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洲服务行业FDI潜在流入趋势

非洲服务行业FDI潜在流入趋势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2年间,非洲服务业FDI存量已增至4倍。尽管如此,非洲服务业FDI存量的占比仍低于全球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北非,服务业FDI存量已占到该区域总存量的逾60%。5非洲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南非服务业FDI流入势头强劲的重要原因,各国公司都寄希望于南非作为其区域扩张的基地。流入非洲电信业市场的FDI正逐渐增多,这一事实反映出了该领域消费支出的增加、不饱和市场的先发优势、居民对智能手机购买力的增强。

非洲服务行业FDI潜在流入趋势

服务业FDI在非洲地区FDI总存量中的占比最大。现有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2年间,非洲服务业FDI存量已增至4倍。尽管如此,非洲服务业FDI存量的占比仍低于全球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非洲服务业FDI虽然只集中于少数的几个国家,但截至2012年(最新可用数据的截止年限),其存量却占到区域内总存量的48%,是制造业占比(21%)的2倍之多,并远远超过第一产业的占比(31%)(见图2.1)。

图2.1 2012年按部门和次区域划分的非洲FDI流入存量(占区域或次区域百分比

资料来源:UNCTAD,FDI/MNE数据库(www.unctad.org/fdistatistics)。
注:2012年数据缺失时则用2011年数据代替。此处使用的数据样本分别占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数据总量的20%和68%。

已披露的绿地投资数据结果凸显了服务业FDI的重要地位:42014年,服务业在非洲地区引进的绿地投资项目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同时也是相关计划资本支出最多的行业。在2003年至2014年间,包括商品全面繁荣时期,有38%的计划资本支出和55%的项目数隶属于服务业绿地FDI项目,两项占比均高于制造业和第一产业。

非洲服务业FDI存量的分布具有集中性。在北非,服务业FDI存量已占到该区域总存量的逾60%。摩洛哥在努力追求其“非洲门户”定位的同时,正逐渐发展为北非地区的服务中心。位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市的“金融中心”现已颁布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并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入驻,包括法国巴黎银行、AIG集团、波士顿咨询公司、微软、福特等在内的各大知名公司纷纷将其地区总部设置于此。摩洛哥具备着吸引服务行业FDI的诸多有利因素,其中包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大量投资(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坚实的技术基础、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毗邻欧洲的优越地理位置等。

在摩洛哥,服务业的FDI存量已占到该国吸引FDI总存量的61%(450亿美元),在过去10年中始终是FDI存量的最大组成部分。2012年,摩洛哥国内约有29%的服务业FDI存量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其中电信业占了50%以上的比例),紧随其后的是房地产业(27%)和金融业(15%)。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中,南非的服务业发展最为突出。在过去的10年里,南非制造业的FDI存量较服务业已有所下降。截至2012年,仅金融业和商业服务业FDI就已占到南非FDI流入总存量的36%。若再纳入其他服务业部门,如交通运输业和零售业,其服务业的总体存量占比可达51%,而第一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却分别只占到31%和18%。两大金融业投资事件曾对南非乃至整个非洲的服务业FDI存量产生过巨大影响:一是2005年Barclays银行(英国)以330亿兰特(现价27亿美元)购买了南非联合银行超过50%的股份;二是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规模最大的银行)以367亿兰特(现价30亿美元)购买了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5

非洲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南非服务业FDI流入势头强劲的重要原因,各国公司都寄希望于南非作为其区域扩张的基地。除金融业之外,跨国公司也对南非的其他服务业部门进行了投资,例如在南非建立面向非洲地区的信息技术服务和呼叫中心(2014年印度Wipro公司便在此设立了1家软件公司)及酒店业投资(如Marriott公司于2014年完成了对Protea Hotel集团旗下116家酒店的收购)等。

