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指南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指南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因地制宜,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求学校应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成长过程,记录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而且,教育部及我省都明确规定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自2017年秋季高中阶段入学新生开始,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指南

网上有一位化名“小荣”的博士生,曾这样讲述她的求学经历与迷惘:

我现在正在读博士。说老实话,从读博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后悔了,总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总觉得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

从小学起大人们就教导我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可能真的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我从小就以一个“乖乖女”的形象认真读书,考上大学,满足了大人们的期望。但上大学后自己的心智还是很不成熟,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去考研,于是自己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可能是读研期间身边有了很多比自己年长的同学,也有了很多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渐渐开始考虑“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读研?为什么我会选这个专业?为什么……

突然发现有太多的“为什么”我回答不上来,因为从小太听大人们的话,他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现在自己可以选择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很迷茫。于是,研究生阶段的我疯狂地玩乐,几乎不看专业书籍。直到毕业时我才陡然发现有太多知识不懂,很多该学的东西没有好好学,又白白浪费了几年的光阴。这时,恰巧遇上学校大力推荐应届生读博,想着女孩子将来去高校做老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走上了读博这条路。

可能我的思想太消极,虽然现在我每天依然在机械式地学习,但并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而是一种习惯、一种惯性。除了读书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除了会读书我不知道自己还擅长什么……

除了读书,我还能做什么?

小荣同学的求学之路是比较顺利的,一路考上大学,读研,再读博。但书读得越多,她却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了。或许,除了读书,她确实什么也不会干!

正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即:“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同时,还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调整外语规划语种,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习,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在“课程实施”部分则明确要求:学校要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健康等课程;开足规定的课时;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要因地制宜,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方案》还明确强调:学校应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和社会需要的关系,选择适合发展方向,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方面组成,主要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和职业体验等方式进行,共14学分,而且都属于必修课程。其中,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社会实践6学分,包括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职业体验等;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

◎思考与分享:

请你根据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参考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系,制定一份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规划,并完成下表。

在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中,除了执行严格的学分认定制度外,还特别强调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要求学校应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指导学生客观记录成长过程,记录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程的修习情况应作为综合素质档案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加强对学生成长的指导等。而且,教育部及我省都明确规定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摘自《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6)

小贴士

建立并规范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是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自2017年秋季高中阶段入学新生开始,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科学设计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建立规范的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并完善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省级管理平台,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评价过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客观准确、真实可用。

活动体验

活动体验一:人物访谈

访谈你的老师、家长,或者家长的同学、朋友(至少包括3个职业)。请他们总结出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并为新入职者提出至少3点建议。(www.xing528.com)

通过归纳、梳理他们提出的建议,你觉得自己特别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的素养?为什么?请列述要点并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活动体验二:撰写自荐信与制作个人成长档案

假如你要申请一所大学的入学资格,现在请撰写一封自我推荐信,并制作一份个人成长档案(要求:该档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以及学习成绩、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成果)。

扩展链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续表)

(续表)

教育部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综合素质评价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评价程序如下:

1.写实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客观记录在成长过程中集中反映综合素质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及时填写活动记录单。一般性的活动不必记录。活动记录、事实材料要真实、有据可查。

2.整理遴选。每学期末,教师指导学生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用于招生使用的材料,学生要签字确认。

3.公示审核。遴选出来的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于每学期末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班主任及有关教师要对公示后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签字。

4.形成档案。各省(区、市)要对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格式提出基本要求。学校要对相关材料进行汇总,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档案主要内容:①主要的成长记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②学生毕业时的简要自我陈述报告和教师在学生毕业时撰写的简要评语;③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

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千人一面。有些活动项目学生没有参加或事迹不突出,可以空缺。规范和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后,学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教师评语要客观、准确揭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校要对学生的档案材料进行审核。

5.材料使用。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摘自《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