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方式就是人们消耗和享受消费对象的方法和形式。它主要说明特定环境下的消费者如何消费、如何获取消费对象物的形式,包括消费者以什么样的身份、采取什么形式、运用何种方法取得消费资料和服务,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一)一般分类
消费方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从消费需求满足角度,分为个人消费、家庭消费和群体消费。
(1)个人消费,满足消费者个人需要的消费属于个人消费。如为个人购买的食品、衣物、生活用品、文化用品、耐用消费品等。个体消费具有长期性和必要性。因为现实中,人们的收入存在着差异,消费水平高低不同,享用消费品的多少也不同,质量和档次也不同,所以个人消费是主要形式。
(2)家庭消费,是指家庭中实现基本生活、子女教育等目标的消费支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从建立之日起就有消费目标。家庭消费的主要内容包括:满足家庭成员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消费,如吃穿住行用等方面;满足家庭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如教育、文娱活动、旅游参观等方面;满足家庭社会交往的消费,如礼尚往来方面。
(3)群体消费,满足集体、社会消费需要,并由集体、社会出资的消费。人们还有众多的共同需要,要依靠群体消费才能满足。如教育、出版、文化艺术、运输、邮电、剧院、电影院、保险等,不仅需要大型的基础设施,还需要一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2.从消费主体的行为特征角度,分为计划型、随意型、节俭型和超前型。
(1)计划型。计划型消费是指按收入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目标制定计划,消费时大致按计划进行,非常理智,很少出现盲目和突击性消费。比如有这样的消费者,春节前先定出自己的消费计划,花钱的标准是15000~20000元。这种消费方式就是典型的计划型消费。(www.xing528.com)
(2)随意型。随意型消费是指完全按个人喜好和临时起意进行消费,较少考虑整体消费效益,所谓钱多多花,钱少少花。看见喜欢的就大买一气,看见别人买也跟着买,广告做得好、推销员宣传得好也会买。这部分人比较容易出现盲目消费和浪费性消费。
(3)节俭型。节俭型消费表现为消费时精打细算,能省就省。这一类型的消费方式能够使家庭逐渐殷实。然而,过于节俭有时可能会有因过量购买造成积压的消费。
(4)超前型。超前型消费是指在超过暂时的收入能力的情况下将今后的收入提前到现在支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超前型消费正在中国逐渐盛行,特别是在购买大件物品如房子、车子时,消费者采取分期付款、信用借贷等方式提前进行消费。“负翁”“房奴”是很形象的说法,实则是一种超前型消费现象。
这几种消费方式各有利弊。过分按计划消费,遇到临时性的消费时有可能错过好产品或好服务。随意型消费容易导致浪费和损失,有可能导致入不敷出,没有积累。节俭型消费原本大多是老年人的选择,但年轻人适当的节俭也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超前型消费让消费者多了个性化选择,但如果提前透支超出自己的还贷能力,就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人们在具体消费活动中应注意协调与规划。
(二)决定消费方式的因素
就个人而言,消费力是决定消费方式的主要因素,因为消费力所包含的购买力和个人才能对消费方式的质量、科学性、先进性和发展方向起决定性作用。购买力很低,消费方式就会受到限制。
消费方式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个人所具备的科学文化水平、消费知识和消费技能。即使这个人再富有,购买力再高,若他的消费才能低下,他也可能一时陶醉于低级的、腐朽的甚至罪恶的消费方式而不能自拔。
另外,影响消费方式的因素还有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职业、年龄、性别和个性特征等。如职业差异,有的看专业读物,有的看大众读物;如性别差异,豪华汽车市场大多数以男性为主要营销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