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第一节谈到IB大纲中并未强调文本以外的空间,但我们多次提及在IBDP阶段,教师有义务为学生补充这些不可缺失的知识,帮助其了解外部信息。从“文本外部”这个大概念出发,“人”和“世”的范围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
(1)作者其人和其世。
文学作品一般有“小”的语境(文本内部语境)以及“大”的语境(指向文本之外)。跳脱这些语境是难以看出作者真正的倾向的。例如,单看这句话:“女人是害人的东西。”
如果做文本分析,从中也找不出什么艺术手法,读者顶多交待一句“这句话是将女性物化”。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到这句话的来源是《阿Q正传》中叙事者对小尼姑的评价时,事情似乎就没那么简单了。原因是什么呢?上下文语境之外,同样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知道了这句话出自鲁迅,而我们又了解鲁迅本人的思想和背景。在这种“大”的语境之下,鲁迅本意当然不是物化女性,这句话自然而然变成了反语。
如果缺失语境,我们对于这句话甚至整个文本的主旨的理解可能都会出现偏差甚至悖反,我们也无法发现,“女人是害人的东西”这句话本身运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
所以,在IB学习中进行陌生文本的评论写作时,应先结合内外语境进行文本理解,这个过程不要让自己有太强烈的手法、技巧意识,有学者称之为“直感”,即“面对文本时的感觉”,接下来,才是根据理解挖掘文本中的技法。
按照这种思路做文本解读,明确理解方向后,手法也会变得丰富。但是太多的学生会被IB大纲评分标准中的“艺术手法”评分项绑架。在监考过程中,笔者常发现学生拿到试卷就开始在文本上勾画艺术手法,心中只能期盼他们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们对于鲁迅太过熟悉,但还有更多的作者我们不熟悉,或者自认为熟悉却不那么熟悉(例如王维)。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关注作者其人和其世,不掌握正确的方法,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理解。
(2)文学史的知识。
我们一直强调,文学作品一定要放在文学史的范围内去观照。总有一些超脱作者自我的东西在指引他们的创作,如果忽略这个要素,对文本的理解就无法深入。假设今天读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从文本入手,理解也至多是“小人物自身的压抑或庸常”;即使参考作者信息,似也无法更深一层。但是如果我们将文本还原回“新写实主义”文学之中,便会有更多发现:这部作品事实上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现实主义打破“宏大叙事”审美,转向平庸琐碎的现实日常生活。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眼光转向物质利益和世俗精神生活,写实小说便产生了。这些文学史知识的引入,能让我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www.xing528.com)
举一个更实际的例子。IBDP中文A:文学PAPER 1考试,近十年来频繁出现以“农民工”为主角的小说。这类小说未必进入教材,但却是改革开放时代之下不可忽略的一派文学。
文学史和时代相联系,我们很多学生很难理解这类试题,正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文学史知识。如果我们能够介绍“城乡二元冲突”“城市化带来的阵痛”等农民工文学中的固定主题,阅读和理解的障碍就可以扫除。文学史当然无法脱离时代,但它和时代的互动关系是多元的,不一定是直接反映,可能是反叛,也可能是辩证思考,当然也可能是其他形式。我们不能将文本和时代的关系简化,这也是之前强调过的。
(3)文学的常规和模式。
托马斯·福斯特提出文学具备“常规和模式”,这个概念跳脱了“时代”的限制,关注文学作品的共性。
它首先包括体裁的常规,例如,小说有篇章结构、视角限制等常规,诗歌有节奏、韵律等常规,每类常规可以总结出大致统一的表达方向。此外,也有跨体裁常规,例如,无论在哪种文明、哪种文体中,春天一般代表希望和新生,而黑暗一般代表悲伤和绝望。
我们所说的这两类常规都可以作为“知识”传授,从而构成自己的“文学阅读语言”。往更大处说,文学文本中往往存在“隐形的结构”,例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爱情电影作品都是童话中“王子和公主经过波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故事结构原型;而歌德的《浮士德》、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也都是西方文学经典的“与魔鬼交易灵魂”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隐形结构”往往潜藏得很深,需要我们敏锐的嗅觉。余华《兄弟》这部作品虽然在出版之初被批评为“粗俗”,但是事实上它具备艺术的完整性,它的情节结构可以在莎士比亚巨著《哈姆雷特》中找到对应关系,对比情况如图1—2所示。
图1—2
陈思和教授认为,李光头虽然无意,但客观上完成了“哈姆雷特式”的复仇,《兄弟》之下隐藏着一个“哈姆雷特”的故事原型。[7]读到这一层次,必须细致到“力透文本”。“细读”之下,知识记忆将文本与其他文本联通,形成“大文本”概念。一部作品可能因为“原型”的浮现,产生丰富的内涵和解读路径。从《兄弟》中,也许我们就此可以看到“宏大”和“壮烈”,或者看到反讽意味,但无论如何,文学的模式是必需的知识,可以深化我们的理解。
以上是对“知人论世”的讨论,从中可以明确一个事实:“知人论世”和“文本细读”彼此是一体的,“知人论世”需要聚焦具体文本,而“文本细读”也需要向外部空间 延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