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BDP中文A:搭建PAPER1文章框架的方法

IBDP中文A:搭建PAPER1文章框架的方法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尾也是文章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如何操作呢?只有对文章情节的串讲,没有或只有零星的评论,“结构”一项的得分一般很低。

IBDP中文A:搭建PAPER1文章框架的方法

这一节中,我们将尝试解剖论文的“结构”这一概念,将其细化为开头结尾段、总体层次感、论点提炼、论点展开等几大指标,作为构架文章时的参照。

1. 开头结尾段如何设计

无论是PAPER 1还是学术论文,开头段都不应当是华而不实的摆设。我们建议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① 对试卷选文主旨准确和精练的概括;

② 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大体介绍;

③ 文章主体部分几个论点展开方向的呈现。

我们继续看一个评论《苏七块》的例子。

孟子曾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然而,大多数人不能恒久坚持自我原则,总会有种种原因的动摇。而文中苏大夫作为医术高明的医生,却秉持自己一贯的原则,丝毫不做妥协动摇。本篇小说运用简洁的白话文语言,夹带了富有天津地方特色的方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摹、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加之开放性的结尾安排,使得这位遵规守矩、贯彻自我原则的苏七块跃然于纸上。本文将从主题设计、塑造手法、情节安排三个层面展开鉴赏分析。”

这个评论选段首先点出了“原则”这一主题,再引入苏七块人物形象对这一主题的呼应,简略交待了重要的艺术手法,最后点明了写作方向。文章连贯细密,层次分明,谋篇布局意识充分,可以给阅读者建立较好的第一印象。当然,如果觉得最后交待论点展开方向的做法显得模式化,亦可将其删去,但至少保留前两个层次。

结尾也是文章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既不能缺省或草草了事,也不应是对开头的重复。那么如何操作呢?有如下方向可供参考。

① 对全文观点完整总结;

② 对主题的升华。

我们通过以下例子具体说明。

“纵观整篇文章,作者不但借比喻、拟人、白描手法刻画出苏大夫的高大形象与高超医术,为其形象构建奠定基调。还利用情节结构层面的突转,欲扬先抑地树立了苏大夫的独特秉性,在读者面前活灵活现地呈现了苏金散这个生动的小说人物,让人感知并赞叹其原则为先的精神、坚持自己原则的做事手法,这在现代社会难能可贵。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原则意识应当成为每个人都坚持的准则,它是健康社会运行的必要 条件。”

这是一篇评论的结尾,它可以分割成两个部分,从“纵观整篇文章”到“坚持自己原则的做事手法”是对文章手法和主题的具体化总结,后面是主题的升华。前半部分,作者没有重复开头部分对手法和主题的笼统概括,而是结合正文部分的讨论,将“艺术手法”进一步具化,不同手法在表现主题时的不同作用也被阐释得清晰到位。例如,白描是为了塑造苏大夫的基本形象,而突转是为了将人物形象“立体化”。

而所谓对主题的升华,则要求作者不能停留在文中主人公的“原则意识”层面。必须将此主题代入实际的社会生活,做出切合现实的反思。例文中的“原则意识”与“社会健康运行”间被建立了因果联系,这就是作者的反思尝试。

2. 总体层次感的营造

一般来说,文章的总体层次划分有两种依据:一是观点提炼,一是文本顺序。“观点提炼”要求学生提炼出几个讨论方向,分别展开论述。首先,我们看一篇优秀的文章如何建立论点。

论点句1:冯骥才先生以大量的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突出苏大夫高超的行医技术,刻画其高大的人物形象。

论点句2:如果只有单薄的肖像、动作来表现一个人物,其艺术魅力是远远不够的。作者若希望立体塑造人物性格,还要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论点句3:开放性的结尾设计,引人深思,更赋予作品现实的主题内涵,升华了“原则”意识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将这三个论点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简化,便是这样。

文章的三个论点对应三个层次,清晰明了。那么这种清晰感从何而来?我们不妨再将这些论点句中的关键词分为两个范畴,如表3—1所示。

表3—1 关键词范畴

可以发现,如果一个论点句中同时包含“艺术手法范畴”和“效果范畴”,论点便是清晰的,文章的方向也由此更加明确。

如果一篇文章的不同段落只关注不同的艺术手法,没有相应地概括艺术效果,那么这篇文章内部逻辑多半是比较混乱的。所以每一层论点,艺术手法的提出最好要伴随艺术效果的总结,这是一个逻辑梳理的过程。

我们来具体概括一下上文例子中三个论点的优势。

其一,这三个论点分别落在肖像及动作描写、情节、结尾三个艺术手法范畴之中。三个概念平行,相互之间不重复、不矛盾。我们在此举个反例:有的学生在进行观点构建时,用了“动作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两个论点。很明显,动作描写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之一,两个论点之间存在重叠之处,并不可取。