与南非不同的是,尼日利亚所吸引的服务业FDI大多针对其当地市场。截至2012年,服务业FDI以300亿美元的存量占到该国吸引FDI总存量的39%。其中,金融业存量的占比最大,达到63%(这意味着外资银行尤其是非洲籍银行进入尼日利亚银行业零售市场的重要性),紧随其后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26%)和建筑业(9%)。

金融业在非洲服务业FDI存量中占有重要比例。截至2012年,非洲有超过50%的服务业FDI存量分布在金融行业,紧随其后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21%)和商业服务业(9%)(见图2.2)。旅游业FDI的占比虽然较大,但却分散于其他各个服务产业部门之中。服务业FDI的地位正愈发凸显,数据显示,2010—2012年间,非洲金融行业FDI流入量占区域FDI总流入量的11%。按绝对价值计算,非洲金融业FDI流入量在其服务业总流入量中的占比已从2001—2003年的30%(9亿美元)上升至2010—2012年的35%(34亿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其他部门(包括通信业)均表现出愈发显著的FDI增长。2001—2012年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的FDI存量已增至最初的4倍,从80亿美元提高到340亿美元。目前跨国公司普遍采取非股权的经营模式(NEMs),因此在非洲基础设施的融资与发展中,FDI仅占一小部分。尽管如此,FDI在这一领域的地位依旧愈发重要,例如在信息通信技术网络产业中,投资者便期望借助FDI的方式获取不断增长的消费者市场。

图2.2 2001年和2012年按产业划分的非洲服务业FDI存量(十亿美元以及占非洲服务业FDI流入存量比重)

资料来源:UNCTAD,FDI/MNE数据库(www.unctad.org/fdistatistics)。
注:2012年数据缺失时则用2011年数据代替。

流入非洲电信业市场的FDI正逐渐增多,这一事实反映出了该领域消费支出的增加、不饱和市场的先发优势、居民对智能手机购买力的增强。同时反映出宽带、4G以及光纤等配套技术的推广。电信公司对其手机信号塔资产的剥离出售是电信业FDI流入非洲的另一主要因素(见专栏2.1)。

专栏2.1 非洲地区手机信号塔资产的出售的交易

近年来,MNT、Bharti Airtel和Orange SA公司先后变卖了其在非洲的大部分信号塔网络设施,以降低持有和维护的费用支出。在非洲,由信号塔和相关基础设施所引发的费用支出可占到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总支出的逾60%。6信号塔运营成本高昂的主要原因在于电力的短缺,运营商为此必须配备足够的备用发电机和安保人员。此外,非洲电信运营商可赚取的人均用户收益也普遍较低。当信号塔被售予第三方公司之后,一座信号塔便可同时托管给包括移动运营商和网络供应商在内的多个承租人。HIS公司(高盛领衔的财团对其部分控股)是非洲目前最大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供应商,自2012年起已收购MTN公司在卢旺达、赞比亚、喀麦隆和科特迪瓦的近3000座信号塔。与此同时,Airtel公司也与HIS公司签订了10年的可续合约,同意将其在赞比亚和卢旺达的1100多座信号塔售后回租。至此,HIS公司已掌管非洲地区超过21000座的信号塔资产。

资料来源:UNCTAD,基于媒体资源。

作为推进网络互联建设的典型企业,仅2014年Bharti集团(印度)在尼日利亚和乌干达两个国家就开展了11个绿地投资项目,加之其在另外13个非洲国家的已有投资项目(包括布基纳法索、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加纳、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刚果共和国、塞舌尔、塞拉利昂、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赞比亚和乌干达),该集团希望借此建立覆盖整个非洲地区的Wi-Fi网络。

在2014年非洲地区已披露的新建FDI项目中,非洲籍投资者的计划资本支出占全球总计划支出的31%,且约有21%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项目是由非洲投资者开展的。作为主要投资者,南非的MTN公司于2013年在科特迪瓦、加纳、斯威士兰和乌干达等国建立了数据中心销售办事处和4G网络工程。毛里求斯电信公司的投资表现同样十分抢眼:2013年,Smile Telecoms和Liquid Telecom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设立了诸多新建FDI项目,旨在打造一个跨国性4G和光纤网络。

