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BDP中文A:诗词分析与情感主题考试指南

IBDP中文A:诗词分析与情感主题考试指南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者是对于诗词美感的概括,相对较抽象,需要我们用具体的分析来将之落到实处。最后一类是“情感、主题类”试题,这一部分关注诗歌的内涵。情感和主题都是诗词的灵魂,但对它们的分析也必须依靠具体的手法、结构或语言要素。散文中有一类试题是其独有的,我们将其称为“自我、主体类试题”。这一类试题中突出的是创作主体“我”在散文中的作用,这与多数散文“非虚

IBDP中文A:诗词分析与情感主题考试指南

2013年5月之后,IB考试将每次考试中每类文体的试题数量由2道提升到了3道,且取消了“综合题”[2]这一题型。这也许也可从侧面反映IB通过改革强化“文体”意识的决心。我们下面逐一对五类题型展开具体分析,所有试题的类型全部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向低排列,希望可以为复习提供适当参考。

1. 诗词类

我们共收集到42道此类试题,将其大致归为5个方向:“审美类”“情感、主题类”“语言类”“形式、结构类”以及“具体手法类”,其具体分布以及构成如表4—2。

表4—2

(续表)

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分类。在本书所收集的所有诗词类的试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核方向是“具体手法类”。这些艺术手法,我们又分为典型的手法和其他手法两类。所谓“典型手法”,是指和诗词的文体特征紧密联系的、诗词作品中惯用的手法,而其他手法,则跳脱诗词文体的限制,在任何文体中都能常常见到。“语言类”试题,是指专门考核诗词语言层面内容的试题,分为语言要素和语言特点。语言要素是指具体的语言概念单位,大致分为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语义等几个层面,IB的考核多侧重于语音相关概念,这和诗词本身的“音乐性”不无关联。语言特点,则是诗词的语言给人的总体感觉。例如,“朴实”“自然”等,它建立在具体语言要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审美类”试题是第三类,所谓“审美”,是美学活动中的核心环节。李泽厚将美学定义为“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3],由此可见,如何把握诗词的“美感”和“艺术性”便是审美类题目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讨论诗词的“美”,一是美学风格,一是美学机制。前者是对于诗词美感的概括,相对较抽象,需要我们用具体的分析来将之落到实处。后者是指诗词生成美感的内在原理。例如,使用简单的词造就丰富的意蕴、在具体的词句之外营造弦外之音等。接下来,是“形式、结构类”的试题。“形式”:一是指诗词的外部形态。例如,“七言诗”“五言诗”。一是指诗词外部形态或其构成要素给人带来的感觉。例如,“形式的陌生化”或“跳跃感”。而“结构”则讨论的是诗歌如何被组成,这其中的题目既包括结构类型,也包含了功能,甚至会考查结构的基本单位。例如,标题、结尾等。最后一类是“情感、主题类”试题,这一部分关注诗歌的内涵。情感和主题都是诗词的灵魂,但对它们的分析也必须依靠具体的手法、结构或语言要素。

从占比角度来看,具体手法类的试题必然是复习的重点。作为最基本且最具体的要素,单个手法非常适合考试。在这些手法中,考核频率最高的是“意象”概念,它在近8年的PAPER 2诗词类试题中以各种形式出现了5次之多。而正如我们前文分析所言,意象也是最具备“诗词”文体意味的概念,是探索诗词意旨的最重要入口。实际经验提示我们:复习时应当注意那些典型的诗词艺术要素。除意象之外,隐喻、象征、通感、意境、视角、张力等都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集中体现诗词“美感”的部分,也是诗词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概念范畴,应当重点把握。在两类试题中,语言特点虽然较为抽象,但可利用各种艺术手法及语言要素等具体概念来进行充实。例如,试题问诗歌语言的“精练”,我们就可以从诗歌中词语内涵具有多重性、句式简短但冲击力强以及诗歌中的省略等角度来进行回应。至于具体的语言要素,除关注语音层面的概念之外,还可注意诗词语言的“变形”特征。词性的改变、词序的改变、词语的反常搭配、语言的省略和凝缩以及陌生化的比喻等,都属于“变形”的范畴。

