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观和宏观
艺术手法这一称谓实际上是我们对IB中文书面或口头作业评分标准中艺术鉴赏的简称。在大纲中,它的完整表述是:对作者在进行文本创作时所进行的艺术选择进行的赏鉴。所以,艺术手法这四个字的内涵实际上相当丰富,它既可以包括比喻、拟人等常见的修辞手法,也包括文学作品在结构上的安排、作品语言风格的创造、故事情节的设计等。总而言之,凡是帮助作者呈现创作主旨的技艺,以及使得文章产生美感的手段,我们都可将其纳入广义上的艺术手法之中。
根据笔者在课堂中的调查发现,约有80%的学生在初学IBDP中文时对于艺术手法的认知有限。由于初中语文课堂更多强调对主旨的理解,并不将文本的“艺术性”看作最重要的观照维度,这或多或少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于艺术手法的理解基本等同于修辞手法,无法触及到作者的其他努力;二是不知道应该在考试文章中如何融入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这两方面的问题也是学生不能适应大纲要求的症结。这一节中,我们将集中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应对各项考试的诀窍。
我们先将艺术手法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微观的艺术手法,一类是宏观的艺术手法。所谓微观的艺术手法,是指意象、象征、比喻、拟人等较为具体、出现在具体文本中的手法,可直接对其进行分析。这一类别是初学IBDP中文的学生较容易把握的,相关练习在初中阅读练习中也多次涉及,因此不会陌生。
而宏观的艺术手法则是从文章整体角度建立的概念,往往较为抽象。例如,我们经常遇到的“叙事视角”“文本结构”等。这些概念的分析往往无法依赖具体的文本,所以无法像微观文本一样,通过对文本局部词句的关注来完成分析或鉴赏。
我们将IBDP学习与考试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根据微观和宏观归类,具体见表2—9。
表2—9 艺术手法归类
表2—9中的艺术手法,反复出现于教学文本中。这些艺术手法虽不可能涵盖高中所学,但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基本事实:宏观的艺术手法的数量并不少,它与微观的艺术手法在总量上很接近。
我们看一个运用微观的艺术手法的例子及分析。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2]
分析:文本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看客们形象化地比喻成“潮水”,突出表现他们的机械和麻木。
这段对比喻的分析寥寥数语,细看之下似乎也没有其他可供分析的内容了。但如此单薄的分析如何撑起整篇文章?所以占据半壁江山的宏观艺术手法,是绕不过去的难题,到底如何对其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分别对两类手法的分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2. 类别分析方法
(1)微观的艺术手法分析。
在进行微观的艺术手法分析时,应当时刻具有一种意识:如果希望文章变得饱满,我们要努力将分析由“单薄”转向“复合”。
所谓“单薄”的分析,一般的结构是:作者使用了××手法,表现了××。
我们上文中所举的例子,也是大部分学生分析时习惯性的做法,但是这样分析顶多算得上是点明了修辞手法,距离分析或鉴赏的水平还很遥远。如果我们希望达到“复合”的要求,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拓展我们对文本的感知。
