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民国时期上海戏曲唱片

研究民国时期上海戏曲唱片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民国年间的京剧艺人与文人群体之间交流互动频繁,京剧名伶“文人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功夫在诗外,名角高水准的文化艺术修养,奠定了京剧艺术雅俗共赏、登堂入室的坚实基础。二来,乾隆年间,板式变化体音乐体制的形成,为艺人们极大地拓宽了艺术表现的疆域,符合以“曲本位”为核心的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也是日后京剧艺术流派纷呈的先导。[3]一部京剧唱片史,承载的就是一部京剧流派史。

研究民国时期上海戏曲唱片

清代中叶至民国年间,京剧艺术经过对不同声腔的吸收与融合,不断提高其艺术表现力,赢取了观众的激赏,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时间名家荟萃,流派争艳。而京剧与唱片科技的结合,更是极大地促进了京剧艺术的普及和传播:普通听众仿而摹之,痴迷票友聆而研之,在如此社会氛围的熏陶和培育下,艺人们不断推陈出新,砥砺磨练,形成了京剧发展的良性循环:

清乾隆以还,朝野晏安,耽究佚乐,昆曲遂蔚起于缙绅酬宴之会,风尚所趋,渐有宫谱刊行,资为绳墨,私家传抄、删定,精本尤多,一时谈乐律者,罔不以此为归,可谓伟矣。施及末叶,徽汉腔流播都下,冶为二黄京调,别橥旗帜,其声音激昂发越,亢坠生姿,举国效之,骎骎乎夺昆曲之席,鼎革后,蔓衍益广,嗜之者亦益众,留音唱片接武而起,于是山林樵竖咸能顿喉仿为歌唱,盖其入人之深,普及之盛,旷古未有之矣。昆曲至是,陵夷日甚,仅少数赏音之士与梨园旧人抱残守缺,探索前规,幸而未就湮灭者,宫谱所存为多焉。[1]

昆曲式微,皮黄擅场,也符合戏剧艺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一来,昆曲大多为文人案头之作,或是他们炫耀文采的载体演员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彰显。从这一点上说,抛开“名角中心制”的利弊暂且不谈,京剧艺术的发展与对演员(名角)的关注与尊重息息相关,可说是回归到了戏剧艺术的正轨。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民国年间的京剧艺人与文人群体之间交流互动频繁,京剧名伶“文人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功夫在诗外,名角高水准的文化艺术修养,奠定了京剧艺术雅俗共赏登堂入室的坚实基础。二来,乾隆年间,板式变化体音乐体制的形成,为艺人们极大地拓宽了艺术表现的疆域,符合以“曲本位”为核心的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也是日后京剧艺术流派纷呈的先导。

较之曲牌联套体音乐体制,板式变化体具有许多长处和优势。首先,它简便易行、便于实践和掌握。它的基本曲调是单一化的,只要掌握了四种基本板式(三眼板、一眼板、流水板、散板)、熟悉了其变奏规则,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得心应手地登台演出。

板式变化体音乐的乐段既然是以上下对句为基本单元,而不像曲牌联套体音乐那样必须唱完整的曲牌,它在剧中的设置就可以非常自由,一场戏里唱多唱少可以随意安排,少到两句、多到几十句都能够容纳。(www.xing528.com)

板式变化体音乐体制加强了伴奏器乐的表现力,它不但在歌唱的过程中为之伴奏,完成“托腔”的任务,而且发展出复杂的“过门”音乐,对于渲染气氛、调动感情的影响力极大,能够产生非常强烈的演奏效果,因而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2]

板式变化体音乐体制,对于演员的个性化发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听众在聆赏某名角唱片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往往就是那些名角行腔、用韵、咬字、发声等的独特魅力:

以腔调、声腔、唱腔为例,可以说明为何昆剧的发展没有流派,“因字生腔”的昆剧为曲牌体声腔发展的极致,声情与词情的整体设计至为严格:在声情方面,演员的嗓音、笛子的调门、曲牌的腔调都是固定的;在词情方面,每字每腔都有相应的动作表演,同台演员亦有呼应的身段,在如此一体成形的表演设计是“密不透风”的,唱腔的人为运转少有演员个性化的发挥空间。反之,板腔体声腔“疏能走马”的特色,在唱腔上反而带来更多个性化发挥的可能。[3]

一部京剧唱片史,承载的就是一部京剧流派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