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戏曲唱片研究:探索唱段形式的严谨性

上海戏曲唱片研究:探索唱段形式的严谨性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荀慧生唱片唱段形式的严谨性主要表现在唱片时间严谨、没有重复唱段和唱片整体质量高三个方面。《玉堂春》中的苏三、《杜十娘》中的杜十娘、《红楼二尤》中的尤二姐等一个个受侮辱迫害的女性,由荀慧生演来,无不令观众一掬同情之泪。演员和所扮演的角色,此时已融为一体。(尤三姐)唱替人家受门户百无聊赖,镇日里坐香闺愁上心来。[218]荀慧生在录制《红楼二尤》这个唱段时,一人分饰二角,

上海戏曲唱片研究:探索唱段形式的严谨性

荀慧生唱片唱段形式的严谨性主要表现在唱片时间严谨、没有重复唱段和唱片整体质量高三个方面。

第一,唱片时间严谨。每张唱片都有一定容量的限制,早期的唱片1面时间仅限于3分钟,稍晚一点的唱片也没有1面超过4分钟的。荀慧生的86面唱片中,唯有一张1931年6月17日于高亭公司灌制的《棋盘山》【西皮二六】,唱完“诈败佯输败了阵”后少了一句“腿儿”,除此之外都是完整的唱段。可见荀慧生对灌制唱片从态度上讲是非常重视的。这一点与梅兰芳余叔岩相似,据说都是在每次灌片前,准备阶段就算好时间,因此没有超时没录完的现象出现。虽然没有超时,但在荀慧生的回忆里有一次时间有富余没录够,请马富禄现编现唱了4句[212],也算是一段小插曲吧。

第二,没有重复唱段。荀慧生的86面唱片里不仅没有一段重复的唱段,而且就连一句重复的唱句都没有,这与“四大名旦”其他三位不同。之所以有重复唱段不外乎以下四种原因:1.可能是对以前灌制的唱段不满意;2.艺术向前发展,同一唱段的唱腔有了变化;3.由于录音技术的原因前一次没录完,再录一次完整的;4.片段性质的唱段接口的地方也容易重复。荀慧生的唱片没有出现重复,也可以说明几个问题:1.荀慧生对唱段的选择安排非常谨慎,充分利用有限的录音时间展示自己的唱念艺术;2.荀慧生的唱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能除了尺寸、劲头或者由于录音对唱腔作了细微调整外,唱腔本身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不需要反复录制;3.荀慧生旨在利用好每一次灌制唱片的机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使听众每次都看到不同的荀慧生,从而自己的艺术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荀慧生老唱片整体质量高。由于荀慧生对灌片剧目的精心选择、对灌片时间的细致把握,以及如果录制效果不满意,荀慧生还会要求重录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荀慧生86面唱片的质量都非常高,无论是作为观摩欣赏,还是作为学习研究,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所以王家熙先生说“这些荀先生早、中期艺术生活仅存的音响史材,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了解、学习、研究荀派艺术必备的宝贵资料”[213]

博采众家之长,是一个杰出艺人必备的素质。荀慧生幼年时走南闯北的人生经历,以及唱梆子花旦时积累的舞台经验,更是让他对打破局限、广收博采有着深刻的体悟。荀慧生在传统唱腔、唱法的基础上,结合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广泛吸收其他行当的唱腔,甚至从昆曲、梆子、汉剧、川剧等地方剧种及歌曲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为京剧旦角的声腔艺术增添了魅力和光彩。荀慧生的艺术造诣远不止于此,吴小如认为荀慧生真正的精髓在于“曲绘出受到不同委屈、不同厄运的各阶层妇女的内心活动,并把这种抑郁苦闷的精神状态展现在舞台上,用来感染观众,激起观众对这些在旧社会中卑微不足道的弱女子的深刻同情,从而深刻认识到旧社会的妇女究竟处于一种如何可怜可悲的处境”[214]。《玉堂春》中的苏三、《杜十娘》中的杜十娘、《红楼二尤》中的尤二姐等一个个受侮辱迫害的女性,由荀慧生演来,无不令观众一掬同情之泪。

