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结束后,我们将正式进入PAPER 2的答题环节。这项考试和其他的书面作业一样,应当遵循先列提纲后写作的原则。模仿答题者的“第一人称视角”,从实际的解题过程入手,逐步对其进行梳理。
1. 答题角度
在列提纲阶段,我们便会面临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即使我们抓住了关键词和答题逻辑,也会常常疑惑答题的方向:应该从哪些具体角度来组织论点、展开文章呢?
我们为大家提供以下五种展开模式,可以使大家在答题时能更快地拥有思路,请细读并掌握。
(1)功能划分法。
“功能”即指一种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这种划分方法的逻辑实际上是找出题中某种手法的几种作用,一种作用成为一个论点,引领一个段落。谈到艺术手法的作用,可以列举几个论点:塑造人物形象;构造环境;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主题……
当然,如果觉得这些论点太“大”,也可以就某一个点进一步细化。例如,“表达主题”这个方向下,可以这样组织功能划分法的论点:表达了女性命运主题;表达了知识分子抉择主题;表达了个体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主题等。如同我们上文指出的,论点也可以和题目中的关键词结合。例如,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可以在“社会意义”范围内进行概括,并提炼为论点。
这种展开方法适合用于“某种手法有何种效果”“为什么某种手法非常重要/精彩”“你如何认识某种手法”等题目,使用之前,思考一下这种答法逻辑是否符合题意,凡是符合的,皆可使用。
(2)类别划分法。
这种方法要求考生将一种艺术手法划分成不同门类。比如,“意象”就可以划分成动物意象、植物意象、身体意象等门类。这些门类本身就可以成为论点,结合文本例子和分析,形成文章构架。
但请大家注意:IB也考核过某一种艺术手法下的某一门类,比如“动物意象”。常见的文学概念都基本考核过一遍了,这种概念细化的做法有可能是未来的考核方向。
这种展开方法适合用于“作者如何使用某种手法”“你如何认识某种手法”“某种手法有哪些种类”等题目。
(3)特点划分法。
将一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或“性质”总结为几类,分别作为论点。以题中的“意象”为例划分:意象是具体的;意象是多义的;意象是传承的等。
首先意象可以有“具体性”的特征,用实在的物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或内容。例如,意象派诗歌先驱庞德的诗歌《在地铁站》中的“潮湿的、黑色树枝上的花瓣”一句,诗人表达的实质是疲惫失落与豁然开朗情绪转换那一刹那的感觉,这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就借助枝条、花瓣表达得很清楚。再比如,意象有多义性,一个意象往往能够表达多个意义。例如,李商隐《锦瑟》中开篇的“锦瑟意象”,既可以表达悼亡之悲,又可以表达怀念婢女之惆怅。有人说这是自伤身世之苦,又有人说是悲叹时局之敝。这也正是意象的魅力所在。
这种展开方式要求我们对艺术手法有深度理解,适合用于“某种艺术手法有何特点”“你如何认识某种艺术手法”等题目。
(4)构成机制划分法。
“构成机制”这种说法比较抽象,可以简单理解为作者是如何使用意象的。以“意象”为例,意象的变化、意象的重复、意象的叠加等都可划为论点。
这种展开方式适合用于“某种艺术手法有何特点”“作者如何使用某种艺术手法”“你如何认识某种艺术手法”“某种艺术手法为何有丰富性”等题目。
(5)综合法。
这是一种将“单一”变为“复合”的方法。前面所谈及的四种展开模式可根据题目的要求任意组合,形成论点,完成对于题目要求的呼应。我们举两个实际例子来具体说明。
例1:请问作者在某篇小说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达到了何种作用?
这道题包含着两个问题。对于“作者使用了哪些意象”,我们可以用分类法来进行回应,将其具化为动物意象、植物意象、天体意象等;而“达到了何种作用”,自然直接指向不同的功能,如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等。
那么,这道题的回应方式应该可以如此构成。
(1)作者使用了动物意象,帮助刻画了人物形象;
(2)作者使用了植物意象,渲染了气氛;
(3)作者使用了日、月等天体意象,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这样的论点句从逻辑层面最直接和全面地回应了题目,可以让文章的展开更有方向,而此论点构建实际上综合了我们之前所说的“类别划分法”和“功能划分法”两种方法。
例2:请问作者在某篇小说中所使用的意象有何特点?达到了什么效果?