首先,分析艺术手法时,我们可以对“作者使用了××手法”做进一步分解。实际上,针对手法我们可以思考以下的问题。
A. 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
B. 这种手法属于什么类别?
C. 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手法?
D. 作者怎样达成这种手法的使用?
E. 手法下是否可以细分出二级手法?
F. 是否可以叠加其他手法?
G. 是否在文本中呼应他处手法?
上文的分析,只解决了问题A,还有更广阔的空间等待探索。我们将这些问题一一代入文本中思考。问题B:手法的属性。这里将人群的喻体设定为“潮水”,是一种非生命的喻体,和人这一本体产生艺术反差。问题C:使用这种手法的原因。比喻抓住了庸众的许多内外特质。外部来看,潮水向前涌的形态和人群为了看杀头的迫切姿态非常贴合,最重要的是内部特质,潮水充分表现了其非人性、无自我、集体化的庸众意识。问题D:手法的使用作者怎样达成。我们可以分析作者对本体、喻体的具体设计,作者先非常细致地描摹了本体的状态——“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再将其总结成“潮水”的形态,完整地呈现了人群聚集的过程和动态感。问题E:手法细分。可以发现,在描摹人群集中的过程时,作者从三个方面出发,① 由听觉转到视觉,符合人的感官实际经验,表现混乱的“真实感”;② 数词和叠词使用,从“三三两两”的人到“合作一堆”,从零散到紧凑,表现庸众的“从众”;③ 连续的单音节动词使用,“拥”“合”“赶”“立”“簇”等词连贯简省,表现力强,还原了人群“集体看戏”的状态。问题F:手法叠加。可以发现,这一比喻手法在此叠加了另两种手法:一是视角,从去买药的华老栓视角出发,有感观上的真实性,也呈现了《呐喊》中“看”和“被看”的社会关系;二是夸张和讽刺,“忽然”和“突然”等词将人群的动作行为高度统一,极言其麻木,喻体“潮水”更是夸张其声势。这些手法都自然地融于文本之中,平静中却包含着对庸众麻木、残忍的有力讽刺。最后问题G:手法呼应,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提示我们在艺术手法分析时要具备文本的“全局”观念,不应该将某一处文本或手法与“上下文”割裂开来。我们观察后,惊喜地发现,所要分析的选段和下面这段文字有紧密的联系。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3]
实际上,这段文字与我们所分析的选段内容一致,也在描绘看杀头的庸众的形象。而之前我们抓住的只是这个场景的一个“局部”,并不全面。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分析比喻这一艺术手法,便会清楚地看到在下文中也有一个“鸭子”的比喻,这个比喻与“潮水”相互呼应,丰满了庸众的形象。比喻的手法还可以和对比形成叠加,“潮水”“鸭子”写人群之众,而我们所引的上文则是写“街道之空”,一空一挤,对比在一瞬之间,文本的张力所带来的讽刺显得十足。如果手法叠加的文本跨度再大一些,我们会看到,这里用比喻来写庸众的残忍、麻木在后文中有了具化,通过描写议论被杀者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等人物“群像”,作者对庸众的批判进一步深化。
经过以上问题的思考,选段中的比喻就被扩展成了一个大的概念。本体是庸众,但是喻体有多个,由此又增加了诸如动词使用、画面感营造、对比、视角设计等多个与之相关、可供分析的手法(这些手法必须始终围绕“比喻”展开,否则就会偏离出发点),丰富了我们对“比喻”的分析和鉴赏。所谓“复合”式的艺术手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扩大格局。我们必须承认:并不是每一个艺术手法都能解析出从A到G这七个问题层次,我们只需要根据文本实际情形操作即可。
其次,我们来看“单薄”结构中的后半句:“表现了××”。这部分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解。
H. 审美层面的效果;
I. 表意层面的效果;
J. 论点层面的效果。
这三方面可以概括为“艺术手法获得了何种效果”。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三个层面的效果的各自内涵。
首先是审美层面的效果。简而言之,它表示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在感性层面带来的感受。例如,我们经常谈到的“形象生动”“优美舒缓”等都是关于审美的概括。实际分析中,审美效果未必这么抽象,例如,我们上文分析中谈到的,潮水这一喻体完整地呈现了人群聚集的过程和动态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数量之多,以及从“脚步声”到“涌来的人群”,模拟了人的感知经验,表现了混乱的“真实感”。这是艺术手法给我们带来的最直观的体验,是过渡到对手法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千万不可忽略。如果少了这种对“美”的体认,何谈鉴赏?
