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云艺戏剧与影视文学系教师的杨洋,也是一位积极从事业余校园戏剧活动的教师。他是云艺戏剧与影视文学系2002届的毕业生,个人主创的毕业作品,即为话剧《郑庄公》。这部以春秋历史为题材的历史剧作品,后来被改名为《霸业》,在多年以后,重新以校园学子为创作主力,在昆明上演。从《郑庄公》到《霸业》的演出,成为杨洋后来开创ING工作室以及他积极将校园业余演剧带入市场努力的起点。
这部历史剧颇为厚重,以历史所记载的郑庄公事为素材,将郑庄公的霸业之途、权谋之争、血火之斗、生死之搏,都一一展现。剧中情节所展示的庄公霸业,遭遇了这样几个关口:寤生与太叔段之世子之争、郑庄公与太叔段之夺位之争、郑庄公与母亲武姜之怨念之争、郑庄公与敌国亡国公主许姜之争、郑庄公与周天子之争、郑庄公与等待即位的世子公子忽之争。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表现郑庄公霸业成就之艰巨的,就是郑庄公与太叔段之争——这一核心之争里,扭结着其他的争斗,最终,随着太叔段自尽,郑庄公与武姜“永世不复相见”,此后,在维系郑国的皇图霸业里,他愈显孤独,母、弟、女、子都与自己离心,及至世子无法忍受父君凌驾于自己之上、使得自己永无出头之日时,终于向父君下毒,庄公才悲欣交集地传位世子,如此,剧情得以终结。
这是一部孤独的剧本,孤独的郑庄公,俨然就是孤独的编剧自己。作为一部毕业作品,这部作品上演于2002年,其时,杨洋以个人之力,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此剧本,又以个人之力,尽力筹资,终于完成了该剧的排练、演出。由此,这一过程中的个体悲情就渗透在了剧本里,为了完成剧目上演这一“霸业”,他如郑庄公一样,经历了种种矛盾关口。从这个层面而言,只要是倾注了剧作家生命气息的剧本,一定会呈现出剧作家本人的生命之相。2005年和2014年,这一作品亦再度上演,所不同的是,2002年,《霸业》是毕业作品,到了2005年和2014年这一作品就面向社会大众,走向了市场。(www.xing528.com)
从校园的剧场,走向社会的剧场,剧目是一样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在这一过程里,校园戏剧终于突破了象牙塔的壁垒,走向了社会大众。如此,既试水了市场,又检验了自己,由此,杨洋就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校园戏剧走向市场,《问心》应运而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