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成果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计教学的“被忽略”,或许可以以这种方式来改变。小学阶段重点学习的统计图分别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学习完两种统计图的相关内容后,对两种统计图的特点进行比较时,我和孩子们编了一首很小儿科的打油诗:高高低低的条,曲曲折折的线。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两种统计图在形状上的区别,感受在特点上的侧重点,知道在重点突出数量多少时一般选择条形统计图,而在重点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时一般选择折线统计图。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成果

“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学习四大板块内容之一,但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统计与概率”向来处于一个比较“卑微”的地位——受重视程度不够。

为什么?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小学阶段统计知识不难,很多东西即便老师不教,学生们大多也是会做题的,学生自然不够重视。

二是统计的过程往往很长、很麻烦,所以统计教学的前期过程和后期分析普遍不被教师所重视。

2011版《课程标准》对统计相关内容的要求有如下表述:“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合理述说数据分析的结论……”

而实际教学中,在“经历数据收集”方面很多教师就不太愿意做,费时费力,效果还不明显,不如讲授来得容易。考试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又不好考察,所以很多教师存在功利的教学思想,把很多该由学生经历的过程给省略了,这对于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虽然教学当下看不出弊端,但是时间久了,学生统计能力及以后处理生活中的统计问题时能力就会体现出不足。

我在处理类似的统计教学内容时,往往会安排孩子们自己设计调查方案,自己设计表格,采取多种方法自己参与整理,去参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让孩子们熟悉统计的过程,掌握不同统计方法的特点,发展统计意识,增强应用能力。

如在初学“条形统计图”时,我带领学生到公路边用“正”字法收集10分钟内通过的不同车辆的情况,整理成单式统计表,进而自己设计成条形统计图,分析车辆数量和种类受哪些因素影响,车辆数量和种类与当地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联系,等等。(www.xing528.com)

青岛版教材《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给学生的情境是“调查统计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否提前?”我同样结合孩子们不良的用眼习惯及越来越多地接触电子产品的情况,让孩子们通过收集祖辈、父辈、现在小学生等的近视情况,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在学会相关统计知识的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到:数据是会说话的,数据是有力量的,感受到以近视为代表的部分体质标的下降对我们的影响,以及以后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有好的身体、好的视力,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统计教学的“被忽略”,或许可以以这种方式来改变。

另外,我还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编一些适合记忆的口诀和顺口溜来帮助孩子们记忆。小学阶段重点学习的统计图分别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学习完两种统计图的相关内容后,对两种统计图的特点进行比较时,我和孩子们编了一首很小儿科打油诗

高高低低的条,曲曲折折的线。

高低之间知多少,曲折起伏看变化。

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两种统计图在形状上的区别,感受在特点上的侧重点,知道在重点突出数量多少时一般选择条形统计图,而在重点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时一般选择折线统计图。

诚然,以上小例子有些虽然不够严谨,有些不规范,甚至有些不符合数学教学的特点,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借助这样的一些方法,对于学生区分对比相关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是有帮助的、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我们不妨在扎实有效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日常出现的各种共性问题,配合以这样那样的“小伎俩”,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