审美类试题在诗词之中也极为重要,“美感”是诗词给人的基本印象。“美学风格”类试题的应答方式和“语言特点”类似,都是以具体要素来支撑抽象性质。例如,试题中问诗歌“含混”美感的来源,我们的回答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其一,诗人所使用的意象或象征具有多义性,使得诗歌具备“复合之美”;其二,语法的不严密,造成多种意义的并存,成就“意义的迷宫”;其三,悖反结构所造成的主题意义的不明确,引发读者对于矛盾的思考。而“美学机制”类的题,也离不开最基础的艺术要素。例如,试题问“如何制造诗歌的意境”,我们可从下列方向进行回应:其一,诗人选择了某种意象,代入了丰富的情感;其二,诗人选择了特别的动词,或将词性活用,使得诗歌充满灵动之气;其三,诗人对诗歌中的环境或背景进行了甄选,帮助营造了意境。

形式和结构类的试题,只要明确“形式”和“结构”的意义,便可应对自如。但是需要注意,“结构要素”中,只考核过“标题”,行、节、阕、结尾等要素也许会出现在未来的考试中,可多加注意。

至于情感和主题类的试题,由于题目较为抽象,留给考生的空间较大,只要仿照“语言特点”类和“美学风格类”试题的答题方式——用艺术手法、语言要素、结构特征等来将题旨具体化即可。例如,试题问“作品情感的热烈体现在何处”,我们可以从作品意象的选择、作品词语的情感色彩和作品结构的铺排等角度来进行应答。

2. 散文

我们共收集到43道此类试题,将其大致归为6个方向:“自我、主体类”“审美类”“语言类”“具体手法类”“结构类”以及“主题类”,其具体分布以及构成如表4—3。

表4—3

(续表)

散文类试题中,审美类以12道的数量占据榜首。可见“美”是散文文体所关注的重要特质。散文试题中的审美类试题和诗词试题一样,分为“美学风格”和“美学机制”两类,前者是对散文所带来的文学美的总结;后者则是散文生成美感特质的手段,但这些手段相对于具体的艺术手法而言仍稍显抽象。审美类试题之后,IB也多考查散文中所出现的艺术手法。这些手法,我们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散文文体联系较为紧密的手法,一类是其他手法。托物言志、移情和夹叙夹议等都是我们在分析鉴赏散文时常常使用的概念,应充分予以重视;而其他类别的手法,在各类试题中都能常常见到,也必须作为高频考点认真对待。散文试题中对于主题的考核相对较为集中,只关注生活的意义、感悟以及对于具体问题的思考。从出题角度来看,学习抒情类、议论类和叙事类散文的考生应都能作答。散文中有一类试题是其独有的,我们将其称为“自我、主体类试题”。这一类试题中突出的是创作主体“我”在散文中的作用,这与多数散文“非虚构”的特质牢不可分。这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创作思想在散文中的表现方式。接下来是结构类试题,散文的结构类试题考查重点和诗词的并不一致,散文中并未明确考查结构的类型和功能,但非常强调结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以及“夹叙夹议”的组织模式,这两者都是散文的专属概念。最后一类是语言类试题,散文中考查语言的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特质,一是语言的具体要素。

具体来看,散文的审美类试题的两个类别与诗词完全吻合,答题方式也极为接近,只需要注意答题时更多地选择更具散文文体性的艺术要素作答即可。例如,美学风格类试题问“散文的含蓄特点如何体现”,我们可以如此回应:一、 散文中常常采用托物言志的方式,委婉且生动地表现作者的思想;二、 散文结构中时常出现省略,带动读者对生活进行思考;三、 散文作者频繁地使用移情笔法,借生动意象抒发自我情感。美学机制类的题目中,我们以“作者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一题为例,可以如是作答:其一,作者采取夹叙夹议的文章结构,让读者从现象层面进入思考,更利于自我观点的表达;其二,作者使用欲扬先抑的笔法,造成恍然大悟的效果;其三,作者在结构中埋藏线索,让事理逐步明晰,增强说服力。

