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张桂梅》作为云艺戏剧学院戏文系与播音系、表演系的又一次跨专业合作,尝试了对一个典型人物的深度挖掘创作,在搜集整理了上百个小故事后,最终将张桂梅艰难办学,投身教育脱贫的真实事迹创作成为一部三集广播剧作品。
广播剧《张桂梅》以广播剧不常见的套环结构展开,故事为锁闭式结构。从开学典礼上张桂梅的又一次晕倒开始,讲述她这几十年艰辛的办学历程。最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病床上的张桂梅苏醒过来,唯一惦记的还是她那些学生们,病床前的医生、领导在安慰她的同时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在最终高考的放榜欢呼中,华坪女子高中的姑娘们一个个突破自己,考出了百分之百的高考上线率,改变了命运,走出了大山。
广播剧在戏剧中可以算一个特殊的类别,它的艺术呈现更多依赖于声音艺术的综合表现力。在剥离了戏剧最主要的视觉审美手段之后,广播剧对故事的叙述、对人物的塑造都更多以听觉方式呈现。
从人物塑造上,广播剧需要借助声音的处理分层次来表现人物。在同一部广播剧里,随着人物在年龄、身份、状态等方面不断地变化,人物的情感需要借助台词和音响一步步挖掘,进而才能塑造出发展变化的人物形象。正如在广播剧《张桂梅》中,表现张桂梅筹钱办女子高中的一段戏,就需要借助不同的环境音先交代筹钱的进展,张桂梅先找到县教育局的领导,无法解决后她又到市教育局,最后都无法解决。于是她下定决心自己上街募捐,在多方无果之后迎来了一线希望,在人民大会堂外她遇到记者采访,才终于将这个办学的心愿告知了全国人民。
在这一声音的剧场中,时空描述与场面构架都全凭有声语言来完成。因此单一的语言手段既是广播剧场面构架的天然局限,也使得其成为反向动力,倒逼创作者进行深入细致的创作思考,最大限度地挖掘并放大有声语言的优势特征,在作品中充分利用声音和音响来设计场面、调度时空、展现画面。因此在创作时,音响与音乐的作用就不可小觑。从音响的角度来看,音响也是一种语言形态,它可以界定时空、描摹画面,为剧情带来强烈的真实感。(www.xing528.com)
听众在利用听觉的过程中,辨析物换星移,听见对主人公命运的诉说,听见主人公内心的声音。所有的这些“听”,都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音响手段,转换为听众脑海中的具体视像。因此,广播剧中,音响语言的准确运用能使人形成视觉形象,它构成了文学意义的视觉奇观与写作意义层面的上帝视角,听众能从中产生强烈的时空幻象沉浸感,达到物我两忘的移情境界。
再从音乐的角度看,音乐可以调节戏剧节奏、揭示人物内心、叙事抒情。在广播剧中,音乐作为表达方式,其主要功能是烘托背景氛围,表达人物情绪状态,带动节奏。巧妙的音乐设置可以构架起生动的视觉形象场面,刺激听众的感官系统产生虚拟画面,让听众情景再现般地感受故事所发生的具体时空环境和叙事场景。
广播剧《张桂梅》的创作是定制剧目的又一次全新尝试,剧本针对特定的艺术形式,将主要的戏剧内容与审美形式诉诸听觉,在脱离视觉载体之后,戏剧的矛盾与冲突更多依靠声音传递,因此需要提供更多剧本提示完成听众从听觉到脑海中的视觉官能转换,这就指向广播剧的创作要点——剧本结构。首先,广播剧的情节侧重于对话,通过对话表明冲突与冲突双方的关系。其次,广播剧叙事方式侧重于强调,通过递进、重复等手法推进叙事,便于听众厘清故事线索,抓住主要事件人物。最后,广播剧借助音效强调环境,把环境交代与故事背景以及人物行动有机结合起来。广播剧强于听觉表达,借助听觉来叙事,因此有其独特的一套创作规律。
通过广播剧《张桂梅》的成功创作,云艺戏剧学院的校园演剧又走上更广阔的类型探索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