先以《玉堂春·会审》为例,百代钻针片有一张【导板】接【回龙】接【三眼】的《会审》,从“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唱到“在院中住了整九春”;高亭红心钢针片又录制了一张【二六】转【快板】的唱段,从“打发公子回原郡”起,至“花谢时怎不见蜜蜂儿行”止,在【二六】唱至“犯妇本当不招认,皮鞭打断有无数根”时,荀慧生独创性地在这两句中加了句“哎呀我的大老爷”,其他伶人均无此唱法。究其原委,荀慧生认为,当无辜横遭陷害的苏三被藩、臬两人问到“打死你也不该招认”时,将是多么悲愤!因而就觉得在前一句下面有必要加一个“我的大老爷!”下面再紧接唱:“皮鞭打断无数根!”而且按腔时,一定要和整段“流水”板的节奏取得一致,气韵不能断。[215]1929年,荀慧生在蓓开公司录制了《会审》中的一段【散板】,同年,在大中华唱片又录了一段【西皮慢板】转【原板】,荀氏对每句唱腔均重新进行打磨,使这出折子戏焕然一新。

【慢板】、【原板】是《会审》的主要唱段,在唱词选择、唱法处理上我亦有不同之处。在【二黄原板】中有一句词是:“在神案之下叙一叙旧情”(梆子是唱“在周仓足下叙一叙交情”)。我为了表现苏三对暧昧的事难以出口,所以在最后两个字的唱法上借用了梆子的腔调,把“旧”字按滑字处理,“情”字也唱得很轻。会审结束时,苏三下场的两句【摇板】是:“悲悲切切出察院,看他把我怎样行。”我唱的是“悲切切哭出了都察院,恼恨公子太无情。”经过会审知道苏三确实有冤,就应宽恕她,况且王金龙又是苏三知心的情人,所以苏三埋怨王金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216]

《杜十娘》和《红楼二尤》中的两个唱段,荀慧生唱来也是别具情愫:

【西皮导板】海誓山盟都成幻,【散板】好姻缘反作了恶姻缘。波光浩浩如素练,【快板】顷刻冤魂化杜鹃。错错错,休埋怨,当初何不辨愚贤?情丝万缕连还断,皱锁蛾眉我无话言。(1929年开明唱片)[217]

荀慧生唱《杜十娘》中的【西皮导板】,一字一板,不耍腔、不拖长;从“好姻缘”开唱,头几下锣,一下一下断开了打,由慢而快,由快而急,锣一住,顶板就唱。唱“顷刻冤魂化杜鹃”一句起,给听众以凝视汹涌江水的感觉;唱“错错错,休埋怨”一句,三个“错”字,一个比一个高而有力,表演时以手掌在身前顿三下,朝后退一步;唱“当初何不辨愚贤”一句,脸上充满痛苦回忆的表情,随即垂下眼睛。演员和所扮演的角色,此时已融为一体。录音结束时,站立一边,垂首无语。

尤三姐)唱【四平调】替人家受门户百无聊赖,镇日里坐香闺愁上心来。那一日看戏文把人恋爱,你看他雄赳赳一表人才。回家来引得我春云叆叇,女儿家心腹事不能够解开,也只好按心情机缘等待,不如你聪明人遇事和谐

(尤二姐)唱【二黄快三眼】贤姐姐怎知我心头悔恨,悔当初大不该嫁与侯门。到今日才晓得妇人心狠。可怜我只落得有话难云!诉不尽心中的苦珠泪滚滚,【散板】想必是我的儿他又要复生。后悔当初一念差,不该失足做墙花。王熙凤殷勤都是假,平姑娘的仁义就胜于她。(1933年百代唱片)[218]