手法类试题中,我们应尤其注意“典型手法”类别,除考试中曾经出现的托物言志、移情和夹叙夹议之外,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等散文手法近年来并未出现,应当作为复习的重点。其他手法层面,应结合自己学习作品的实际,做好复习表格的整理工作,作为典型手法复习的补充。

主题类试题和自我、主体类试题回答方式与诗词类保持一致,只是在列举具体艺术要素时,也需选取符合散文文体性的类别。例如,散文如何表现了生活的意义?我们在回答时,可以从散文的托物言志、散文夹叙夹议以及欲扬先抑等方面作答。而对于自我、主体类的题目,可选择“视角”“个人风格”“移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议论”等和“我”相关的艺术概念作为答题出发点。

结构类的试题被分为结构特点、结构类型和结构要素。散文最重要的结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不出意外地出现在试卷中。这个特点可以被拆分为“形散”和“神不散”。“形散”中包含了时空的自由转移、叙事的跳跃、议论和抒情的错杂、表现方法的多样等,“神不散”则是指主题的统一、情感线索的连贯、结构的整体性等。结构类型方面,试卷重点考查了“夹叙夹议”的组织方式,它是指一边叙事,一边对事件进行评论。可分析的方向在于这种结构中所涉及的具体叙事手法和议论方式,以及叙事和议论如何结合。结构元素中只提及了“结尾”,参照前后其他文体试题中所考核过的结构要素,可重点关注开头、线索等与散文结构有关的项目。

语言类的试题复习过程中,可归纳整理自己所学作品的语言特色。考试中如若遇到题目中所描述的语言特点与自己所学作品不符的情形,则可放弃该题,寻找其他适合作答的问题。语言要素方面,“语气”成为唯一考核内容,但用词、节奏、语法等其他要素尚未考过,可适当关注并收集相关素材。此外,可思考语言和修辞手法结合的具体形态,例如,“比喻化的语言”“排比的句式”等。这类试题以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在考试中。

总体而言,散文中最常见的概念,基本都出现在了历年试题中。抓住PAPER 2试题,实际上便抓住了IB对于散文这一文体的核心要求。我们所强调的这些典型性的散文手法或艺术特质也可以对PAPER 1的散文评论写作有帮助。散文这一文体具有特殊性,其下还可再细分出诸如叙事、抒情、议论等众多类型,每个学校所选择学习的作品也各有侧重。

3. 戏剧

我们共收集到40道此类试题,将其大致归为4个方向:“情节、结构类”“艺术要素类”“人物类”和“主题类”,其具体分布以及构成如表4—4。

表4—4

戏剧类的试题类别相对集中,40道试题只有四类。在考试中最为常见的是情节、结构类试题。由于戏剧讲究情节设计和观赏体验,所以其结构形式丰富,要素众多。这类试题以15道的数目,占了总题量的近四成,且具体构成非常多样化。情节类的题目中,考查过主要情节与次要情节的关系,也考查过情节的浓缩和情节的逆转这些情节设计概念。结构类的试题主要考查了两方面:结构要素和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要素是指一部戏剧的各组成单位,而结构设计则是剧作家安排情节结构时可用到的具体手段。在戏剧中,情节和具体的故事、人物密切相关,而结构则是从剧本创作角度出发,指对于戏剧内容的处理、组织及安排。在艺术要素类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戏剧这一文体中的典型艺术要素,它既包括舞台的设计元素,例如灯光、音响、提示等,又有独白、对白等台词类型,也有场景这类综合的概念。这一类的艺术要素大多为戏剧所独有,可充分体现其文体性,在回答戏剧类的试题时应着重使用。人物类试题最常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例如语言、动作、心理等。除此之外,还出现过一道关注人物“两面性”的试题。主题类的试题表现出充分的人文关怀,提出了“人生态度”的现实问题以及“生活本质”这一具有哲学意味的话题。(www.xing528.com)

