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具体内涵
批判性思维运动是20世纪后期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重要内容,当时旨在为国家输送“思维强健”的人才。至今,批判性思维意识已经渗透到美国各级教育领域,甚至成为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影响世界。1962年,伊利诺伊大学的Robert Ennis教授率先描述了批判性思维:“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理性的、反省的思维。”[11]虽然宽泛,但这个说法指向了思维本质,即理性和深度。此后研究者不断对这个概念进行充实和发展,派别林立,观点繁杂,难以统计。
我们今天探究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时,可以参照Allen Ornstein在1995年提出的观点,将它划分成一般性思维能力、特定的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的精神三个方面。
一般性思维能力是构成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例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比较“硬实”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属于这一范畴。它们构成了思维的逻辑主干,不可或缺,但如果仅仅拥有这些能力,又未必能够完成所谓“批判性”。
这就引出了特定的思维技能。这类技能是对一般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补充。如果只具备一般性思维能力,结果也许是符合逻辑的,但未必有意义。这部分的技能相对抽象,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儒德老师多年前将其概括出八类:[12]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13]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③ 判断推理质量和逻辑一致性;④ 察觉出已经明说或未加明说的偏见、立场、意图、假设以及观点;⑤ 从多种角度考察合理性;⑥ 在更大的背景中检验适用性;⑦ 评定事物的价值和意义;⑧ 预测可能的后果。①
第三方面便是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对这一精神,我们会有一种熟悉感。美国哲学学会总结出的精神特质有:勤学好问、专注于探究、胸怀宽广、公正评价、自我纠正的愿望等。与IB制定的学习者素质(IB learner profile)不谋而合。IB实际上为各学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外部保障,确保教师在课程中渗透批判性思维理念。IB的课程设计是具备相关科学依据的。
虽然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说法众多,我们无法给出具体的定义,但希望以上的讨论能够帮助大家大致把握其内容、类别和方向。之后的讨论将会结合教学实例,让问题稍显明晰。(www.xing528.com)
2. 课程设计
20世纪以来,美国学界对于如何在学校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讨论和实验。初期的争论焦点在于“批判性思维如何教授”。一派认为批判性思维是独特的思维方式,有独特的规律、机理和推动策略,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因此应当将课程独立化;另一派认为思维无法成为一种普遍化应用的技能,必须将思维理念与具体学科课程融合,通过具体学科学习该学科的内容和方法。“正如专门化知识时代没有文艺复兴式的人物(精通所有知识的人),没人能对任何事物进行批判性思考。”②
近年来的趋势是“独立课程”与“融合课程”走向综合。既开设专门化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又在专门的课程中具体推进这一理念。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实践当数IB的课程设置。TOK(知识论)作为IB核心课程,就肩负了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意义,同时各科随同跟进,保证观念的专门化融合。多数国际学校的做法是学科教师兼任TOK教师,确保教学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在课程培养目标方面,著名学者Richard Paul提出的心智结构分类可以给予我们启示。他首先区分了“无批判性的人”和“有批判性的人”。“无批判性的人”是指不推敲事物与他人主张,全盘接纳者或凭借自己印象与好恶得出结论者。Paul进一步提出,“有批判性的人”可以分为“弱势者”和“强势者”。“强势者”已将批判性思维“内蕴于人的性格”,他们具备“洞察自身认知及情意过程的一连串整合的宏观逻辑技能”。学校的教育应当有阶段性,从无到弱,再到强。强势批判性思维应当成为学校长期的培育目标,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人格,获得相应的价值观与思维技能。
明确了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内涵和培养方向,TOK需进行独立课程的设计,我们接下来思考的问题自然是如何在IB的文学课中贯彻和融合批判性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