近年来,非洲电力、燃气和自来水行业吸引了大量的FDI流入,虽然该行业的FDI存量尚不突出,但其流入量在2010—2012年已占到非洲服务业FDI总流入量的9%。这反映了非洲政府希望以公私合营的模式(PPPs)提供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发展金融机构也更愿意通过混合融资和杠杆融资的方式资助这些行业的FDI项目。

非洲服务业跨国公司正在加大区域内投资。由附属公司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非洲服务业跨国公司在许多产业(包括金融、基础设施和贸易等)进行了区域内的布局。UNCTAD7对500多家非洲服务业跨国公司的约2700家海外附属公司进行了统计,其中的50%均设立于其他的非洲国家。目前已有60多家基础设施和贸易类的跨国公司拓展至海外,足见市场对相关服务的需求之大。在贸易领域的265家附属公司中,有3/4设立于非洲内部,在基础设施产业中则有2/5位于非洲区域。金融服务业的跨国公司也同样会注重自身在本国和区域内的投资布局。日益增长的非洲消费者市场、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金融企业的区域化发展定位,都是导致非洲内部地区间投资流量增加的重要因素(见专栏2.2)。

专栏2.2 非洲内部地区间服务业FDI对当地金融产业发展的贡献

非洲内部地区间FDI已成为推动当地金融产业,特别是银行零售服务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Krüger and Strauss,2015)。2003—2014年初,金融服务业在非洲区域内的绿地投资项目中约占50%,其中有38%属于银行零售业,5%属于保险业。(www.xing528.com)

肯尼亚的Kenya Commercial Bank、Guaranty Trust Bank和Fina Bank,尼日利亚的United Bank for Africa以及南非的FirstRand and Standard Bank,都是在非洲内部金融业FDI的重要投资者。目前,这些银行已显著扩张了自身的服务区域:Standard Bank(总部南非)现已辐射非洲20个国家,Ecobank(总部设于多哥的一家泛非洲银行)的服务范围更是高达39个国家,而United Bank for Africa(总部尼日利亚)也已覆盖了19个国家。以Banque Marocaine du Commerce Extérieur和Libya Foreign Arab Bank为代表的北非银行也同样进行着强劲的区域性扩张。非洲银行业的扩张行为大多开始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例如,Standard Bank(总部南非)已将自身的全球业务售出以便集中开展非洲业务,其目标是成为一家非洲的区域性银行。

UNCTAD数据库中有关海外附属公司的数据(参考Bureau van Dijk’s Orbis数据库)显示,总部设于非洲的114家金融业跨国公司共建立了465家海外附属公司,其中的3/4均位于非洲内部。资料来源:UNCTAD。

服务业FDI极有可能成为非洲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作为服务性贸易中提升附加值的组成部分,服务业FDI已成为帮助非洲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途径。同时,服务业FDI融资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尤为重要。《世界投资报告2014》中指出,非洲地区的主要投资缺口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两大产业。因此对于非洲的政策制定者来说,吸引服务业FDI能力的增强将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与此同时,非洲各国还应确保其所提供服务的持续可负担性和可及性。

资料来源:UNCTAD。
注:图中所示各区域的边界、名称以及所使用的命名方式并未受到联合国的官方认可和接受。

图A 2008—2014年FDI流入(十亿美元) 图B 2008—2014年FDI流出(十亿美元)

表A 2013—2014年绿地投资项目的行业分布(百万美元)

表B 2013—2014年绿地投资项目的地区/国家分布(百万美元)

表C 2013—2014年跨国并购的行业分布(百万美元)

表D 2013—2014年跨国并购的地区/国家分布(百万美元)

尽管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增速已有所放缓,但其FDI流入量却依旧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2014年,区域内FDI总流入量上升10%,达到3810亿美元的历史高位。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再度成为世界最大的FDI接受地。从次区域来看,流入东亚的FDI上涨了12%,达到2480亿美元;流入东南亚的FDI增长了5%,达到1330亿美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正在逐步加强,跨国公司在这一领域提供了大量投资,其中以网络设备制造商的投资最为突出。