荀慧生在录制《红楼二尤》这个唱段时,一人分饰二角,既要唱花旦应工、爽朗活泼的尤三姐,又要唱闺门旦应工、善良柔弱的尤二姐,尤其考验演员功力。尤三姐的几句【四平调】,抒发她不满周围环境的幽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一日把人恋爱”中的“那一日”,三字声韵要平漫拖长,“爱”字用小腔,表现情意缠绵;唱“你看他雄赳赳一表人才”时,“雄”字要顿一下,“赳赳”二字,行腔时“赳”的尾音是“欧”字韵,不能出现垫字;后几句则要突出尤三姐怀春之心,以及心事被人窥破时的羞臊之情。

荀慧生为尤二姐设计的唱段,哀怨缠绵,要随着唱词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唱法。对平儿,尤二姐充满信任和感激,唱出“贤姐姐怎知我心头悔恨”;唱“后悔当初一念差”时,二姐已经服毒,药性发作,由平儿搀出,目瞪王熙凤,不顾一切唱出“王熙凤殷勤都是假”,再面向贾琏,语带感恩,“平姑娘的仁义就胜于她”。这几句唱,人物情绪波动起伏,节奏也时快时慢。尤二姐的隐忍,尤三姐的活泼,被荀慧生刻画得入木三分,把握得恰到好处,听众眼前有很强的画面感。

荀慧生虽在“四大名旦”之中名列末尾,但是他在演艺上的精湛水准,及其艺术理论上的归纳总结,已渐渐为人们所重视,“荀学”的构建也被列上了议事日程。荀门弟子人才济济,老一辈的有宋德珠李玉茹、童芷苓、赵燕侠等,如今仍然活跃在教学岗位的有孙毓敏、刘长瑜等名角。荀慧生之子荀令香、女儿荀令莱为继承和弘扬荀派作出了不少贡献,而荀慧生的老唱片亦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作用。

荀慧生老唱片年表[219]

续 表

续 表

【注释】

[1]郑剑西《二簧寻声谱续集·屠序》,大东书局,1933,第1页。

[2]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第四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第143—145页。

[3]李元皓《京剧老生旦行流派之形成与分化转型研究》,台北“国家出版社”,2008,第62页。

[4]同上书,第26页。

[5]谷曙光《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第13页。

[6]见李婷《975张京剧老唱片入藏沪上》,《文汇报》2015年11月25日。

[7]据笔者了解,京、沪两地的京剧唱片大约有12万面左右。

[8]容世诚《粤韵留声——唱片工业与广东曲艺(1903—1953)》,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6,第8、24页。

[9]刘国雄、王炬主编《唱片百年:纪念中国唱片100周年》,中国音像协会出版,2005,第201页。

[10]玄郎《新新舞台之阵营》,《申报》1912年11月11日,转引自《〈申报〉京剧资料选编》,上海文化局、《上海京剧志》编辑部,1994,第77页。

[11]齐如山《谈四角》,《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177—178页。

[12]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转引自蒋锡武主编《艺坛》第六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141页。

[13]“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同样还是唱片收藏家。梅兰芳就谈到老友言简斋介绍周志辅先生送他500多张珍贵老唱片的事,由此可见一斑。见梅兰芳《漫谈运用戏曲资料与培养下一代》,《戏剧报》1961年10月28日。

[14]梅兰芳《漫谈运用戏曲资料与培养下一代》,《戏剧报》1961年10月28日。

[15]同上。

[16]梅兰芳《梅兰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第249—250页。

[17]苏少卿《五大名票》,《苏少卿戏曲春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第135页。

[18]徐兰沅《从前的腔调》,蒋锡武主编《艺坛》第六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290页。

[19]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404页。

[20]陈彦衡《旧剧丛谈》,张次溪主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866页。

[21]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398—399页。

[22]许姬传《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第151页。

[23]以上内容参考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第414—416页。

[24]刘菊禅《谭鑫培全集》,《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八辑,学苑出版社,2008,第21—25页。

