个字)论证法。

2.本文的标题《画虾三变齐白石》,运用的是____________句式,依据标题推断,本文的中心语句为(用文中原句):

《儿时钓虾图》可谓图文并茂,诗画俱佳。经过筛选,题诗与小注的关键语句是:

3.本文的结尾说白石老人画虾,“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请你参照原文的信息,概括说明:

①“形”的特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质”的特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动”的特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文从对齐白石画虾演变过程的评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变,就是否定,亦是创新。

(B)本文以白石老人的“余之画虾……此三变也”为纲,为全文的纬线,又以不同时期画虾的演变为经纬,来组织材料,安排顺序。

(C)文中引用了齐白石的诗与注,旨在说明和烘托题目“画虾三变齐白石”所蕴含的深意。

(D)全文以时间为序,将齐白石画虾的“变”分为5个阶段,突出了“变,就是否定,亦是创新”的主题。

(E)文中将白石老人61岁以前画虾,认定为“摹古”阶段,评价说他“虽然画得逼真,却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评价正与白石自己的话,“初只略似”相吻合。

(F)文中将白石老人68岁画虾作为分水岭,认为此时画虾已神形兼备。这个评价正照应了白石老人自己的话“再变色分深淡”……

(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小时候,听说过一首古代某神童的咏雪诗,头三句是“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从这里所引起的人们的一片嗤笑很快就被末句的“飞入芦花都不见”打断了。这个不登大雅之堂的诗坛小掌故,却也包含了一项相当精微的艺术法则:朴与灵的统一。

明诗人谭友夏说过:诗文的“大患”在于“朴者无味,灵者有痕”,在于朴与灵的“隔而不合”。他认为:“必一句之灵能回一篇之运,一篇之朴能养一句之神,乃为善作。”(《题简远堂诗》)如果撇开其中“一句”与“一篇”的有点近乎机械的比例关系,以朴“养”灵,以灵“回”朴,这可以算是对这种朴与灵的辩证关系的一次理论上的揭示。

所谓朴,是指对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愫的忠实甚至近乎朴拙地摹写。所谓灵,是指使得被摹写的东西腾跃而起、活灵活现的一股生气。

昔人诗:“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寻常一样窗前月”是朴,“才有梅花便不同”是灵。这个梅花的一刹出现,突破了“寻常一样窗前月”的“寻常”,而使之“灵”化,以此构成一个清新幽淡的美的境界。在这里,梅花仿佛成了一种艺术上的触媒。艺术的美本就是“寻常一样窗前月”与“才有梅花便不同”的统一。

我国传统的美学理论常谈到这样的道理。清人魏际瑞说:“诗文句句要工,便不在行。”(《伯子论文》)“句句要工”是知灵而不知朴。这种方法即使在名家手里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艺术的高境、高格。前人对李贺诗有“有山节藻棁而无梁栋”之讥(李东阳《麓堂诗话》),对吴文英词有“七宝楼台,炫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之诮(张炎《词源》),都不是无因的。这叫作“灵者有痕”,或者“奇过则凡”(王世贞《艺苑卮言》)。诗文语语求工求奇求灵,而得到倒往往是“则凡”的结果。艺术毕竟不是珠宝商盒子里的一大串珠玉的排列,而是夜光在壁(当然也可隐于壁间),一室生辉。

在这点上,刘熙载有几句话说得最中肯綮:“诗中固须得微妙语,然语语微妙,便不微妙,须是一路坦易中忽然触著,乃是令人神远。”(《艺概·诗概》)“一路坦易”是朴,“忽然触著”是灵。刘熙载提出的“触著”,我以为比谭友夏的“回”更能显示朴与灵的转化中特征。他把“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词句)的“闹”称为“触著字”,是很有道理的。近读钱钟书先生《通感》一文,他用“通感”或“感觉移觉”来解释这个“闹”字,意即表示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觉”,这当然是对的。但这个名句之所以美,之所以“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语),最根本之点,我想仍在一字之灵以回一字之朴,仍在它是朴与灵的对立统一。这个“闹”,它描出了或者“触著”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那种为春天所特有的强大的不可遏抑的生机;而这正是意境塑造中、朴灵转化中突现的那股生气,它标志着意境(单就这句言)的圆满的构成。

前人所谓的“诗眼”,所谓“点睛”,无非指的这个朴与灵的辩证的构成。“点”者点朴为灵,点铁成金,点是不宜句句点、处处点的。王安石诗云:“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这两句即景诗,我想倒可借以点明朴与灵的辩证法则。

1.文章以为,“朴”与“灵”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而全文论证的重心则是________。(摘取原文文句填写,限填4个字)

2.作者以为刘熙载之“触著”比谭友夏之“回”更能显示朴与灵转化中的特征,这种特征是:朴灵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钱钟书用“通感”解释“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的观点,简析第一段中“咏雪诗”的“朴”“灵”关系及意境构成。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诗文中“灵”与“朴”在量的形式上不一定表现为“一句”和“一篇”,还可能表现为“一字”和“一句”“一段”和“一篇”等。

(B)李贺诗、吴文英词因一味求工,“朴”“灵”失度而受到讥诮。

(C)“夜光在壁,一室生辉”的喻义是:诗文中只言片语的灵笔,能使整个诗文为之气韵生动、意境鲜美。

(D)诗文不可句句求工,苦心修炼,只要写好关键的一两句即为佳作。

(E)末段王安石的诗,本旨在阐明“朴”“灵”的辩证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