这两个问题分别指向“特点”和“功能”,于是我们将“特点划分法”和“功能划分法”进行综合。
(1)作者所使用的意象具有具体性,可以清晰地刻画人物形象;
(2)作者所使用的意象拥有多义性,可以帮助构建作品的多重主旨;
(3)作者所使用的意象具备延续性,可以构建文本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如果要将问题分析得更为细致和清晰,我们甚至可以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再叠加“类别划分法”,将不同的意象特点对应到不同的意象类别之上。
(1)作者所使用的动物意象具有具体性,可以清晰地刻画人物形象;
(2)作者所使用的植物意象拥有多义性,可以帮助构建作品的多重主旨;
(3)作者所使用的意象具备延续性,可以构建文本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方法叠加得越多,我们的回应方向就越多,也就越全面,答题的方向越不会偏移。如果题目只要求回应一个方向,我们仍然可以采用叠加的方法,来增加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这五种展开方法只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遇到具体的题目时,大家也可以自由选择新的角度。例如,有同学会按照艺术手法在文本中出现的位置来进行论点划分。我们希望传达给大家的,是分类意识和答题逻辑,只要符合题目要求的答题角度,都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
2. 框架组织
谋篇布局阶段,撰写提纲是文章必经的步骤,在我们进行PAPER 2的论文写作时,同样从提纲的“大结构”和“小结构”入手。
(1)大结构的设计。
① 常见结构。
PAPER 2论文中一个最直接、运用最为普遍的结构是按照文本进行分段。PAPER 2要求运用两位或两位以上作家的文本。学生常常以每个文本为一段,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分别完成论述后,再进行比较。大致结构如下所示:
例题: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往往可以揭露社会的“真实”。请以所学的两部以上作品为例,谈谈你所熟悉的作家怎样进行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达到了什么效果?
审题后,我们也许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小说《示众》和张爱玲小说《封锁》中的人物群像描写,将这两篇小说分别作为论点划分依据。从而形成PAPER 2论文的大结构:① 鲁迅小说《示众》塑造了茶馆中的人物群像,揭露了社会的“真实”;② 张爱玲小说《封锁》塑造了电车车厢中的人物群像,揭露了社会的“真实”。
这样的结构看似简单,实则难以驾驭。文本中的艺术手法分析,一方面,缺乏细致的方向,分析的层次可能不够清晰;另一方面,由于各自独立,两篇文本难以在具体层面上进行比较,如果不能归纳出切实的异同点,容易走向笼统。
② 推荐结构。(www.xing528.com)
从考试层面看,对PAPER 2的题目而言,我们极力推荐前文提及的“综合法”的展开模式,但它的难度相对“常见结构”较高,组织论点需要的材料也更多。
这种模式下,论点可以这样构成:手法类别/手法特点/手法构成机制/其他+手法功能。
大结构就是由几个此类论点组合而成,我们举例来看。
例题: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往往可以揭露社会的“真实”。请以所学的两部以上作品为例,谈谈你所熟悉的作家怎样进行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达到了什么效果?
“大结构”展开的方法如下所示。
论点采取的是“手法类别体现手法功能”的模式,符合问题中“怎样进行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达到了什么效果”的“方法+效果”的提问逻辑。PAPER 2考试中,我们给大家的建议是:在论点句中直接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以及提问逻辑。论点一旦扣题,文章的展开方向也就精准了。这三个论点句把握了“群体化的人物形象”以及“真实”这两个关键词,并且直接出现在论点句中。“体现……”“展现……”“凸显……”这些分句,便是在强调题目中所要求的“真实”。
接下来,我们要谈一谈“手法类别+手法功能”这一论点句模式值得推荐的理由。首先,这样做可以将艺术手法以及其效果细致分类,手法分析会更加深入和多样,由此更容易将题意“讲透”。其次,它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审题不清”的风险,因为这样的论点句式可以兼顾多种提问逻辑。例如上文中的论点可以回应的题目有“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点?”“如何进行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有何效果?”“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等。除非题目中有特殊的答题要求,不然我们提出的这种论点句模式足以应答绝大部分类型的PAPER 2题目,虽然操作较为复杂,但基本可以避免偏题。第三,这种模式之下,更加利于小结构的开展,更加容易生成层次,便于不同文本之间的比较。