具体来看,在情节、结构类试题中,我们可以寻找出一些近年考试尚未涉及的方向,为我们的复习提供参考。情节类的试题覆盖了要素和设计等方面,但是要素中除主要直接的情节概念外,也应当注意其他与之相关的因素。例如情节中的偶然因素、情节中的突发因素。基于这些要素,出题的方向会更加广阔。结构类试题方面,主要的结构要素基本都进入了试题,但戏剧的序幕和开场作为例外可以关注。结构设计中,矛盾冲突作为戏剧的重要概念,近8年的考试中出现了5次之多,应得到充分重视,而巧合、铺垫、伏笔、线索等概念久未出现,但仍需适当关注。考题中虽然只出现了以上两个类型,但未来也可能拓展出新的方向。例如,结构的类型。戏剧中常见的类型有“锁闭式”的结构、“开放式”的结构、“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及其他,我们不妨根据自己所学文本的特点,思考这些结构的意义所在。

艺术要素方面,我们极力推荐大家收集戏剧文体中有代表性的艺术要素。我们的试题中出现的这类要素并不全面:舞台的设计要素中,服装和道具未来可能出现在试题中;人物台词方面,旁白是一个空缺,这些概念都值得研究。“其他要素”类别中的概念,因为种类庞杂无法预测,但我们可根据所学作品进行复习表格的制作,以备不时之需。

人物类考题中,人物要素类的试题虽然已经非常充分,但也不可排除未来再考的可能性。人物特点方面,可发掘的空间还非常大。除“两面性”以外,“复杂性”“命运的曲折性”等其他特质,也可以作为我们复习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人物类型”类的题还未在戏剧类的考试中出现,而同类题已在小说类的考试中反复使用。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正面人物、反面人物、英雄、立体化的人物、群像式的人物等,也许很快会出现在戏剧类的试题之中。

主题类试题虽然有两个类别可供参考,但仍有两点建议:其一,最好根据自己所学作品的实际情况对主题进行详细总结,这样可以自如应对考试方向的变化;其二,在回应这类试题时,应多使用典型性的艺术元素支撑论点,以突出戏剧的文体性。

4. 长篇小说

我们共收集到44道此类试题,将其大致归为5个方向:“人物类”“具体手法类”“情节、结构类”“叙事类”和“主题类”,其具体分布以及构成如表4—5。

表4—5

小说三要素是人物、环境和情节。在长篇小说试题中,出题者也据此突出文体中的典型要素:试题中近一半的份额都被人物类试题占据。这些试题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考查具体的人物类型,例如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等。这类题目本身比较容易作答,但容易偏题,学生需要认真审题并选取适合的分析对象和文本材料。二是考查人物形象的某一方面,侧重细节要素,例如精神、性格、话语等。三是考查人物形象的功能,这些功能分别指向情节、结构层面和主题层面。人物类试题之外,长篇小说试题也非常热衷于考查文本中的具体艺术手法,这一点与其他文体都非常类似。数量上排名第三的是情节、结构类试题。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还是细腻绵延的世情长篇,都需要精心设计的情节和结构来承载其主题和时代信息。情节和结构的区别在于:情节相对具体,它与故事紧密相联,表现为对小说中“多个事件的叙述”[4],强调的是具体事件以及其中的人物;而结构则是作者对于文本的设计,相对抽象,大致包括两个方面:① 作者将某一部分文字放在整个文本的什么位置?这引出了高潮、结尾等概念;② 作者如何组织情节?这产生了诸如铺垫、线索设计、前后呼应等结构名词。小说重“叙事”,与叙事相关的概念可充分凸显小说文体性,在长篇小说的试题中,叙事类的题目数量与情节、结构类一致,都是6道,值得引起充分重视。最后一类是主题类试题,这类试题考核的方向仍然较大,覆盖了绝大部分作品的具体主题。