[25]本目录参照王家熙《谭鑫培七张半唱片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蕴》,《王家熙戏剧论集》,中西书局,2014,第66—68页。

[26]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399页。

[27]絜厂《忆旧》,《立言画刊》3月16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418页。

[28]劼劼庵《谭谭上海评戏大家》,《梨园公报》1940年8月17日,转引自蒋锡武主编《艺坛》第六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334页。

[29]谷曙光《京剧唱片学中的珍稀史料——〈北京唱盘〉研究》,《戏曲艺术》2015年第2(5)期。

[30]蝂芹《汪、谭、孙遗音新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1ec920100tful.html。

[31]王家熙撰写发表《谭鑫培七张半唱片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蕴》的时间为1998年,先生本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在录制年代前面均加了“约”字,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钦佩。

[32]蝂芹《汪、谭、孙遗音新考(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1ec920100trtk.html。

[33]下文再提起“这六张半”,还是以柴俊为编写的《京剧大戏考》中的1912年录音时间为准。

[34]梅兰芳《漫谈运用戏曲资料与培养下一代》,《戏剧报》1961年10月28日。

[35]同上。

[36]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400页。有关场面的问题,下一章节还将进行详细论述。

[37]许姬传《京剧从竞争比较中提高》,《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第178页。

[38]穆辰公《伶史》,《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8,第31—32页。

[39]刘菊禅《谭鑫培全集》,同上书,第26页。

[40]廖奔《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第211—212页。

[41]同上书,第183—185页。

[42]徐兰沅、唐吉《我的操琴生活——徐兰沅口述历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第74页。

[43]倦游逸叟《梨园旧话》,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814页。

[44]陈彦衡《旧剧丛谈》,同上书,第873—874页。

[45]秋文《古中国的歌——京剧演唱艺术赏析》,宝文堂书店,1988,第106—107页。

[46]同上书,第59页。

[47]徐兰沅、唐吉《我的操琴生活——徐兰沅口述历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第78—79页。

[48]秋文《古中国的歌——京剧演唱艺术赏析》,宝文堂书店,1988,第82—83页。

[49]王梦生《梨园佳话》,《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8,第137页。

[50]同上书,第146页。

[51]同上书,第158—159页。

[52]同上书,第133—134页。

[53]同上书,第129页。

[54]徐兰沅、唐吉《我的操琴生活——徐兰沅口述历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第21页。

[55]谭元寿《谭门艺语》,《京剧谈往录续编》,北京出版社,1988,第245页。

[56]沈正元《谈腔》,《立言画刊》1938年4月1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171页。

[57]倦游逸叟《梨园旧话》,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819页。

[58]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401页。

[59]梅社编《梅兰芳》,《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五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第61页。

[60]齐如山《谈四角》,《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192页。谭鑫培之所以未能再多录制些唱片,其原委并非其本人问题。大致情况如下:谭鑫培在新舞台演出成功颇为轰动,众人央浼老谭再灌几张唱片,谭鑫培也同意了。罗亮生与任子木前往百代公司找华人经理张长福商议,结果张认为得不偿失,怕灌制新唱片会影响旧唱片销路,故未应允。详情见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401页。

[61]张刚《追溯“声音现场”——从“四五花洞”谈起》,“声影中的戏曲:京剧老唱片、老电影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14年12月。

[62]许姬传《谭鑫培的影片、蜡筒、唱片》,《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第151页。

[63]王家熙《谭鑫培七张半唱片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蕴》,《王家熙戏剧论集》,中西书局,2014,第69页。

[64]王家熙《谭鑫培七张半唱片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蕴》,《王家熙戏剧论集》,中西书局,2014,第69页。