(2)小结构的开展。
为什么我们推荐的论点句模式更加容易生成层次?首先看一个“小结构”的具体结构。
我们结合上面的结构可以梳理出PAPER 2小结构展开步骤。
第一步:建立分论点。
从上面“小结构”的具体结构中,我们发现,文章只有论点还不够,每一个论点下还需要再分层,结构中的“层次1”和“层次2”实质上是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深度阐释“论点1”。
不少文章中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考生习惯在每段论点下直接开始引文并点评,从而论点分析会显得抽象及空洞,难以将论点咀嚼透彻。欲解决这一问题,有效路径是划分层次1、2。
如何划分层次?可以对论点进行拆解。例如,论点1:群体化的动作描写,表现中国社会“庸众”的特质。这个句子语法结构非常简单:主语(群体化的动作描写)+谓语(表现)+宾语(“庸众”的特质)。原则上,主谓宾这三个成分我们都能拆解。例如,“群体化的动作描写”可以拆解成“一连串连用的单音节动词(连贯的动作)”“对于动作细节的特写”等,亦可以结合其他艺术手法,变形为“比喻化的动作描写”“前后动作描写的强烈对比”。
而宾语的“‘庸众’特质”则可拆解成“麻木”“冷酷”“无聊”“残忍”等具体特点。谓语在这里很难具体化,但是有些谓语是可以拆解的。例如,“衬托”可以拆解成“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描写”可以拆解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在对论点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中的一个或两个进行拆解之后,我们的层次就形成了。结构示意中,我们拆解了论点句中的“主语”和“宾语”两个成分,将“群体化的动作描写”拆解成“对人群动作细节的特写”“人群动作描写的强烈对比”,将“中国社会‘庸众’的特质”分解成“麻木”和“残忍”。这些被拆解出的元素两两组合,便构成了我们的两个分论点句:① 张爱玲《封锁》通过人群动作细节的特写来表现小市民的麻木;② 鲁迅《示众》通过人群动作描写的强烈对比来突出看客的残忍。
第二步:分别引入文本,进行手法鉴赏。
分论点构建完成后,在每个分论点下引用合适的文本,进行分析鉴赏。所引用的文本必须完全符合分论点的要求。另外,必须明晰“鉴赏”的概念,鉴赏不能只谈到艺术手法。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操作。
① 细致到字、句的技巧分析(技巧层面);
② 谈论其美感和妙处(审美层面);
③ 具体效果(主题层面);
④ 呼应论点(论点层面)。
如果以PAPER 1文本艺术手法分析的标准来考量,PAPER 2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艺术手法分析的“深度”和“效度”,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追求“广度”。在分析中,我们尤其要注意:除了审美层面的效果外,主题层面的效果以及论点层面的效果是不可或缺的。主题层面,我们希望大家在技巧分析中能够尽量渗透对于特定作家文本主旨的理解,而论点层面,大家需要不断地点明每段论点以及论题中的关键词。
以下是根据所列出的论点展开的一段文本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对社会群体进行动作描写,表现“庸众”的种种特质,体现真实国民精神状态。这种描写真实幽默,充满艺术感染力。张爱玲小说《封锁》,通过主人公的第一人称视角,构造了三组电影镜头般的动作特写,抓住各类社会角色之“神”,表现了其精神的麻木和机械。在描写一对夫妻时,他们“把手吊在皮圈上,双双站在电车的正中”,一“吊”一“站”的动作细节勾勒出他们生活激情的缺失,让这对疲于奔忙生活的夫妇形象真实可感。在描述妻子的动作,张爱玲用了这样的句子:“她突然叫道:‘别把裤子弄脏了!’”“太太兀自絮叨”。两个动词:“叫”和“絮叨”便使一个斤斤算计、啰嗦无趣的中年妇女形象呼之欲出,其言语仅仅关乎庸俗的物质——干洗费,所谓的浪漫爱情都随着“叫”的夸张和“絮叨”的冗余变得平庸机械。写一群公事房同事时,“抖扇子”“哼”“冷笑”这一连串议论同事的行为动作一气呵成,简直是今日职场之写真,动作间形成呼应,活生生展现了底层小职员只能通过贬损他人获得精神胜利的悲哀和无奈,他们早已没有生命的理想和更高追求。张爱玲还写了一位老人,他一直“骨碌碌骨碌碌搓着两只油光水滑的核桃”,动作代替思想,在“搓”这个动词前,作者使用了“重复”笔法,将作为状语的象声词“骨碌碌”叠用,达到了回环的艺术效果,营造了无限循环的单调和无聊。这三组群像,透过具体的动作特写关注了三个阶层的人群,真实写尽浮世中的男男女女被“封锁”的麻木精神世界。社会是个牢笼,其中的人们缺乏真正的欲望,人们因为思考的痛苦而放弃理想和人生。相较于张爱玲的细描,鲁迅则更善于利用简练的动作对比,来展现底层人群精神世界的特质:残忍。《示众》这篇小说详细地展现了杀人前后的全部过程。杀人前,在异常炎热的天气中,作者用人物动作描写来呼应环境,十一二岁的孩子“细着眼睛,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车夫“默默地前奔”,想“逃出”烈日。“细眼”“歪嘴”“奔”都真实再现了懒散无趣的人物状态。但是杀人之时,作者立刻笔触一转,运用比喻化的动作描写来勾勒孩子的变化“像用力掷在墙上而反拨过来的皮球一般,他忽然飞在马路的那边了”,转瞬之间,从懒散的动作到“飞”,这既反映了孩子动作之快,具有某种习惯性,又突出了看客对于他人不幸的兴奋心态,表现出他们的残忍和凶狠。不仅仅是孩子,众人的动作变为“围”“补”“站”“伸”,单音节动词简洁有力,写出了“吃人者”的狰狞面目。文本中还有第二层对比:杀人时和杀人后。示众结束后,作者又使出复笔,再现了文本开头的人物动作,孩子和车夫都回归了正常状态:“细眼”“歪嘴”“奔”。从“颓废”到“饱满”,再到“颓废”,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不断产生变化,潜藏在平静两端之中的,是作者对于底层庸众“吃人”这一国民性的拷问和反思,真实且耐人寻味。无论是《封锁》还是《示众》,展现的中国社会民众精神特质都是相通的,麻木和残忍互为表里,造就了当时中国社会底层庸众扭曲的精神结构,文学的抽象凸显了生活的真实。
