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剧唱片研究是本书的一大重点。本书分两个部分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上半部分,对以谭鑫培为代表的一系列“韵味派”生行名角,就其唱片灌制、艺术特色及传播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其中包括余叔岩、言菊朋、奚啸伯、韩慎先等,最后一节,则聚焦于程砚秋、荀慧生两位名旦的唱片分析;下半部分,着重介绍两位杰出的京剧名伶,一位是梅兰芳,一位是周信芳。不仅要将二人的戏曲唱片详细介绍,还要选择其中的唱段,结合戏曲史、演出史的相关介绍,进行分析,指出其特色与推陈出新之处。
2.上海及上海周边剧种的戏曲唱片研究。其中包括沪剧唱片、越剧唱片、昆曲唱片等。其特色在于关注此类戏曲唱片的内容,是如何与社会热点互动结合的。钱乃荣教授的《上海老唱片:1903—1949》,有许多此类内容的介绍,本书作了适当的引用。在研究京剧唱片的时候,本书主要从传承和创新的角度加以论述;在研究“长三角”地区戏曲唱片的时候,则侧重于其内容与社会新闻时事、民俗风情的互动结合,显示出论述的新意和差异性。
3.戏曲唱片“生意经”的研究。胜利、百代、高亭、蓓开、长城等各有各的“生意经”: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唱片公司老板的经营之道,名票的大力协助式“生意经”的第一层面;唱片封套设计、唱片片心的颜色和标志、广告词设计,这些是“生意经”的第二层面;选哪些名角灌制唱片、灌制哪些曲目,这都需要独到的艺术与商业的眼光才行,这些是“生意经”的第三层面;不同公司在选择戏曲种类也是各有侧重,这些又是“生意经”的第四层面。这些材料都是与当今的文化产业有比较价值的。
4.戏曲唱片的开发和保护研究。这一点,上文已经不止一次谈到,此处不再赘述。
【注释】
[1]叶长海主编《牡丹亭:案头与场上》,上海三联书店,2008;叶长海主编《长生殿:演出与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台湾学者王安祈《京剧名伶灌唱片心态探析——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遇(以京剧为例之一)》,《清华学报》41卷1期,2011;还有台湾学者李元皓《京剧视听媒体的演进——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遇(以京剧为例之一)》,收录于陈珏主编《超越文本:物质文化研究新视野》,新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第173页,带给笔者诸多启示。
[3]见容世诚《粤韵留声:唱片工业与广东曲艺(1903—1953)》,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6,第8、241页。
[4][美]马克·科尔曼著、余言译《声音的再现:从胜利牌留声机到mp3,音乐、设备和成就的百年发展》,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第17页。
[5]熊月之《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第77页。
[6]同上书,第173页
[7]赵山林主编《近代上海戏曲系年初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前言第1—6页。
[8]刘国雄主编《唱片百年:纪念中国唱片100周年》,中国音像协会出版,2005,第49页。
[9]容世诚《粤韵留声:唱片工业与广东曲艺(1903—1953)》,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6,第27页。
[10]钱乃荣《上海老唱片:190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第18页。
[11]《近代上海戏曲系年初编》一书仅两次提到艺人与戏曲唱片:一、1910年4月(三月),百代公司灌制的谭鑫培唱片在上海发行;本年起(1911年),滩簧时期第一批“扎头笄”的唱片由法商百代唱片公司灌制,现存上海图书馆唱片组,可查的有:(旦)陆金龙唱《王长生》……(旦)王筱新唱《游码头》。见本书第229、236页。
[12]刘鼎勋、邢路萍《京剧艺术前辈与老唱片》,《音响技术》2008年第8期。
[13]该书为学苑出版社编《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3册,学苑出版社,2008。
[14]《梨园轶话》第二集,《民国京昆史料丛书》第十二辑,学苑出版社,2008,第119页。
[15]《梨园轶话》第一集,同上书,第66页。
[16]钱乃荣《上海老唱片:190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绪论第18页。
[17]中国唱片社编《中国唱片厂库存旧唱片模板目录》,1964,第1页。
[18]刘国雄主编《唱片百年:纪念中国唱片100周年》,中国音像协会出版,2005,第204页。
[19]《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编辑部选编《中国唱片出版事业》(《广播电视史料选编》之七),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第6—7页。
[20]此论述借鉴自钱乃荣《上海老唱片:190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绪论第1—16页。(www.xing528.com)
[21]葛涛《声音记录下的变迁——清末、民国时代上海唱片业兴衰的社会、政治及经济意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2]葛涛《声音记录下的变迁——清末、民国时代上海唱片业兴衰的社会、政治及经济意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3]罗亮生《戏曲唱片史话》,收于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编辑部编《上海戏曲史料荟萃》第一辑,上海艺术研究所,1986。
[24]吴小如《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161页。
[25]1917年至1925年的部分录制情况,可以参见钱乃荣《上海老唱片:190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绪言第5—6页。
[26]吴震《梅兰芳的唱片》,刘国雄主编《唱片百年:纪念中国唱片100周年》,中国音像协会出版,2004,第176—177页。
[27]吴小如《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163页。
[28]葛涛《声音记录下的变迁——清末、民国时代上海唱片业兴衰的社会、政治及经济意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9]葛涛《声音记录下的变迁——清末、民国时代上海唱片业兴衰的社会、政治及经济意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0]以上内容参考钱乃荣《上海老唱片:190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绪论第16—17页。
[31]《上海戏曲史料荟萃》第一辑,上海艺术研究所,1986年3月30日。
[32]吴小如《吴小如戏曲随笔续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160页。
[33]俞冰《书海蟫踪》,学苑出版社,2008。
[34]郭明木《听见厦门历史的声音——1905—1949厦门戏曲音乐唱片存档及考释》,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35]葛涛《唱片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36]容世诚《粤韵留声:唱片工业与广东曲艺(1903—1953)》,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6。
[37]同上书,第8页。
[38]本文刊载于《福建艺术》2013年第3期。
[39]本文刊载于《中国戏曲学院学报》第35卷第4期。
[40]此文分三部分刊载于《音响技术·百年留声》2008年第1—3期。
[41]张玮《沪渎旧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42][美]安德鲁·琼斯著、宋伟航译《留声中国: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台北商务印书馆,2004。
[43]刘鼎勋、邢路萍《京剧艺术前辈与老唱片》,《音响技术》2008年第8期。
[44]中国京剧老唱片网:http://oldrecords.xikao.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