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尝试失败之后,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12]印度的经济开放被吹捧为印度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时它摆脱了费边社会主义(Fabian Socialism)的束缚并拥抱自由市场。[13]1991年货币危机导致印度政府国库收支不平衡,政府对印度经济实施戏剧性的重组,力图改变“政府计划经济”模式,促使部分产业开始向“私有化”方向转变。[14]印度政府的这一导向性改革使得长达44年之久的印度公司高度“国有化”且缺乏有效公司治理规则的状况开始逐渐好转。[15]改革主要是通过发挥私营部门重要作用、鼓励竞争、发展市场导向机制和限制政府干预的方式以使公司脱离国家控制。[16]公司治理的一些目标包括增加投资者保护力度和提高外国投资数额,而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废除社会主义时期的法律,并制定新的法律来吸引投资者。[17]因为在社会主义时期,外国投资者不被允许投资印度公司。[18]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是1992年4月《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法案》(the Act of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Board of India,SEBI Act)正式生效,这意味着印度最主要的负责规范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的监管机构——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Board of India,SEBI)开始对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管,它取代了中央政府对证券交易所的控制。[19]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 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类似,它是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可以对证券交易所发布具有约束力的规定。政府通过1992年建立国家证券交易所(the National Stock Exchange),1995年建立国家证券结算有限责任公司(the National Securities Clearing Corporation Limited)和1996年建立国家证券存管有限公司(the National Securities Depository Limited)来重构证券市场。新设且独立的机构为印度快速增长的股票市场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并给外国投资者带来安全感,这是外国投资者在社会主义时期后首次被允许投资印度公司。[20]但是,印度公司目前面临着“支离破碎”的监管结构,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公司事务部(Ministry of Corporate Affairs)共享规范公司的权力使得公司治理十分混乱。[21](www.xing528.com)
虽然印度在改革股权融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它没有对公司债务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因此没有给予债权人足够的补救措施。[22]为了保护债权人,印度设立准合法的债务追偿法庭,并通过了2002年《金融资产重建和执法安全利益法》(the 2002 Re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Assets and Enforcement of Security Interest Act)和2004年《执行安全利益和恢复债务法(修正案)法案》[the 2004 Enforcement of Security Interest and Recovery of Debts Laws(Amendment) Act]。但是,以上法庭和法律的有效性仍有待观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