其次应关注表意层面。这种感性审美效果再往上一层,便应该进入理性范畴,思考手法背后的意义。“刻画了何种人物形象”“表现了何种主旨”等表述,都属于这个层级。例如,我们上文的分析:潮水充分表现了其非人性、无自我、集体化的庸众意识。这个层级已经涉及了作者创作动机的高度,开始把手法看作一种表达工具。
第三是论点层面。任何艺术手法都是围绕论点句展开的,所以在分析结束后,必须回应论点。这一层面可能和表意层面重合。由于本节讨论的是艺术手法,暂时未涉及论点问题,所以不做重点介绍,这一层面在后续章节中会再做详细介绍。
这些艺术手法的效果实际也是它们的功能,可以概括为“What”“Why”和“How”,即“带来什么感觉”“为何使用”和“如何呼应论点”。我们在分析“作者使用××手法”时,基本已经将这些表达效果进行了融入,这些手法的功能可在分析手法时直接指出,亦可在所有分析结束后再单独总结、强调。无论如何,所有艺术手法分析都是围绕着“比喻”进行的,没有因为内容的拓展而偏离初始的轨道。
最后的工作是根据前面零散的信息,整理出一套相对有条理的分析过程,效果部分用下划线标注,具体如下。
作者用“潮水”和“鸭子”两个喻体完整地带出了看客们从聚集到观看杀头的全部过程。在前半部分,聚拢的人群被比作潮水,“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此处,作者牢牢抓住潮水和人群相似的特点,即形态上的“拥挤”和“迫切”,再将喻体的动态性投射到人群之上,“拥”“合”“赶”“立”“簇”等单音节动词连贯简省,表现力强,还原了人们对“集体看戏”的渴望与行为的积极,突出了他们对于死亡的残忍态度和无聊的精神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又使用了数词和叠词,将人群从“三三两两”的状态快速过渡到“一群”,这既反映了人们聚拢速度之快,具有某种“习惯的秩序性”,又突出了看客“从众”心理下的麻木不仁及人数众多。 在营造这一系列变化时,“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是从听觉入手,再转换成视觉,营造了逼真的现实效果,其冲击力极强。 在后半部分,观看杀人阶段,作者又从“鸭子”这个喻体切入,以鸭子的呆滞和机械来将人群伸长的颈项夸张化,形象滑稽,凸显其面对杀戮时的专注和愉悦,以幽默的笔法加深了其残忍的形态。而后的“静”“退”“散”“挤”等动词又清晰地再现了观看者的怯懦,呼应了“鸭子”这一动物喻体特质。
从共性上看,无论是无生命的“潮水”喻体,还是有生命的“鸭子”喻体,都在讽刺这群看客内心人性的缺失。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围观杀人场景之前,作者呈现的街景是“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这与现实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一静一动,一空一满间,人性的丑恶被极尽放大。
所有的细节都在老栓的视角下完成,波澜不惊,笔调平淡,却加深了一层“看客_”的麻木心理。“隐含作者”静观这一切,且将笔法自然地融于文本之中,渗透了对庸众的有力讽刺。这一讽刺在后文通过“群像”等人物塑造手法得到了进一步加深。
从分析中下划线的句子可见,我们不必在每个细节处都严格按照审美、表意和论点这三个层面来概括表达效果,只要在每次文本分析时有所涉及即可,具体类别和频率由具体状况决定。
(2)宏观艺术手法分析。
如果说微观的艺术手法还有具体文本可供分析,那么宏观的艺术手法对我们来说就显得非常抽象了。在历年的IBDP全球统考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向:考生们更加愿意选择应答我们所谓微观艺术手法类的题目,而在分析具体文本时,他们也会更多关注其中比较具体的手法。而这种规避问题的做法往往导致文章的深度不足,影响其最终得分。我们应直面问题。事实上,宏观艺术手法的分析也可以具体而深入。
我们以“情节省略”这个手法来打开思路。面对这个概念,我们当然明确它所表达的意义,它代表着删减,但再往下思考如何分析的时候,问题便出现了,被删减掉的东西都没有了,还如何分析?