作为习作,这个论点的展开非常详尽。考试时由于时间问题,可适当对手法分析的量进行缩减,挑选最重要的进行讨论。但是这个选段为我们提供了启示:艺术手法的分析应结合文本充分展开、手法分析应更多地导向文本主题(例文每一篇文本分析结束之后,都会有专门的句子从手法出发,总结文本的主旨,增加分析的厚度)、手法分析应当更多地回应论点和题干(例文一直在回应论点中的“动作描写”和“国民特质”,以及题干中的“真实”)。
第三步:文本间的比较。
两个分论点展开完成后,不要忘记对两个作家的文本进行比较。比较时需明确,比较的双项之间需要一个“共同”的基础,再进行所谓“同中求异”,不然这种比较便是没有意义的。通过“大结构”中的论点句为每一段落中需要比较的文本提供了这种“共性”。由此可观,我们的写法亦可以帮助大家规范“比较”这一步骤。
两个作家的文本,在某一共同点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比较方向:写作的角度是否不同、审美效果是否不同、所表现的主题是否不同、手法呈现的深度是否不同、其各自优缺点是什么等。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文本,进行一切有意义的比较,自由度是非常大的。
在上文第二步的文本分析之后,我们如何来比较鲁迅和张爱玲这两位作家的文本?下文可供参考。
无论是《封锁》还是《示众》,展现的中国社会民众精神特质都是相通的,麻木和残忍互为表里,造就了社会底层庸众扭曲的精神结构,文学的抽象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但是这两篇文本却略有不同,张爱玲的创作更加注重“日常性”,她通过这样的书写,素描出市民阶层的精神世界,更侧重生活。而鲁迅的小说则明显更具备政治高度,他对底层庸众的批判是与国民素质、家国命运紧密相联的。除此以外,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笔触更简,人物具象相对模糊,更显出“庸众”的群体化倾向,而张爱玲的小说中的群像人物身份更加明确、有代表性,因而显得更加精致。以上所述都是风格的相异,两位作家通过自己的传神之笔,生动灵活地展现了国人之“精神实质”,不负“真实”之名。
第四步:在论点2、3中重复论点1的步骤。
接下来,我们再按照论点1的方式去操作论点2、3的展开。但请注意:之后的展开内容尽量不要与论点1段落中的内容重复。如此,我们便完成了一篇PAPER 2论文的主体构架。总而言之,考官在阅卷时希望看到文章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3)开头和结尾。
最后需要完善PAPER 2的开头和结尾。开头段落是对文章主体的导入,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题目的实际情况来操作,言之有物即可,千万不要将题目再抄写或者转述一遍。我们有以下几个建议可供参考。
① 理解题意。
第一步可谈出对于题目的体会和理解。开头可使用与题意相关的名家话语进行话题引入,接下来可以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说出自己所理解的考核重点。
② 阐释概念。
接下来,面对题目中出现的艺术手法或者文学概念,我们应当做一些基本的解释。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提醒自己在后面的讨论中不要偏题。
③ 确定方向。
在题意和概念解读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对文章的几个论点进行介绍。注意:在开头段对文章的介绍只需停留在对文章“大结构”的介绍上,不必强调细节。例如,以前文中“群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一题为例,在开头段可以如此介绍即将展开的三个论点。
“我们将聚焦群体化人物的动作描写、他们之间的对话以及特定场景下的群体白描,来凸显社会的真实,达成对于人性的反思。”
这一段中,我们不必细致地谈及每种手法之后所表现的主题。适当地铺垫并留有悬念,能够让读者更加自然地接受后文论点的展开。
④ 选用篇目。
在首段中,对后文中将会出现的文本例子来源做统计。文本分析材料的篇章名和作家名,都必须清楚呈现,这样可以督促自己检查文章所引用的文本是否符合PAPER 2“出自两名及以上作家”的考试要求。
文章的结尾,则可以参考PAPER 1的做法,再结合PAPER 2的独特性,从三个方向入手。其一,完整总结全文的观点;其二,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升华。此题可以进一步讨论“社会真实”的意义及影响;其三,对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艺术性做出概括,再从宏观角度对作家进行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