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园戏剧书简:苏州大学校史剧和校情剧

校园戏剧书简:苏州大学校史剧和校情剧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方面,不妨推介一种校园戏剧的创作思路:校史剧和校情剧。苏州大学亦有悠久的校园戏剧传统,校园演剧的主力东吴剧社,即是成立于1918年的老剧社。其时,苏州大学亦积极以校史为素材,正在筹备、排练一部校史话剧《丁香·丁香》,该剧以东吴大学的一名女共产党员学生为主人公,以剧作的方式,表现出这所源出于教会学校,但最终选择了革命之路的历史名校的历史。

校园戏剧书简:苏州大学校史剧和校情剧

但我们还是先来关注“内循环”的校园戏剧状态的诸多可能性。在这方面,不妨推介一种校园戏剧的创作思路:校史剧和校情剧(也有统称校史校情剧的,但为了论述方便,本书还是分开论述)。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是同为一体的,尤其对高等教育而言。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起于“国破山河”的屈辱经历,要么,是西方列强轰开中国大门后借不平等条约,殖民者得以进入中国办学——遂有一系列的教会学校;要么,是中国人不甘于为西方所屈,遂积极主动办新式学堂;要么,就是负责外交的总理衙门以及京师大学堂,或培养赴美留学生的预备学堂(清华学堂)……这些教会学校和新式学堂,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最初起点。此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运动,学生都是参与其中的重要力量;及至抗日战争期间,全国高校陆续内迁,以真正的“脚步”丈量中华大地,实乃是中华民族心灵史的历史淬炼;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华民族的物质、经济、精神建设过程中,无数的高校学子、知识分子,以及博士、院士为共和国之建设奉献力量。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与中国高等教育史同步而行。

由此,对于中国的高等院校而言,越是有历史积淀的高校,其校史就越有分量!因此,书写校史,其实就是以学子们所在的高校为切入点,去书写中华民族史,校史剧就有了分量。同时,由于这段历史只属于某一个或某几个高校,从题材来看,就有了不可替代性,正如同蔡元培之于北大,梅贻琦之于清华,张伯苓之于南开。因此,对于那些特别有历史、特别有积淀的高校而言,从本校的历史中挖掘题材,是特别有意义的。而且,从校园文化建设和高校美育建设的角度来说,校史剧的创作,也尤有必要。事实上,已有不少高校进行了校史剧的创作和演出,还颇有声势,如浙江大学的《求是魂》、兰州大学的《岁月有痕》、上海大学的《红色学府》、上海交大的《积厚流光》《钱学森》、光华大学的《光华·光华》、苏州大学的《丁香·丁香》、华东师大的《新生》《伯群校长》、重庆大学的《初心·1929》、南京大学的《蒋公的面子》、厦门大学的《长汀往事》、西北政法大学的《庄严的审判》、上海戏剧学院的《熊佛西》……

关于校史剧,我亦愿意分享我个人的经历,即2019年,我求学于苏州大学。苏州大学亦有悠久的校园戏剧传统,校园演剧的主力东吴剧社,即是成立于1918年的老剧社。每天早晨,当我穿越独墅湖校区的南区北区时,总会听到有剧社社员在湖边练声——这一般只有专业院校才有的风景,居然能在苏州大学见到,可见校园演剧热情之高。其时,苏州大学亦积极以校史为素材,正在筹备、排练一部校史话剧《丁香·丁香》,该剧以东吴大学的一名女共产党员学生为主人公,以剧作的方式,表现出这所源出于教会学校,但最终选择了革命之路的历史名校的历史。而与此同时,我走进苏州大学博物馆,却发现苏州大学的校史中,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宝藏,那就是东京审判。

1945年的东京审判,是引世界关注的大事,谁能想到,就在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律团里,有着十位来自其时东吴大学、今日苏州大学的法学精英。这十位精英,或是教授,或是毕业生,他们分别是向哲、倪征燠、桂裕、鄂森、裘劭恒、高文彬、方福枢、杨寿林、刘继盛、郑鲁达。在东京审判的过程中,他们以中国检察官律师团的身份并肩作战,为东京审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此壮怀激烈的历史,激荡心灵,于是,不同于《丁香·丁香》这样的定制剧目,我完全自发且充满了骄傲地以东京审判为题材,作出了一部精细扎实的独幕剧作品:《权衡》。(www.xing528.com)