空说无凭,我们不妨看一个典型的“情节省略”的例子:白先勇先生的著名短篇小说《一把青》。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回忆口吻讲述,叙事者是一位姓秦的老妇人。文章开头写战争时期,南京女学生朱青与国民党空军士兵郭轸相爱,彼时的朱青浑身上下都是年轻女孩的羞涩和灵巧。与郭轸结婚不久,郭轸在一次执行空军任务时死去,朱青悲痛欲绝但求死未遂,后与作为郭轸师娘的“我”分离。多年后,“我”也来到台北生活。有一年参加空军新生社的游艺晚会,看到一个丰腴妖娆的歌女,竟是朱青。她的身姿、做派和过去完全判若两人。来到台北后,她与一个和郭轸背景相似的飞行员小顾同居,小顾也因空难死去,但这时的朱青却似乎毫不在意……(www.xing528.com)
小说省略掉的是“我”与朱青失去联系到“我”重见朱青中间的这段故事。小说原文较长,分上下两部,分别写朱青前后两个时期的状况。我们将有关她形象和面对丈夫或男友死亡的反应摘录下来,大致可以了解到小说面貌。
上部:初见朱青的情形。
“当我见到朱青的时候,却大大地出了意料之外。那天郭轸带她来见我,在我家吃午饭。原来朱青却是一个十八九岁颇为单瘦的黄花闺女,来做客还穿着一身半新旧直统子的蓝布长衫,襟上掖了一块白绸子手绢儿。头发也没有烫,抿得整整齐齐地垂在耳后。脚上穿了一双带绊的黑皮鞋,一双白色的短统袜子倒是干干净净的。我打量了她一下,发觉她的身段还未出挑得周全,略略扁平,面皮还泛着些青白。可是她的眉眼间却蕴着一脉令人见之忘俗的水秀,见了我一径半低着头,腼腼腆腆,很有一股教人疼怜的怯态。一顿饭下来,我怎么逗她,她都不大答得上腔来,一味含糊地应着。倒是郭轸在一旁却着了忙,一忽儿替她拈菜,一忽儿替她斟茶,直怂着她跟我聊天。”[4]
下部:再见朱青的情形。
“正当乐队里那些人敲打得十分卖劲的当儿,有一个衣着分外妖娆的女人走了上来,她一站上去,底下便是一阵轰雷般的喝彩,她的风头好像又比众人不同一些。那个女人站在台上,笑吟吟地没有半点儿羞态,不慌不忙把麦克风调了一下,回头向乐队一示意,便唱了起来。……一面却在台上踏着伦巴舞步,颠颠倒倒,扭得颇为孟浪。她穿了一身透明紫纱洒金片的旗袍,一双高跟鞋足有三寸高,一扭,全身的金锁片便闪闪发光起来。一曲唱完,下面喝彩声,足有半刻时辰,于是她又随意唱了一个才走下台来,即刻便有一群小空军迎上去把她拥走了。”[5]
上部:郭轸死后的情形。
“朱青歪倒在一张靠椅上,左右一边一个女人揪住她的膀子,把她紧紧按住,她的头上扎了一条白毛巾,毛巾上红殷殷地沁着巴掌大一块血迹。我一进去,里面的人便七嘴八舌告诉我:朱青刚才一得到消息,便抱了郭轸一套制服,往村外跑去,一边跑一边嚎哭,口口声声要去找郭轸。有人拦她,她便乱踢乱打,刚跑出村口,便一头撞在一根铁电线杆上,额头上碰了一个大洞,刚才抬回来,连声音都没有了。”[6]
下部:小顾死后的情形。
“我们推开门,走上她客厅里,却看见原来朱青正坐在窗台上,穿了一身粉红色的绸睡衣,捞起了裤管跷起脚,在脚趾甲上涂蔻丹,一头的发卷子也没有卸下来。她见了我们抬起头笑道:
‘我早就看见你们两个了,指甲油没干,不好穿鞋子走出去开门,教你们好等——你们来得正好,晌午我才炖了一大锅糖醋蹄子,正愁没人来吃。回头对门余奶奶来还毛线针,我们四个人正好凑一桌麻将。’
……
朱青脸上没有施脂粉,可是看着还是异样的年轻朗爽,全不像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大概她的双颊丰腴了,肌肤也紧滑了,岁月在她的脸上好像刻不下痕迹来了似的。我觉得虽然我比朱青还大了一大把年纪,可是我已经找不出什么话来可以开导她的了。朱青利落地把豆腐两翻便起了锅,然后舀了一瓢,送到我嘴里,笑着说道:
‘师娘尝尝我的“麻婆豆婆”,可够味了没有?’
我们吃过饭,朱青便摆下麻将桌子,把她待客用的那副苏州竹子牌拿了出来。我们一坐下去,头一盘,朱青便撂下一副大三元来。
‘朱小姐,’一品香老板娘嚷道,‘你的运气这么好,该去买爱国奖券了!’
‘你们且试着吧,’朱青笑道,‘今天我的风头又要来了。’
八圈上头,便成了三归一的局面,朱青面前的筹码堆到鼻尖上去了。朱青不停地笑着,嘴里翻来滚去嚷着她常爱唱的那首《东山一把青》。”[7]
借鉴我们在微观的艺术手法分析阶段的经验,必须有文本全局意识。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宏观分析。我们仍然参考上下文本,借用前文思考的问题维度来拓宽我们的思路,具体见表2—10。
表2—10 问题维度进行宏观分析
表2—10中并未出现H~J的表达效果,我们只需根据文本分析实际情况适时加入即可。通过对表中的信息进行展开,我们便可大致明确鉴赏展开的方向,得到相关分析,其中效果部分用下划线标注。