[65]许姬传《我的老师陈彦衡》,《许姬传艺坛漫录》,中华书局,1994,第183页。

[66]许姬传《我所知道的陈彦衡老师》,《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258页。

[67]许姬传《陈彦衡对谭鑫培的评价》,《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第143页。

[68]郑剑西《二簧寻声谱续集》,大东书局,1933,第21页。

[69]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2—3页。

[70]郑剑西《二簧寻声谱续集》,大东书局,1933,第20—21页。

[71]沈正元《战太平》,《立言画刊》1938年11月19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63页。

[72]王家熙《谭鑫培七张半唱片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蕴》,《王家熙戏剧论集》,中西书局,2014,第70页。

[73]许姬传《唱戏与教戏的矛盾——徐兰沅对谭鑫培的评价》,《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第162页。

[74]沈正元《失街亭》,《立言画刊》1939年5月6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193页。

[75]徐兰沅、唐吉《我的操琴生活——徐兰沅口述历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第22页。

[76]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2页。

[77]王庾生《京剧生行艺术家浅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第39—40页。

[78]苏雪安《京剧前辈艺人回忆录》,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第31页。

[79]许姬传《精雕细刻的〈空城计〉——入帖与出贴》,《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第166页。

[80]郑剑西《二簧寻声谱续集》,大东书局,1933。

[81]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2页。

[82]郑剑西《二簧寻声谱续集》,大东书局,1933。

[83]许姬传《谭鑫培的影片、蜡筒、唱片》,《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第151页。

[84]许姬传《我所知道的陈彦衡老师》,《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245页。

[85]王家熙《谭鑫培七张半唱片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蕴》,《王家熙戏剧论集》,中西书局,2014,第71页。

[86]陈彦衡《旧剧丛谈》,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862页。

[87]陈彦衡《旧剧丛谈》,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851—852页。

[88]陈彦衡《旧剧丛谈》,同上书,第852页。

[89]沈太侔《宣南零梦录》,同上书,第806页。

[90]陈彦衡《旧剧丛谈》,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865页。

[91]《曾言谈戏》,《申报》1912年11月14日,转引自《〈申报〉京剧资料选编》,上海市文化局、《上海京剧志》编辑部,1994,第80页。

[92]陈彦衡《旧剧丛谈》,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867—868页。

[93]聊公《鼓琴之争雄——场面上之新趋势》,《立言画刊》1943年12月2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下)》,学苑出版社,2009,第1237页。

[94]何时希《梨园旧闻》,《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535页。

[95]《凌霄汉阁剧话——“兰”、“岩”不能合作》,《立言画刊》1943年11月27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下)》,学苑出版社,2009,第1075—1076页。

[96]郑剑西《二簧寻声谱续集》,大东书局,1933,第22页。

[97]许姬传《谭鑫培的影片、蜡筒、唱片》,《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中华书局,1985,第152—153页。

[98]王家熙《谭鑫培七张半唱片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蕴》,《王家熙戏剧论集》,中西书局,2014,第72—74页。

[99]见蝂芹《汪、谭、孙遗音新考(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1ec920100trtk.html。

[100]苏雪安《京剧前辈艺人回忆录》,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第185—186页。

[101]《中国京剧史(中卷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第1131页。(www.xing528.com)

[102]许锦文等编著《余叔岩与余派唱腔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目录第1—2页。另中国戏曲学院何毅先生经过严密考证,还锁定了余叔岩各期唱片灌制的具体月日:余叔岩在百代灌录唱片,其筹备期到灌制完毕,历经4个月之久。具体灌制时间是1925年5月16日,高亭一期的唱片灌制时间是1925年11月11日晚,长城公司灌制唱片的时间则为1932年2月25日,而国乐公司唱片的灌制时间则为1939年11月19日晚。见何毅《余叔岩灌片略考》,《历史与未来:戏曲唱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年12月。

[103]梅公《梨园记琐——余叔岩成功史》,《〈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305页。

[104]陈维麟《余叔岩生平回忆片段》,《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第164页。

[105]石印本《余叔岩》点校整理本,转引自谷曙光《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第311页。