人物类试题方面,我们先看人物类型。近些年的试题已经考核过了大部分的人物类型,未考的类型已然不多,有“反面人物”“群像式的人物”等。最近一次考试考查了“英雄”这一特定人物类型。相对以往“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等,“英雄”显得更为具体,这是否代表命题方向的调整?我们可以再结合之后的考试进行观察。根据自己所学作品内容,还可以关注女性人物、矛盾的人物等具体的人群。人物形象的具体要素,我们可以大致分成内外两种:外是指肖像、对话、声音等直接可感的方面,内是指性格、精神、心理等人物深层次范畴。但是从最近两次考试的内容来看,“变化”“冲突”这类可内可外的“复合”概念成为重点,考生在复习时也应重点关注。人物功能类试题都落在情节、结构和主题之上,考生可依据所学习的文本,研究人物形象塑造在这几个层面上的具体作用。

具体手法方面,试题落在场景、细节、象征、隐喻等四个方面。虽然表面看来,所考查的手法范围较窄,但实际上长篇小说类试题之中却渗透着数量众多的手法类型。一方面,表4—5中列举的四类手法,都是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包含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例如,“场景”概念直接和环境设计、道具设置、人物行动描写等要素相联系,而“细节”的概念则更为广阔,色彩、意象、声音等都可作为其二级概念。另一方面,在“具体手法类试题”之外,其他类别的试题也不可避免地牵涉到种类庞杂的艺术手法,比如人物类试题中,对比、夸张、讽刺等概念常被运用于文本分析之中,撑起了总论点。艺术手法类试题给我们的启示是:许多艺术手法虽不直接出现在小说试题中,但会以隐性的形式融入其他试题中。

情节、结构类试题中,情节类试题开始向“复合”方向开拓,试卷会考查不同情节间的关联。例如,近年便有考题询问“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关系。应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首先要扣住“情节”的定义,时刻不忘关注事件和人物这两个与情节联系最为紧密的概念,再辨析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区别:主要情节是文本中有主要人物参与的、在结构中占有核心地位的、与主题相关度高的情节;而次要情节则表现为主要情节的陪衬或者分支。在此基础上,再寻找回答问题的角度。我们可从以下角度考量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关系:首先,次要情节中对于人物的刻画,可以丰富主要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其次,次要情节中的事件和人物,可以为主要情节中的冲突做铺垫;再次,次要情节可以和主要情节构造特别的叙事结构(例如平行蒙太奇的结构),相辅相成凸显特定的主题。与情节类试题相比,结构类试题在未来有较大的出题空间,这是因为在历年的试卷中这类题的考查很不充分——针对小说结构要素的专门考题只有“线索”一类。结构概念中的剪裁、悬念、铺垫、伏笔、巧合、抑扬、转折、详略、呼应、开头、结尾等未来在考题中出现的概率极大,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接下来是非常符合小说特点的叙事类考题。这类题中,视角、顺序、人物、结构皆已考过,空间、节奏、密度等相对复杂的概念尚未涉及,可适当关注。在进行叙事类题目的训练时,建议在教师指导下选读叙事学相关的著作。例如,胡亚敏的《叙事学》、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以及申丹、王丽亚的《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等。简而言之,“叙事”一词的含义就是作者如何讲故事。视角可分为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以及内聚焦、外聚焦、无聚焦[5]等;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无序的意识流等,也可按照具体文本的特点来总结。例如,有小说叙事时按照空间的顺序;叙事者的分类也很多样化:按照叙事者与对象的关系可以分成同叙述者、异叙述者[6],按照叙述层次不同可以分成外叙述者和内叙述者[7],按照叙事者对故事的态度可以分为客观的叙述者和干预的叙述者[8],按照叙事者和隐含作者的关系又可分为可靠叙述者、不可靠叙述者[9];叙述结构则因篇章而不同,多样且精彩:例如倒叙的结构、意识流的结构、对比结构、生活横截面的结构、复调的结构等。