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FDI接受国。2014年中国FDI流入量增长了约4%,达到1290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服务业FDI流入量的增加,突出体现在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服务业。然而制造业的FDI流入量却有所减少,尤其是那些容易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的制造业部门。中国服务业的FDI流入量于2011年首次超过制造业。2014年,服务业FDI流入量在总流入量中的占比攀升至55%,制造业则下降至33%。纵观投资于中国的几大重要经济体,2014年韩国的投资额增长了30%,欧盟也略有增加。相比之下,日本和美国的投资额却分别下降了39%和21%。

2014年,中国FDI流出量创造了1160亿美元的新高,同比增长15%,增速依旧快于FDI流入量。海外收购已越来越成为中国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扩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的短短几个月内,中国安邦保险集团便进行了6项跨国并购,先后接管了美国纽约的Waldorf Astoria Hotel(19.5亿美元),比利时的FIDEA Assurances(收购价格尚未公开)和Delta Lloyd Bank(2.19亿欧元),荷兰的Vivant Verzekeringen(1.71亿美元),韩国的Tong Yang Life(10亿美元)以及Blackstone集团位于纽约的一座26层办公大楼。由于“一带一路”战略政策(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中国对外FDI——尤其是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产业的FDI,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香港新加坡的FDI流入增速差异较大。2014年,中国香港的FDI流入量增加了39%,至1030亿美元。这一强势增长得益于以股权投资方式进行的大型跨国并购的激增,例如Temasek Holdings(新加坡)以57亿美元收购了屈臣氏集团(香港)25%的股份,OCBC Bank(新加坡)以48亿美元收购了香港永亨银行等。中国大陆投资者是此次增长的另一重要推动力。2014年,来自中国大陆的跨国公司在香港并购市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举例来说,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40亿美元收购了Novel集团旗下Noble Agri公司的51%股份,母公司Novel集团的总部位于香港,主要从事农、矿业产品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业务。在绿地投资方面,2014年InvestHK的数据显示,中国公司的新建FDI项目已占到香港地区此类项目总数的1/5。8与香港相比,同为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却只吸引了680亿美元的FDI,增长比率低至4%。

东南亚各经济体的FDI表现大有不同。新加坡仍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FDI接受国。除新加坡之外,东南亚其他一些经济体的FDI流入量也都有所增加。2014年,印尼吸引了230亿美元的FDI,同比增长20%。股权投资的增加(尤其在2014年第3季度)大大推动了印尼FDI流入量的上升。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其外来资金大多流入以下目标产业:采矿业、食品业、交通和电信业、金属、机械电子产业及化工制药业。此外,印尼的前5大投资来源国依次为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荷兰和英国。

2014年越南的FDI流入量增长了3%。2014年11月,越南政府决定将于2015年提升本国的最低工资限额,提升幅度为15%。与15年前相比,其全国范围内的名义最低工资已增长了17倍。虽然越南较之中国仍具有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但其迅速提升的工资水平已大大削弱了这一优势,许多小型投资者或将减少对越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9

与越南邻近的东南亚低收入国家,均在劳动力成本上比越南更具优势。因此,效率寻求型的制造业FDI纷纷流入此类国家,其中不乏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例如2014年11月,Taekwang and Huchems集团(韩国)宣布在缅甸迪拉瓦经济特区投资6亿美元以制造化学及相关产品。然而事实也表明,劳动力成本并不是影响FDI流向的唯一因素——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老挝和缅甸,两者的人均FDI流入量均远低于越南(见图2.3)。

图2.3 2012—2014年新东盟四国(越、柬、老、缅)最低月工资水平及人均年FDI流入

资料来源:UNCTAD、越南政府和Aisa Briefing公司相关信息。a:越南工资数据仅包含城镇及周边地区。
注:CLVM=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