作者精心安排了叙事结构,通过情节的省略让叙事产生“跳跃性”。省略突出了重点情节,忽略了人物转变的过程,使得朱青前后两种生活状态产生鲜明的反差,表现了生命个体面对时代洪流的脆弱和无力。这一艺术手法的使用是通过叙事者“我”的设置完成的,文本开头就提到“当我见到朱青的时候……”,全文朱青的观察全部通过“我”的视角完成,而由于第一人称视角的限制,“我”只能观察自己活动范围以内的事物,故当偶然事件发生,朱青离开“我”时,关于朱青叙事的省略便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省略带来的反差由上下文本中的具体细节描述来体现:外貌方面。“我”初见朱青时,她是“十八九岁颇为单瘦的黄花闺女”,穿着则是“半新旧直统子的蓝布长衫”“襟上掖了一块白绸子手绢儿”,脚上“一双带绊的黑皮鞋,一双白色的短统袜子”。作者使用“蓝”“白”等素净的色调,简单、直接地勾勒出了一个淳朴女学生的形象。而在省略的情节之后,“我”再见朱青时,“她穿了一身透明紫纱洒金片的旗袍,一双高跟鞋足有三寸高,一扭,全身的金锁片便闪闪发光起来”,作者特写了朱青的旗袍,“紫”“金”这类炫目的色彩让一股成熟感迎面而来,而“三寸”高的高跟鞋则通过具体数字凸显了“风尘之气”。情节的刻意省略让朱青前后产生了剧烈的色彩对照,作者用简笔勾勒出了人物的转变,也为我们留下悬念——究竟岁月在这个女孩身上施加了什么?其次,面对死亡的态度。从开始得到郭轸死讯时,朱青一系列迅速猛烈的动作:“抱”“跑”“嚎哭”“踢”“打”“撞”“碰”,可见她的反应非常激烈,连贯的动作渲染了面对情人离去时撕心裂肺的场面感,后来,面对小顾的死亡,从反复出现的“笑”这一动作和若无其事的“涂蔻丹”这一细节,都能体会到这个女性面对痛苦的麻木,让人印象深刻。
文本情节的省略,让朱青的两幅人生图景恍若构成了电影中的蒙太奇。然而画面间所有的故事被一一略去,给读者留下了深深悬念,作者却不做解释,让“宿命”的主题意蕴更加深刻。在面对剧烈的时代和戏剧的人事时,人们的灵性和生命感恐怕都在不断地磨损,渺小的人力无法抗拒命运。这省略的效果使得朱青的故事呼应了文本的标题《东山一把青》的曲辞内涵,都是一曲悲伤的青春挽歌。而作为叙事者“我”的不变更加衬托了朱青生命的动荡。
我们的分析将一个“抽象”的概念做了具体化的处理。而实际上,如果参考更详细的文本,分析方向将会更加多元。这至少证明了一个事实:“宏观”的艺术手法分析绝对不会无话可写。
分析中需要注意的是,同我们之前的“比喻”分析类似,此处所有的分析一定要不断地回归到“情节省略”这一手法之上,不然分析很容易往别处延伸,造成偏题。可以发现,上文分析的最后,我们特意用了一整段在强调“情节省略”,就是为了突出这一宏观手法。
3. 艺术手法分析注意事项总结
通过上文的讨论,我们重新建立了艺术手法分析的概念。在进行练习之前,我们再将分析时的注意事项提炼成以下六个要点。
其一,必须时时扣住文本进行分析。部分同学在进行手法分析时,往往将手法介绍得十分详尽,却忽视了在分析时,对原文的引用。我们在此强调,所有涉及原文字句的分析,都必须配有“引文”。
其二,艺术手法分析的“格局”必须要大。若要扩充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先将手法分析从“单薄”提升到“复合”。具体方法参见前文微观的艺术手法介绍时提出的A~G的七大维度。效果在具体展开手法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它相对自由,每一次的分析不必面面俱到。
其三,进行艺术手法分析时,不要只关注局部文本。实际上,上下文都可以为同一种手法服务,有时是提供别的例子,有时是提供相关手法。
其四,如果将分析延伸到其他相关的手法时,要不断地与目标手法建立联系,强调目标手法,这样不至于偏题。如果需要,还可以在分析的末尾专门对目标手法再进行一次总结。
其五,分析需要有条理性和层次感,要考虑读者阅读的逻辑和感官体验。不能完全依照从问题A~G的先后顺序展开分析。维度展开的顺序可根据文章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另外,由于各种原因,这七个分析维度在具体文本分析时可能会有内容缺漏或重合,一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六,如果觉得实在没有可供分析的手法怎么办?可以将论述的主语改成“作者”,这样至少是站在作者的立场思考问题,符合论文的要求。例如,“主人公各种遭遇表现了她生活的曲折”,我们可以改写为“作者为主人公设计了各种遭遇,以此表现其生活的曲折”。
4. 艺术手法分析练习
练习一:
① 请阅读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全文,关注这个选段中的“外貌描写”手法,完成表2—11。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
补,也没有洗。”
表2—11
② 将文本中的信息重新整理,并融入审美和论点层面的“手法效果”,撰写出一段关于“外貌描写”的艺术手法分析。
练习二:
① 有人说孔乙己的命运中,“偷书”是其人生的转折。请阅读鲁迅短篇小说《孔乙己》全文,分析小说中人物命运的转折,完成表2—12。
表2—12
(续表)
② 将文本中的信息重新整理,并融入审美和论点层面的“手法效果”,撰写出一段关于“转折”的艺术手法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