最后是主题类试题。历年所考试题的参考意义不大,进行复习时我们应关注并梳理自己所学文本的主题。在应答这类题目时,应尽量使用与小说这一文体中有代表性的艺术手法或结构特点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5. 中短篇小说

我们共收集到37道此类试题,将其大致归为6个方向:“具体手法类”“人物类”“叙事类”“情节、结构类”“主题类”和“语言类”,其具体分布以及构成如表4—6。

表4—6

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因为文体间的相关度较高,有很多类似之处。中短篇小说试题的类别分布状况几乎复刻了长篇小说,只是将长篇小说试题中的前两项高频试题类型调换了一下位置,但这一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来因为这二者只有2道题的差距,二来正如我们分析长篇小说类试题时所谈到的,人物类试题中实际已经隐藏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它们是支撑起人物形象的基本支柱。这两类试题相互交融,牢牢占据中短篇小说的核心位置。紧随其后的是符合小说文体特征的叙事类试题,这些试题覆盖的范围相比长篇小说更广,部分题目也更有深度。而情节、结构类试题方面,对于结构的考查频率要高于情节。近15次考试中,仅有一道题目明确指向了情节,提问偶然性在情节设计中的作用。而结构层面,中短篇小说偏重于开头、结尾、高潮等结构要素,对于结构类型的考核仅仅涉及意识流这一概念。主题类的试题中,中短篇小说多关注实际的生活,在最近一次的全球统考中开拓出了一个新的试题类别:语言类,而此类别在长篇小说中是缺席的,这点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具体手法类试题中,中短篇小说考核的项目比长篇小说要细致。场景、细节之外,它关注了讽刺、暗示、意识流这些表现手段以及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等人物形象刻画技巧。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意象这一概念。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得更远一些,自IB中文科目诞生开始,与意象相关的试题便经常出现。意象的功能、特点被彻底考查之后,近年来意象试题开始关注其具体的类别,之前的考试曾经专门考查过动物意象和植物意象。复习过程中,考生可以针对自己学习文本中意象的具体情况,尝试做一些分类的工作。

人物类试题,既有性格、内心、细节、反差这类人物要素的题目,也有立体化人物这种人物类型题。在人物要素方面,人物的肖像、行动、声音、冲突等概念尚未在题中考查,可稍加关注;人物类型方面则更有出题空间,立体化人物之外,我们借鉴长篇小说中的同类试题会发现,正面人物、代表人物、次要人物以及诸如英雄、女性等更加具体的人群在未来或许都将会进入考题。我们需要记住,在分析中短篇小说人物的时候,除了常用的艺术手法外,还可以多使用叙事的相关概念。