[106]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397—398页。王安祈先生在《坤生孟小冬》一文中却采用了这个说法,将灌制唱段锁定为《空城计》《托兆碰碑》和《庆顶珠》,并将“小小余三胜”灌音的时间推迟至1906年,也就是余叔岩17岁时。同时指出这几张未正式出版的三张唱片为其所珍藏。由于笔者未得以亲见,故在此暂付阙疑。见王安祈《性别、政治与京剧表演文化》,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1,第85页。

[107]杜军民《早期中文唱片概述(1889—1949)》,郭明木等主编《华南老唱片收藏爱好者联谊会文集》,内部发行,2010,第40页。

[108]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第519页。

[109]吴小如《“小小余三胜”的唱片》,《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153页。

[110]蝂芹《余叔岩收灌唱片始末小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f1ec920100et0r.html。署名小余三胜《碰碑》(与竹卿《滑油山》合为一张)的唱片现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据中国戏曲学院何毅先生介绍,该片无武场伴奏,文场仅一把胡琴,且半截“调弦”,极不和谐,演唱者功力也与上述几张相差甚远,疑为代灌假托,所灌年代应属同时期产物。何毅《余叔岩灌片略考》,《历史与未来:戏曲唱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年12月。

[111]刘曾复《余叔岩成名之路》,《刘曾复京剧文存》,学苑出版社,2013,第14页。

[112]相关内容见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401—402页。

[113]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第407页。

[114]余叔岩高亭灌片一事,见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同上书,第407、408页。

[115]《刘曾复京剧文存》,学苑出版社,2013,第135页。

[116]梅花馆主《与半老书生谈余叔岩灌音》,《半月戏剧》1943年6月第四卷第十期。

[117]千里《聆孟小冬速记——〈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立言画刊》1943年7月22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下)》,学苑出版社,2009,第1164—1165页。

[118]《一派传人余叔岩逝世——故都菊坛益感凋落》,《立言画刊》1943年5月22日,同上书,第1016页。

[119]黄正勤《张学良谈余叔岩》,蒋锡武主编《艺坛》第六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54页。

[120]本目录素材源于许锦文等编著《余叔岩与余派唱腔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121]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中华书局,2014,第39页。

[122]沈正元《洪羊洞》,《立言画刊》1938年2月4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127页。

[123]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27页。

[124]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中华书局,2014,第36页。

[125]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27页。

[126]陈墨香《余叔岩遗事及其世系》,《立言画刊》1943年5月29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下)》,学苑出版社,2009,第1024页。

[127]陶君起《试谈余叔岩先生在京剧唱腔上的创造》,蒋锡武主编《艺坛》第五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第267—268页。

[128]一得轩主《现代伶人小史——余叔岩》,《立言画刊》1939年11月11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333—334页。

[129]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26页。

[130]秋文《古中国的歌——京剧演唱艺术赏析》,宝文堂书店,1988,第109页。

[131]步堂《漫谈余叔岩的咬字与唱法》,《立言画刊》1940年6月8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475—476页。

[132]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25—26页。

[133]同上书,第27页。

[134]朱书绅《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8,第317页。

[135]步堂《漫谈余叔岩的咬字与唱法》,《立言画刊》1940年6月8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475页。

[136]师古《为余派须生进一言》,《立言画刊》1940年12月7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576页。

[137]侯喜瑞、张胤德《学戏和演戏》,《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第416页。

[138]刘曾复著、屠楚材编《京剧新序》,学苑出版社,2008,第15页。

[139]秋文《古中国的歌——京剧演唱艺术赏析》,宝文堂书店,1988,第208页。

[140]吴小如《马连良及其老唱片》,《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第238页。

[141]欧阳中石《京剧艺术家奚啸伯先生艺史漫录》,《京剧谈往录续编》,北京出版社,1988,第280页。

[142]吴小如《吴小如戏曲随笔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264页。

[143]步堂《听孟略记》,1939年10月21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下)》,学苑出版社,2009,第321页。此时的录音与1947年的录音是两个版本,特此说明。

