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唠叨问题及解决方法

家庭教育中的唠叨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的唠叨是一种负面情绪,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其实,这已不单是解决唠叨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家庭教育的基础。父母要调整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不然可能导致唠叨。父母与孩子沟通前,要有所准备,才不至于无效唠叨。父母的唠叨,出发点是好的。父母一定不要一边唠叨,一边又剥夺孩子做事的机会。父母与其一直絮叨,不如多理解和认同孩子,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该放手时要放手,该住口的就住口,不要情绪化地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中的唠叨问题及解决方法

父母的唠叨是一种负面情绪,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从理论上说,适度的焦虑有教育的作用,能影响孩子的情感,但如果父母把这种情绪和焦虑转变成唠叨时,孩子就难以承受或者习以为常,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所以,父母要尽可能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当孩子负面情绪有所累积时,就不要再唠叨了。

那么,父母如何调整自己,不再唠叨呢?

1.父母要尊重、认同、接纳孩子。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接受孩子的短处和缺点,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实,这已不单是解决唠叨的问题了,而是整个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积极关注孩子的父母,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甚至在事情发生以前,就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2.父母要与孩子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俗语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其实,在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很在乎,用不着唠叨。即或有的父母爱唠叨,孩子也不会感觉烦,也不会感觉到难听和反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当然,父母要尽可能减少唠叨,特别不要抱怨指责孩子,不能影响亲子关系。

3.父母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唠叨的根源在于父母的焦虑,因此父母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一是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压力和不得志,转嫁到孩子身上;二是孩子终归是孩子,要允许其犯错,并给予其改过的机会。父母要调整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不然可能导致唠叨。当父母有情绪时,要暗示自己少说,把想要说的话“咽”下去。观察发现,情绪轻松的父母,会使孩子降低“防御”心理,显得比较听话。

4.父母要学会用多种方式交流沟通。如果父母事无巨细,对孩子反复强调和叮嘱,不仅使孩子听到后面就忘记前面,还会因为话太多都没有讲到点子上,孩子不知道到底哪个是重点,结果会适得其反。所以,对一些孩子不容易记住的事情,与其不停地用嘴说,还不如给孩子写一个备忘纸条,放到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如果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父母也不要着急发火,要等一等,给孩子留下时间思考。父母与孩子沟通前,要有所准备,才不至于无效唠叨。(www.xing528.com)

5.父母要给孩子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也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时间和耐心。父母不要以“关心”的名义过度关注孩子,不停地对孩子问寒问暖,这样反而会打断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对生活学习的正常体验。另外,父母不能因为过度地在乎分数,不停地唠叨,让孩子倍感压力。

6.父母要抛弃想当然的思维模式。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多说一点,这不仅对判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大有帮助,也对最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所以,父母要静下心来,让孩子把话说完,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要着急打断和进行指责。父母只有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或者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才能有效地帮助和教育孩子,才不会唠叨。

7.父母要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父母的唠叨,出发点是好的。如果父母从小敢于撒手,让孩子早一点摔跤、犯错,这比他们长大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要好。每个孩子都有成长过程,只有当孩子完成与年龄相应的事情时,孩子才能获得直接的经验,这样父母就没有唠叨的机会。父母一定不要一边唠叨,一边又剥夺孩子做事的机会。

8.父母说话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思考问题也不会很成熟,无法按照成人的对话方式进行交谈。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沟通时,一是不要说一些孩子听不懂的词语或句式,让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真实意图,这直接导致问题不能解决;二是不要带假设性地提问,让孩子感到被审问,觉得父母在唠叨,也不信任自己。

总之,父母想要避免唠叨,主要问题就是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父母与其一直絮叨,不如多理解和认同孩子,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该放手时要放手,该住口的就住口,不要情绪化地教育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