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比较,实现家庭教育 有度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比较,实现家庭教育 有度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父母不给以正确引导,孩子一旦有过度攀比心理,就会影响甚至伤害自己、家人、同伴、同学,最终可能扭曲孩子的心灵。父母千万不能无限度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要什么给什么是造成孩子攀比的原因。父母要抓住孩子这种心理,防止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告诉孩子好的吃穿背后是努力,只有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才具有去实现攀比的条件,进而引导孩子在本领才能、道德品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比较。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比较,实现家庭教育 有度

人生活在群体当中,将自己与周围的人做比较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孩子。有的孩子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不能冷静地分析,也想同样拥有;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总想自己拥有的比别人多;有的孩子担心被周围的人排斥,害怕被孤立,所以在吃、穿、玩方面喜欢与周围的孩子看齐。正是这种迷茫的心理,让孩子更容易和别人攀比。

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攀比心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只有正确引导孩子理解和看待人与人的差别,才不至于掉进攀比的陷阱。如果父母不给以正确引导,孩子一旦有过度攀比心理,就会影响甚至伤害自己、家人、同伴、同学,最终可能扭曲孩子的心灵

本来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并没有错,但是,如果把物质看得比学习品格还重要,就会迷失自我。在经济不富有的家庭,如果孩子虚荣心作怪,和别人攀比,就会使家庭陷入经济拮据状态,加重父母负担,扰乱正常生活,进而使家庭失去温馨。同伴、同学之间的关系是用真诚的友谊连结的,真诚的友谊是无价的,如果掺杂了“金钱”成分,友谊就会变质,交友更会变为交易

希望获得幸福是正确的,可幸福并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一种内心的感觉,一种经过努力奋斗获得快乐的享受。如果孩子并没有真正的本领,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财富,孩子只是用父母的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么孩子得到的幸福是有限的,收获的快乐是暂时的,绝不会真正、长久拥有幸福。

父母千万不能无限度地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要什么给什么是造成孩子攀比的原因。孩子攀比,说明其内心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不甘落后的心理。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和有益的爱好上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建议父母做好以下几点。

1.父母要掌握好孩子的物质需求与大环境的平衡。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孩子得到的物质比他们需要的正常生活标准要多,才会使孩子将这些富余的物质转化成炫耀。所以,父母在控制孩子攀比时,要十分注意“度”的把握。既不要过于遏制适当的物质需求,也不要无限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www.xing528.com)

2.父母要引导好攀比,“以攀比制攀比”。孩子攀比无非是别人拥有的,自己也要有。父母要抓住孩子这种心理,防止孩子攀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告诉孩子好的吃穿背后是努力,只有通过自己的辛苦努力,才具有去实现攀比的条件,进而引导孩子在本领才能、道德品质、态度习惯等方面进行比较。

3.父母要通过教育纠正孩子的攀比心理。父母要给孩子讲些道理,告诉孩子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别人所有的东西,每个人生活的环境是不同的,所获得的东西、所具备的能力也不是相同的,有些东西可以攀比,有些东西不能攀比。如果一味地攀比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4.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孩子爱攀比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想通过一些吸引眼球的东西来修饰、帮助、提升自己,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可能是性格敏感,过于注意自己的形象;也有可能是受到了来自同学的嘲笑,不想被比下去等心理。所以,父母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5.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地理解和看待攀比。父母要教育孩子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生活环境和优势,不能简单地羡慕别人。当自家孩子与别人攀比时,可以让孩子拿自家拥有的,而别人没有的东西出来比一比。特别要注意比较的不应该只是物质的东西,而应该比精神的东西,这样既有利于满足孩子的比较心理,也有利于引导孩子追求精神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