其二,这三个论点是层层推进的。从写人物的技能,到逐渐丰满其性格,最后通过人物突出主题,这三个步骤可谓是不急不缓,水到渠成。相互之间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符合读者接受习惯,能最大程度让读者接受自我观点。

除却“观点提炼”这一归纳性的结构手法,我们注意到:每年有大量的考生会直接按照文本的行文顺序来逐层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操作不好,会直接影响得分。我们将这种按行文顺序进行分析的文章分成三种类别。

(1)只有对文章情节的串讲,没有或只有零星的评论,“结构”一项的得分一般很低。

“苏大夫是很好的医生,他也是个很有原则的人。当车夫张四没钱看病的时候,苏大夫就在一边打麻将,苏大夫不近人情扑面而来,后来华大夫帮着付了钱之后,苏大夫才肯帮车夫瞧病。简单的‘摸’‘看’‘算’‘打’,将车夫治好。文章一波三折,最后才又道出实情……”

整个段落全部是对文章情节的重复讲述,其中几乎没有任何鉴赏的成分,即使谈到结构概念“一波三折”,也并未合理地展开。如果每段组织的方式都类似这样,结构得分自然不会很高。

(2)逐层分析,且有评论展开、手法讲解,但“结构”一项的得分相对较低。

“苏七块的性格特点在小说最后的情节中得到了完整展示。一开始他‘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眼不离牌’,作者连用了动作‘摸’‘看’‘算’等动词,以及‘眼不离牌’的人物特写,似乎反映了此人的无情。但这其实是一个障眼法,作者在情节上设计‘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当张四付过钱后,苏大夫‘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就治好了他。这边‘捏’‘推’‘拉’等简单动词的使用,才真正反映出苏大夫的医术高超和古道热肠……”

虽然这段分析也是按照情节顺序行文,但其中的艺术手法被提及并得到了适当的展开。但缺憾在于这段文字仍以文本复述为主,手法分析为辅,因而分析显得零碎、不成体系。

(3)逐层分析,有展开评论,且对不同层次或段落的艺术手法或艺术特色有正确的提炼,“结构”一项的得分将相对较高。

“小说情节连环扣般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最后几段作者运用三轮车夫求医的故事,进一步‘抑’了苏大夫的形象。作者连续运用几个动词‘闯’‘靠’‘托’‘淌’,侧面衬托出情况的紧急和车夫的痛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大夫漫不经心的动作:‘摸’‘看’‘算’‘打’。此处的对比,鲜明凸显出‘苏七块’绰号的名符其实,让读者对车夫心生怜悯,对苏大夫的印象变成鄙夷。后文中,‘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这句话凝练蕴藉,意在言外的面部表情描写,给后文埋下了伏笔。暗示了苏大夫心情的复杂,令人难以捉摸。后文写到苏大夫‘比按铃还快’,这夸张的笔法容易让读者误认为苏大夫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结尾处,通过语言描写,‘扬’了苏大夫的善良。这里构画苏大夫的形象,作者首先进行了前后动作细节的对比,从‘摸’‘看’等动作到后面写行动快速的比喻,再通过结构上的‘突转’技法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人物塑造十分巧妙,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小说富有蕴味而更加深刻……”

这段得分高的诀窍就在有下划线的句子上。这些句子使文章达到了“从总体上进行提炼”的要求。这里,作者不仅仅是跟随文本的行进,指出和分析其中的艺术手法,还站在全局角度总结了这一段情节是如何塑造苏大夫正面形象的。

3. 论点的提炼(www.xing528.com)

再次强调,每一段的论点句最好放在每一段的开头位置,并且应该是精练的。

我们来看正反两个不同的例子。

① 正面例子。

“作者为突出苏七块高超的行医技术,使用了非常生动的动作描写。文本中如此形容他治病的过程,‘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面怎么回事,立即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

② 反面例子。

“‘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这段话描写了苏七块的外貌……”

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两篇练习中某段的开头部分。正面例子中,首句便是论点句,这让读者感觉文章的构架非常清晰且重点突出,并大致了解到此段的内容,而反面例子却仅在引用大量文本后提出一句疑似论点句:“这段话描写了苏七块的外貌”,重点不突出,意图不明了。

此外,正面例子论点句的提出可谓精简且完整。这与我们前文所谈“论点句中应该同时包含艺术手法和效果”相呼应。一旦落入“为分析手法而分析手法”的陷阱,接下来就很难建立“层层递进”的逻辑性。

4. 如何实现“层层递进”

众多学校的课堂中,一直强调论文的几个论点应当“层层递进”,但这四个字是对文章既成结构面貌的形容。学生们更应关注的问题在于构思层面,论文的“大结构”如何能够实现“层层递进”?

