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留声机和唱片工业介入戏曲,使得第三类型戏曲——“唱片上的戏曲”,与“舞台上的戏曲”、“文本上的戏曲”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不仅为票友和戏曲从业者提高演唱水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有力地推动了戏曲艺术在市民阶层的普及。同时,唱片公司、唱片刊物、电台广播的运作,又产生了近代戏曲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接受的新形式。[1]
21世纪,随着文化消费的多元选择,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戏曲艺术日渐凋零,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媒体的报道令人触目惊心:
1959年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有368种,2013年下降到286种,以一年超过一种的速度在消亡。现存剧种中,有74个仅有一个职业剧团或民间班社,正处于“濒危”境地。相当一批数量的剧种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www.xing528.com)
与之境遇相似的,则是在21世纪网络经济的肆意扩张下,唱片业也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据中国唱片总公司(下文简称“中唱”)上海分公司夏长铨副总经理介绍,原先公司下属厂家有员工1500名左右,现在仅存员工80名左右,其生产规模的萎缩,由此可见一斑。公司的钱益均工程师向笔者介绍,目前,中唱上海分公司的版库中,有不少戏曲唱片,其演唱者、剧种都登记在册,但是由于唱片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或未进行数字化采录,故这些“唱片上的戏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若不及时保护修复,这些声音也许就此绝迹。但如果这些昔日的声音得以重现,那么对于戏曲振兴和学术研究都有较大的意义。
怀着对戏曲研究的神圣感与使命感,笔者多次赶赴中唱上海分公司、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图书馆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以掌握第一手材料,并着重以中唱上海分公司为例,介绍其保护、采录与整理民国戏曲唱片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对戏曲唱片的保护献上一得之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