叙事类的试题中,中短篇小说如何将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作者抒何种情,将“情”划分成具体的情感内容;接下来,我们挑选有利于抒情的、和叙事相关的手法组成论点。这个过程实际就是第三章中提及的“拆解”。我们可以这样建立论点:一、 作者使用了特殊的叙事视角,例如第一人称,让故事更加真实,可表达亲切自然的情感;二、 作者在叙事中呈现大量的心理描写或细致刻画特定场景,制造特殊叙事节奏,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对自己生活的感慨;三、 作者设计特殊的叙事结构,使故事中的人物前后形成对比,寄寓了物是人非、生命无常的情感。再看叙事节奏类的试题:你所学习的小说的叙事节奏如何?作者如何掌控?对于这道题,我们做如下角度的回应:一、 作者在情节之间,插入大量的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减缓叙事节奏,这有利于进一步渲染人物形象或主题;二、 作者采取特殊的叙事结构,例如今昔时空的蒙太奇式交错,放缓节奏的同时制造今昔之比,深化命运无情的主题;三、 作者打破起承转合的叙事线索,使得叙事产生跳跃性,加快节奏,凸显主旨。我们最后再看有关“叙事密度”的题目:请问你所学习的中短篇小说中叙事密度如何设计?有何效果?所谓叙事密度,表示在固定的时空内,小说表达信息的密集程度,我们解析密度这一概念时,可以从“时间的密度”以及“空间的密度”两个角度出发。答题逻辑如下: 一、 作者在叙事时将其他时空中的时间融入现实时空,产生对照感,加大叙事密度,加深某主题;二、 作者在叙事时精心设计结构,选择生活的横截面,在固定的时间内集中表现人物形象,突出某主题;三、 作者在叙事时往往只选择一个封闭空间,在此空间中集中展现人物活动,加大叙事密度,集中表现某主题。

情节、结构类的试题也是中短篇小说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题目。中短篇小说因为篇幅较短,必须找出方法或技巧将故事完整而高效地讲述出来,这个时候,情节的设计和结构的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构精彩的小说往往成为经典,所以对于情节、结构的分析往往能够彰显小说的文体特征,我们在答题时可借鉴这个经验,多从结构角度打开思路,建立论点。情节类的题,只考查了偶然因素对于情节的作用,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这些方向作答:一、 偶然因素决定人物命运发展,造成情节突转,反映人物变化和命运无常。例如,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和白先勇的小说《一把青》都是通过“战争”这个偶然因素,形成了情节的起伏;二、 偶然因素可以串联现实时空和过往时空,情节形成双线,开拓了空间感,表现人物的生命意识。例如,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便通过“宴请”这一偶然时间及宴会过程中种种不经意间的小细节,将人物进行今昔时空中的对比,营造戏剧性效果。而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则是通过我与暖的相遇达成同样的效果;三、 作者设计了偶然因素,丰富了情节结构,并为故事发展提供情境,烘托人在社会中的挣扎处境。例如,鲁迅的《在酒楼上》和张爱玲的《封锁》都是偶发事件下的生活横截面结构小说,主题鲜明且发人深省。总体而言,结构类的试题也存在和长篇小说同样的情况,即试卷中出现的概念类别非常不充分。从这个事实出发,结构概念中的剪裁、悬念、铺垫、伏笔、巧合、抑扬、转折、详略、呼应、开头、结尾等中短篇小说中常见的概念不能忽视。

主题类试题透露的信息是,出题者非常希望考生能够关注文学作品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其真实感。围绕生活这一主题,可出的题目难以穷尽。在此我们介绍一种高效的复习方法:考生可在生活这一范围内,自己寻找具体话题,然后在脑中思考可以用自己学过的哪些作品如何进行应答。在设计话题时,尽量选择两个具备辩证关系的概念进行组合,例如“如何理解文学作品是人物的虚构和生活的真实的统一”,反复这么做,一方面可增加答题难度,锻炼思维,另一方面可以把握可能的出题方向,为考试积累信心。

最后我们谈一下语言类试题。这类试题提示我们,应当开始关注除诗词、散文之外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点。语言的概念名称和某些艺术手法可能会有交叠,但我们必须加以区分,以防偏题。例如,“比喻化的语言”和“比喻”就有区别:前者的重点在于语言通过比喻体现出的特质,而后者的意义在于特定文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人物的塑造、环境的刻画等。

通过对200多道IB真题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对PAPER 2的考试内容和大致方向也有了基本认识。考生可根据自己课程中所选择的第三部分作品类别,以制作的表格为参照,在考前梳理复习内容,排查体系漏洞。除知识层面外,对这些试题的分析,在方法层面可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启示。