[144]孙盛云《学艺演戏忆当年》,《京剧谈往录四编》,北京出版社,1997,第83页。

[145]谷曙光《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第391页。

[146]吴小如《孟小冬〈搜孤救孤〉的唱念艺术技巧》,《吴小如戏曲随笔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214—215页。

[147]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第228页。

[148]张聊公《听歌想影录》,同上书,第233、235页。

[149]梅花馆主《悼言菊朋》,《申报》1942年6月27日,转引自《〈申报〉京剧资料选编》,上海市文化局、《上海京剧志》编辑部,1994,第584—585页。

[150]无名氏《名伶访问记——言菊朋》,《立言画刊》1941年9月13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下)》,学苑出版社,2009,第782页。

[151]张伟品、吴焕编著《言派唱腔琴谱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此数据来源于本书的编选说明。此外,笔者曾亲自向编著者张伟品教授求教,他曾在2005年撰写过《言菊朋的唱片》一文(见《中国京剧》2005年第7期),当时的数据为144面,现在多出的1面,据证实为徐碧云、言菊朋二人在蓓开公司灌录的《骊珠梦》。

[152]梅花馆主《悼言菊朋》,《申报》1942年6月27日,转引自《〈申报〉京剧资料选编》,上海市文化局、《上海京剧志》编辑部,1994,第585页。

[153]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402—415页。

[154]张伟品《言菊朋声腔艺术论稿》,张伟品、吴焕编著《言派唱腔琴谱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第1页。

[155]丁秉鐩《孟小冬与言高谭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第74页。

[156]薛观澜《我亲见的梅兰芳》,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第70页。

[157]同上书,第73页。

[158]原载《北京画报·戏剧专刊》1932年9月10日,转引自张伟品《言菊朋声腔艺术论稿》,张伟品、吴焕编著《言派唱腔琴谱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第4—5页。

[159]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中华书局,2014,第61页。

[160]苏少卿《苏少卿戏曲春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第402页。

[161]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404页。

[162]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同上书,第407页。

[163]张伟品《言菊朋声腔艺术论稿》,张伟品、吴焕编著《言派唱腔琴谱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第18页。

[164]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35页。

[165]郑剑西《二簧寻声谱续集·唱片》,大东书局,1933,第84页。

[166]秋文《古中国的歌——京剧演唱艺术赏析》,宝文堂书店,1988,第110、117、196页。

[167]张伟品《言菊朋声腔艺术论稿》,张伟品、吴焕编著《言派唱腔琴谱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第20—21页。

[168]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42—43页。由于篇幅关系,本书只作分析不加引用。

[169]张伟品《寂寞儒伶言菊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第170页。

[170]苏少卿《苏少卿戏曲春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第402页。

[171]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中华书局,2014,第66页。

[172]许姬传《言菊朋、言慧珠父女》,《许姬传艺坛漫录》,中华书局,1994,第221页。

[173]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40页。

[174]《京剧绝版赏析·老生篇》第一辑,第二碟。

[175]张伟品《言菊朋声腔艺术论稿》,张伟品、吴焕编著《言派唱腔琴谱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第25—27页。

[176]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中华书局,2014,第68页。

[177]奚啸伯《四十年的艺术道路》,《京剧谈往录续编》,北京出版社,1988,第263页。

[178]苏少卿《苏少卿戏曲春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第150页。

[179]《中国京剧史(中卷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第1171页。

[180]红叶《静心斋剧话——古本戏衰微中所望于奚啸伯者》,《立言画刊》1939年4月22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183页。

[181]吴小如《吴小如戏曲随笔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264页。

[182]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147页。

[183]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150页。

[184]刘曾复《闻见杂说》,蒋锡武主编《艺坛》第六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24页。