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难解答。我们只需要四个步骤便能解决。

第一步,明确我们上文讨论的论点句结构,论点句中应同时包含“艺术手法”和“效果”。

第二步,聚焦于“效果”一词,阅读文本,从中提炼出你对文本的三个层面理解,并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依次排列。

请注意,这里对文本的理解包含“审美层面”和“主题层面”。在我们对文本理解进行排序的时候,可遵循表3—2中的次序。

从表3—2中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主题层面”要比“审美层面”的理解要深,所以在建立“大结构”时,与审美相关的理解要排在主题理解之前。在“审美层面”内部,我们也有排序,理性审美深于感性审美。所谓感性审美,是指在阅读时,我们对于具体文本或技法产生的直接感受。例如,“某某手法很好”“某某文本很生动”,而“理性审美”则是对这种美感的深化和提炼。例如,“某某文本中的画面感借鉴了散点透视理论”等。但这两者都不直接和作者创作的主旨相联系。

表3—2 文本理解

其次,我们来探讨主题层面的理解。局部主旨的理解,例如《苏七块》中“苏大夫高超的行医技术,刻画其高大的人物形象”,不能独立构成文本主旨,但又和主旨直接相关,构成它的一个方面,或是为其主旨的提出埋下了伏笔。而整体文本主旨的解读,则是考量文本到底是在表达什么。例如,这部作品表达了现实的主题内涵,升华了“原则”意识的重要性。社会、哲学层面的解读则要求学生将文本主旨向更高的层面扩展。我们曾经提及,可以根据作品创作年限,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升华主旨。将主旨拔高到“形而上”的层面,来进行文本的观照。但是必须注意,我们的操作必须依照具体文本的情况,不可脱离实际。

第三步,聚焦于“艺术手法”,再次阅读文本。将文本中所有的艺术手法全部挑拣并罗列出来,整理归类,并将之与第二步划分出的三层理解分别对应,完成论 点句。

我们以《水杯与陶罐》为例来说明这个过程。

对这首诗歌我们先进行理解层次的划分,也许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

① 诗歌注重意境美,而这种美让诗歌产生意味深长的效果;

② 诗歌具体描绘了生命流逝的形态,表达了生命在时光中沉淀的慨叹;

③ 虽然在物理世界中人会衰老,但生命曾经的美好在精神的世界中却是永垂不朽的。

再梳理一下文本中出现的主要艺术手法,具体如表3—3。

表3—3 艺术手法及体现

(续表)

接下来,我们思考这些艺术手法如何和论点进行结合,大致归类如表3—4所示。

表3—4 论点与艺术手法结合

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我们可以抓住作者用词的特点和节奏感,分析诗歌美感的来源和意境的生成机制。其次我们牢牢抓住两个核心意象,分别从拟人、心理描写等角度出发,先分析其年轻时的美好和纯净,再以“腌萝卜”等日常、朴素的意象和“谜”的比喻写其年老时的沧桑,以变化写时间的无情。最后上升到结构角度,诗歌前后是对比,且视角有所转换:从水杯的内视角,转换到了陶罐的外视角,在这种表象对比之下,如若抓住核心意象的特征,会发现消极之外的更深层意义,也就是生命的美好不会消逝,只是改变了形态,变化的是形,不变的是精神。

第四步,形成提纲。每一层中纷杂的艺术手法有两种方法整理。其一,寻找出一个可以串联其他手法的艺术手法,进入论点句。例如,第二层中,“意象”就非常适合统领其他手法,因为拟人、心理描写、细描等都是围绕“核心意象”展开的。在段落展开的时候,可以自然地融入意象分析。其二,用一种艺术范畴概括这些艺术手法。例如,用词、句法、语言风格、节奏等都属于语言层面,我们可以用“语言特点”一词来对其进行概括。由此形成以下提纲。

① 诗歌的语言特点极其鲜明,诗人通过语言让诗歌产生“意境美”;

② 诗人非常善于使用意象,通过意象带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突出主旨;

③ 诗歌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妙,加深了主旨,让读者思考精神和生命的辩证关系

从写作层面来看,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基本的注意事项和写作步骤都是一致的,但这并不代表它们没有区别,我们提醒大家:在进行不同文体的评论写作时,尽量选择与文体联系紧密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我们将各文体中可直接进入论点句中的艺术要素进行总结,如表3—5所示,可供参考。

表3—5 各文学体裁中的艺术要素

至于评论的语言,想要得到高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 文本分析多运用学术化的语言,以达到理性客观的文风;二、 多引用名言警句,增添文采;三、 减少错别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