首先,每类试题由于各自文体特征的不同,出题时各有侧重:诗词重语言,散文重审美,戏剧重情节和结构,小说重人物。这些概念连同其他高频出现的概念,实际上正是“文体性”的体现,也正是我们在学习某一文体时应着重进行把握的核心要素。从这个角度来看,考试不仅不是负担,还可促进学习。当我们在研究一篇文章不得要领时,或是写作一篇PAPER 1文学评论无法找到论点时,不妨向之前制作的这五张表格上的信息求助。例如,写作散文评论时,从具体艺术手法、结构、语言和美学风格角度组织论点,便是十分恰当的做法。

其次,正如我们上文所谈,每一文体皆有典型性的艺术手法或文学概念。为避免答题的模式化和对文本理解的表面化,IB在试卷评阅中越来越强调文学的“文体性”。因此,在具体分析文本时,应有意识地多选择本文体中的典型性概念,支撑自己的论点。例如,在分析小说时,我们不能只分析象征、拟人这些通用类的艺术手法,还应关注作者在叙事上的特点和结构设计方面的匠心,这样才能让读者感觉到我们分析的是一篇小说。

第三,IB试卷的选题虽然适用于绝大部分文本,但也存在特殊情况。考生要根据自己学校的选书情况,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选择某些试题。例如,小说考查“开放式结尾”的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的小说结尾都是“开放式”的,如果考生所学的文本中,没有这类作品,或符合题目要求的作品不足以支撑起一篇文章,考生应即刻放弃此题,转向其他两道试题。再例如,散文的类型多种多样,某年考题关注散文手法中的“夹叙夹议”,这道题适用于抒情类的散文或说理类的散文,对于“纯叙事”类的散文而言则显得针对性不足。

第四,IB试题的出题方向是综合性和具体化。本书所总结的试题类型与具体试题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很多试题是“跨界”的。例如,散文中的“语言特质”,实际上也是审美特质;小说中“叙事结构”,既属于叙事层面,也是结构概念;小说中的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具体艺术手法,是人物塑造的基本手法。一个概念往往是综合的、涉及多个艺术范畴,我们应该兼顾这些范畴,充分挖掘试题的层次感。此外,IB的试题也有着向具体化发展的倾向。例如,多年考核“意象”的大概念后,近几年,小说试题中出现了动植物意象等具体的意象类型;类似地,戏剧类题目中,“行动场景”的精确概念取代了“场景”的笼统考核方向。这些趋势都要求我们在考试复习中应当更加细致。

第五,复习时应有全局观,不同文体的试题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每位考生在第三部分只能学习一种文体,建议将本节中所出现的五张表格进行相互间的对照。第一,试题的大类别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例如,诗歌、散文的试题中,语言类试题是一个重要项目,但是其他文体的考试却极少涉及;随着中短篇小说开始考查文本的语言特色,长篇小说、戏剧等文体的语言风格是否会出现在今后的考题中?第二,不同文体的试题,如果试题的大类别有重合之处,那么其中的小类别便可相互补充。例如,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试题中,皆有“结构类试题”。长篇小说考查的是结构要素和结构功能,而中短篇小说考查的则是结构要素和结构类型。长篇小说的复习中,我们可以补充结构类型的概念,而中短篇小说的复习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思考结构的功能。再例如,戏剧试题中,人物类的试题只涉及了人物要素和人物特点。对照长篇小说中人物类试题中的分支,我们会发现戏剧中从未考查过人物类型。第三,具体概念的相互补充。在重叠的试题类别中,其他文体考查过的概念很可能代表了本文体的未来方向。例如,长篇小说的情节类试题考查过“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关系之后,戏剧类试题也出现了一模一样的题目。这可能并非偶然,相互借鉴可能是出卷者常用的出题方法。中短篇小说试题中出现的叙事和抒情的关系、叙事节奏、叙事密度没有在长篇小说试题中出现过,而戏剧试题中出现的冲突、悬念、转折等概念在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会缺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