[185]吴小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说》,中华书局,2014,第136页。

[186]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410页。

[187]以上两唱段均选自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268页。

[188]程砚秋乃满族人氏,后改汉姓为“程”。初名程菊农,继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本书为统一起见,行文中均以“程砚秋”称之,特此出注。

[189]苏少卿的观点是:程砚秋运用衷气,逼紧声带,练成一种高细断续之音,此音由衷而发,幽远悲苦,有若嫠妇之泣,极宜表演衷情,令人闻之,不觉为之酸鼻也。程砚秋特别之音,颇与“鬼音”相似,于是亦姑以“鬼音”名之。参苏少卿《苏少卿戏曲春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第115页。

[190]红叶《程砚秋贡献于社会者》,《立言画刊》1939年5月20日,转引自《〈立言画刊〉京剧资料选编(上)》,学苑出版社,2009,第199页。

[191]无名氏《记程艳秋秋凉受聘南下始末(上)》,《申报》1923年7月28日,转引自《〈申报〉京剧资料选编》,上海市文化局、《上海京剧志》编辑部,1994,第245页。

[192]非禅《程砚秋之新剧观》,《申报》1925年5月13日,转引自《〈申报〉京剧资料选编》,上海市文化局、《上海京剧志》编辑部,1994,第345页。

[193]何时希《梨园旧闻》,《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第506页。

[194]《程艳秋来沪演剧之统计》,《申报》1923年11月19日,转引自《〈申报〉京剧资料选编》,上海市文化局、《上海京剧志》编辑部,1994,第256页。

[195]刘迎秋《我的老师程砚秋》,《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第199页。

[196]吴小如《程砚秋的〈骂殿〉及其音响资料》,《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46—47页。

[197]丁秉鐩《青衣·花脸·小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第41页。

[198]吴小如《程砚秋的〈起解〉、〈会审〉及其音响资料》,《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49—50页。

[199]程砚秋《我的学艺经过》,《程砚秋戏剧文集》,华艺出版社,2010,第342页。

[200]程砚秋《参观上海戏剧学校时的讲话》,同上书,第149页。

[201]陈彦衡《旧剧丛谈》,张次溪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续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878—879页。

[202]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377页。

[203]同上书,第381页。

[204]秋文《古中国的歌——京剧演唱艺术赏析》,宝文堂书店,1988,第212页。

[205]本表摘自柴俊为《京剧大师程砚秋老唱片全集·唱词、赏鉴》,中国唱片上海公司,2005,第43—45页。

[206]荀慧生唱片中的《红柳村》《十三妹》实为全部《十三妹》中的两折,故而算作一个剧目。

[207]舍予《戏片消息》,《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九辑,学苑出版社,2008,第226—227页。

[208]沙游天《荀慧生二度留音记》,《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九辑,学苑出版社,2008,第227页。

[209]吕弓《话匣中之荀慧生穆天王》,同上书,第229页。

[210]吴小如《试论荀派》,《吴小如戏曲随笔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195页。

[211]王家熙《荀慧生老唱片赏鉴》,《王家熙戏剧论集》,中西书局,2014,第17页。

[212]荀慧生《听唱片谈感想》,和宝堂编《荀慧生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第304页。

[213]王家熙《荀慧生老唱片赏鉴》,《王家熙戏剧论集》,中西书局,2014,第12页。

[214]吴小如《试论荀派》,《吴小如戏曲随笔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197页。

[215]荀慧生《我对艺术流派的一些看法》,《荀慧生演剧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第252页。

[216]荀慧生《漫谈〈玉堂春〉》,同上书,第166页。

[217]柴俊为主编《京剧大戏考》,学林出版社,2004,第417页。

[218]同上书,第415—416页。

[219]本年表制作,素材源于王家熙《荀慧生老唱片赏鉴》,《王家熙戏剧论集》,中西书局,2014,第19—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