《权衡》,顾名思义,选择了代表法律的“天平”作为剧名形象寓意,表示了其时我对于“法律”精神的探讨。值得一说的是,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同时在旁听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周永坤教授的法理课——剧本中蕴含的对法律精神的思考和对法律庭审的表达,基本都做到了有据可依。剧本以一位名叫高文平的东吴大学法学毕业生为主人公(当然,他的原型就是高文彬),毕业后的他,在上海租界做律师,为租界受洋人欺压的黄包车夫打官司。不出意外,官司输了,联系之前中西对峙的庭审失败记录,他对自己的事业,更对中国的法学事业产生了怀疑,于是,决定放弃。就在他准备离开法庭的时候,他的大学老师刘时芳与另一位先生来到现场,老师们问询他的庭审表现,他重现了庭审的辩护词——针对此,刘时芳教授介绍了他的那位朋友——正是从东京回来寻找助手、寻找证据的中国检察官向哲浚。这场对庭审的“复盘”,显然成为一场面试的“现场”。向哲浚很欣赏高文平,邀请他来做自己的助手,但刚刚表现优异却依然输了官司的高文平拒绝了,他对“中国人可以赢外国人”的期待没有信心。但见过更大风浪、面临更大挑战、具有更坚定意志的向哲浚以东京审判的现实激起了高文平的意志,最终,高文平决定,接受向哲浚的邀请,向着东京审判出发。

这个情节简单、篇幅不长的剧本,得到了苏州大学从党委书记到普遍师生的普遍认可,这种认可,除了技术上的因素以外,还来源于几点——其实,这几点特别适合于综合类大学内的校园戏剧策划。第一,在综合类大学做校史剧,可以考虑以大学生为主人公。因为,校园戏剧的主要演员,肯定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最本色的演出,就是“演自己”,以学生演学生,就规避了“专业训练”不够的缺点。由此,不仅以大学生为主人公,更要以他们的思维为出发点,去讨论大学生的生命状态,关注他们的理想与困惑。第二,要充分考虑学校演剧的实际条件。综合类大学很少有可供学生长期固定演出的“剧场”,因此,剧目的设计,就不能太繁复,那些复杂的舞美、华丽的造型设计,最好避免,演出的故事应当可以在任何场所进行。有趣的是,我在旁听法学院课程的时候发现,法学院有一个“模拟法庭”。于是,在剧本写作的场景设计里,我选择了“法庭”为现场,其实蕴含着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个探讨东吴大学法学精神的戏剧作品,最应该在法学院的模拟法庭上演,旁听席就是观众席,审判席就是演出场所,完全无需专门的舞美制作。第三,还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习见以为,综合类大学不是专业戏剧院校,没有戏剧学院,因此,在演剧上并不占优势。但事实上,专业多样、学院多元,也正是综合类大学的优势。因为,这会使得戏剧题材的选择更加多样、涉及不同领域的题材,尤其是医学、物理学、航天学、法学等专业性更强的领域,完全可以找到专家级别的顾问指导,在《权衡》的写作过程里,若没有法理学课程的旁听加持和苏州大学法学院的内涵支撑,最终作品的表现是很可能漏洞百出的。由此,这既可以成为综合类高校的校园戏剧优势,更应该成为戏剧专业院校自我拓展的驱动力,戏剧人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专业涉及面,这在行业戏剧、电视剧电影领域都是实用的。

校史剧是如此,但是,并非所有的高等院校都是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也有不少高校办学时间不长,比如,我们所在的云艺,就是建于1958—1959年,相比于那些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老牌高校而言,实在是年轻多了。校情剧作品,当然也不少,如北京大学的《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厦门大学的《华罗庚》、西北工业大学的《华航西迁》《寻找师昌绪》、云艺的《再见,2014》、西南大学的《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杭州师范大学的《西泠守望》、浙江大学的《绿树如歌》……在校情剧中,关于北京大学的《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前文已经有分析介绍,在此不赘述。但我们依然希望提一提云艺的《再见,2014》,作品的主创是云艺2014级戏剧教育专业学生,这部表达自我的作品聚焦了发生在当下高校内的各种学生问题,其中,有追逐流量、做网红的学生,有非法在宿舍做生意开超市的学生,有因生活费不够而受骗乃至卖卵的学生,有因情伤自杀的学生……在基于校园问题调查的基础上,《再见,2014》最终呈现出不错的效果,引起了在场观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的集体共鸣。其中,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这个作品里,主创们尝试了用实时投屏直播间的方式和观众互动交流,在演出过程中,通过剧场上摆放的屏幕投影,邀请观众参与到直播间中发声,最终与剧情产生互动,颇见校园戏剧的创新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